景美人權園區改名景美文化園區的規劃案,在文建會的主導下,早在2月就已通過行政院的核定;而開放藝文團體的進駐,也在4月27日結束一個月的申請作業。就在事情看似都已抵定,文建會卻在明(30)天才召開「唯一的一場」公聽會,且對外表現開放的態度,不免讓人疑惑是「玩真的還假的」。
景美人權園區原是戒嚴時期審判及處置政治犯的「轉運站」,人稱「景美看守所」,著名的美麗島大審及江南案也都是在此審判。行政院在2005年指示將此地作為民主與人權的教育場域;於2007年12月10日正式開放,由彭明敏基金會經營,進行園區的導覽與戰後人權史的展覽。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理事曹欽榮感歎,沒想到一年後,文建會無預警地關閉了園區,說是要進行整修,等到再開放時,原本常設的人權展已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與人權議題完全無關的學生畢業展。
這次園區的更名與變更使用計畫,文建會對外表示在去年底已辦了5場的諮詢會議,諮詢的對象包括:行政院、縣市政府首長、文化創意產業、社區人士與學校、藝術家、人權博物館等。曹欽榮質疑,為什麼獨獨缺了政治受難者,更匪夷所思的是,台灣哪來的人權博物館;連原本的綠島、景美兩個人權園區,都接連的被改名,台灣已經沒有任何地方,在悼念我們失去的人權。
於是,政治受難者們與人權團體在今(29)天下午,齊聚文建會外,大喊「人權園區殺手黃碧端下台」,前來聲援的團體、學生,不是將自己綁上鐵鏈,就是拿著一系列的政治受難者照片,照片兩兩一組,右邊是槍決前,左邊是槍決後。受難者家屬張瑛珏解釋,這樣的照片是要送到總統府的,她看過她大哥的公文,「張璧坤槍決已執行完畢」,後面就是那樣兩張一組的照片,旁邊有蔣介石的小章。
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的發起人之一,同時也是中央研究院研究助理林雪芳表示,我們不是反對藝術展覽或團隊進駐景美人權園區,但在人權園區中進行的藝術活動,不能是跟人權無關的;文建會的作法讓我們感覺是將園區推向文化創意產業,一種商業活動;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任王壽來說是因為園區氣氛肅殺,參觀的人少,但這本來就是個很沈重的地方,怎麼能夠期待它馬上活潑起來,好的做法應該是利用這樣一個地方的存在,跟學校配合進行人權教育。
日前,在馬英九的要求文建會規劃時應兼顧人權歷史、受刑人感受及居民期望後,文建會曾說可考慮改成「景美人權文化園區」,對於藝文團體的進駐也會加入人權的考量;然而,申請時間已結束,原來的招標文件中,完全沒有要求企劃案必須跟人權議題相關,林雪芳認為,若單方面地在審察過程加入人權考量,對於申請的團體來說,並不公平,他們曾要求文建會停止徵件,待方向確定後再重新申請,文建會並不採納。
回應
Re: 先改名後開公聽會 景美「文化」園區沒人權
又見二二八
又是227
文建會在今年二月二十七日
未經過 合法正當程序召開公聽會而
報請行政院核定修正計畫
已將景美人權園區
正式更名為 景美文化園區
而且應該早就行文地方
把路標改成了 景美文化園區 了!
PS 謝苦勞網的大力報導!!!
Re: 先改名後開公聽會 景美「文化」園區沒人權
我們是幾位藝術工作者,想先單純就”藝術進駐”的角度說一下看法:
正是因為文建會的藝術進駐徵件,前陣子去參觀了這個早就想一探究竟的地方(感謝藝術家陳界仁拍的”軍法局”一片)。在看完所有的空間後,我們有一個極為強烈的感覺:這個園區的空間設計就是要讓人處於”高壓、僵硬、無人性、封閉、威權"等等狀態,與本質上追求創造與自由的藝術精神完全是背道而馳!
當一個地方的建築環境所形成的場域本身有很大的限制時,有時並不是引進一些藝術工作者或藝文活動,將那些空間粗略地規劃出新的用途,就可以達到”活化”空間的目的的。而藝術工作者的創作能量,也常常受活動場域極大的影響!(參觀過園區的人,大可以想想如果自己每天工作的地方就在仁愛樓看守所的空間裡?)
所以我們認為文建會又再一次地,沒搞清楚狀況。當藝術工作者們在缺乏工作空間或發表空間,甚至軟體資源短缺時,並不是只要丟出一個缺乏思考的計劃或臨時園區,他們就能夠源源不絕地以豐沛且價格低廉(甚至不問世事的)的創作力和成品,報答這個’文化創意產業’被政府喊到爛卻尚不見深耕工作的時代。
Re: 先改名後開公聽會 景美「文化」園區沒人權
螞蝗是要讓大家提早適應回歸祖國後的生活型態,牠的一片苦心有誰知道呢?
Re: 先改名後開公聽會 景美「文化」園區沒人權
致樓上的藝術工作者訪客:
今日文建會的公聽會,來了幾席藝文團體的代表。幾輪發言後,我們發現文建會不管是在之前的諮詢會議,或這次的公聽會邀請中,傳達給各方的訊息都不甚明確。
在這樣的狀況下,造成在今日公聽會中,隱約嗅到人權與藝文(團體)對立的味道。不過,經過會議上的幾輪發言,與會議結束後的討論,都讓雙方釐清了本來可能有的誤解。例如某位藝文團體代表,即在台上強調藝文工作者主體性的重要,藝術工作不該被拿來當成吸引人潮、活化園區的工具。
根據文建會今日的新聞稿,未來是否讓藝文團體進駐園區,可能會繼續召開公聽會來諮詢各界意見。我們也非常期待能進一步了解相關藝文團體在這個議題上的看法。
但公聽會囿於場合與時間,能互動的機會相當有限。如果您(們)願意的話,歡迎您透過email與我們聯絡,或許我們可在近期內,找機會先行討論,交換相關資訊。期待您的回應,謝謝:)
email:contact@taiwantrc.org,聯絡人:執行秘書 葉虹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