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擁核學者當起商業代辦

2009/12/17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長

最近收到一則研討會通知,是由台灣綜合研究院、工研院材化所、核能研究所、清華大學工科系,在上個月對外宣布要舉辦「核能產業發展現況及核電廠設備零組件商機」研討會,後來又延至本月3日。看完訊息並研究一下來龍去脈之後,我們這些參加了全國能源會議的環保呆瓜又再一次發現,一些核能相關的學術單位和智庫,彷彿是一群自以為是和不實事求是的招商單位,對待科技和社會的心態讓人痛心不已。

沒有歷史觀乾脆瞎造歷史

他們自己為是的前提是這樣說明的:「國內產業界之產品品質相當優良,已經達到核能級的標準,但對核能市場相對陌生,在目前國際生態及國內有限資源條件下,如以個別廠商打入國際核能級產業鏈恐非易事,唯有整合台灣產業界,在政府支持(成立類似資策會)輔導下,尋求國內有願景製造業、驗證機構、工程顧問、軟體服務等共同組成台灣核能級產業發展聯盟,甚或進一步成立大控股公司,以團隊進軍核能全球市場。」而其終極理想目標是─台灣核能級產業能「立足台灣、前進大陸、進軍國際」。好個細心的產業聯盟學術軍師,但,顯然空想多過分析。

利基迷思是這樣自我催眠台灣的核電廠工程水平的。為了「台灣國內相關機械、電氣、儀控、電子及軟體設計、材料、工程設計等產業,能在此大餅中分食多少比率,全靠我們的規劃與努力」;但2001年時核三廠曾發生3A的緊急狀態、2002年核島區核反應爐底座鋼架弊案、2006年核三廠「預力系統檢測工程」弊案(註1)、核四廠2008去年初爆發的變更設計的弊案,以及相關問題之一的統包轉分包作法引起的爭議。

這些事例提醒了我們,台灣政府以及業界在核能工程上的表現還讓人心驚膽跳,在沒有一個較具公正性的機構能檢測發表此類公共工程產業成熟度下,招商型學術智庫就妄稱我們的產業已是核能級,真不知道這些學術研究單位的基本研究方法訓練的素養在哪?台灣官員可以用環評那套讓未確切調查的研究報告拿來送審並通過,這是因為有產官利益考量,但這一套套用在較少與本土廠商有利益共同體考量的國外公司,會跳過這些紀錄嗎?或是,未來的核能產業聯盟真正想切入的,是像中國核電廠那樣審批過程不透明的那種商機呢?

這些學術智庫讓人擔憂的態度,還在於連正式會議紀錄都可以掰出花樣。根據新聞發佈稿,工研院化材所研究員邱垂泓表示:為因應地球暖化氣候變遷以及國際二氧化碳排放減量等問題,各國政府都提出節能減碳的相關政策,其中核能發電已成為可兼顧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能源選項,台灣順應國際潮流,在今年的全國能源會議中也已重新檢討核能政策,確認核能發電會在台灣未來的能源供應上,扮演一定之角色。

可妙了,我是今年全國能源會議的正式與會代表,而且預備會議正式的分組會議以及最後的全體大會我都參加了,會議中每次核能發電討論,都因與會者的立場差異太大,未被列入共識意見,也因此會議共識的結論中也無任何可支持上述說法的「事實」(請點閱 http://www.moeaboe.gov.tw/Policy/98EnergyMeeting/news/MeetingNewsList.aspx ) 。而辦理此次研討會的單位之一的台綜院,還是今年全國能源會議的執行單位(會議紀錄整理都是他們做的)。近在手邊的資料都無法據實引用,這是哪一種「核能級」的研究單位?

利益所趨 嚴謹調查可免

還要回過頭來想想這些並非二、三流的學術單位和智庫,為什麼要把自己搞得像招商單位呢?從其一路走來的軌跡(工研院在全國能源會議負責報告、台綜院研一所負責執行會議、清大系所幫畢業生找出路),我們不難理解,他們似乎把自己的學術專業與台灣產業的利益緊緊扣在一起了。

於是若這些學術軍師成功扭轉台灣的核能政策,把非核家園丟入垃圾桶,政府開始繼續增加核能機組,就可以堂而皇之喊出「核能產業本土化」的口號。把核電廠的施工工程、零組件製造、儀電設施、控制軟體等由本土業者分享。於是按其說法:「我國廠商的技術已經達到『核能級』的標準,當然不該繼續由國外廠商把持這優渥的利潤。……除此之外,政府也可考慮到未來新核能機組興建時,著手配合規劃建立本土之核能產業,希望儘量能在國內採購建廠所需之材料、組件、設備、系統及人力等。」辦個研討會推動產業聯盟,保證了作報告的有飯吃,作政策執行規劃的有專案經費可申請,系所老師和學生工作都有好願景。

國外大餅:智庫變投資公司

當然台灣的政策與政治變動也難預料,加上台灣產業的利益總是以出口導向為最高利潤,國外有市場、台灣就有機可進的邏輯,自不能免。於是計算核能級設備全球市場產值,也是學術招商單位讓業者願意繳錢進來聽的「知識型廣告/廣告型知識」。內容包括:運轉中核能機組每年設備汰換更新,全球核能設備零組件供應產值約261億元美金;辦理延役計畫全球在未來20年內每年設備零組件供應產值約達60億美元;至2030年,全球新核能機組之興建,有高達1兆2千億元美金產值。換算成平均每年設備組件供應產值約達6百億元美金(註2)。於是總結下來全球每年平均高達921億美元核能級產業需求。這,就是產業聯盟的目標。至於全球目前銀行對核電廠的資金貸款能力、貸款風險評估、新興國家核能電廠的政治利益交換,台灣如何切入,這些都不是嚴謹的學術評估所需要的了。

一場從不「全國」的全國能源會議(封閉式的菁英會議定位),成為環保人士擔心自己憨呆的笑柄,卻成為核能產官學的新令牌。非核家園的支持者啊,請記得這筆帳要怎麼算!

建議標籤: 

回應

我認為是環保的立場跟經濟的立場很難協調,而且從經濟區塊來說,你這篇文章透露出來的就是你不懂商人的機會法則。

機會+時間=(預期報酬+實際報酬)-實際成本

如果按照環保的說法,要把一切技術發展成成熟才可以出去賣,這有二個問題,第一個是成熟的評論由誰決定?第二個是發展成熟是否需要同時進行投資?

我覺得從過去關注環保,投入社會運動,到達自己親自接觸公司,並且實際觀察國際經營方向。

大致上你跟那些人的衝突就在二個問題當中,你認為台灣把工程不良的紀錄當作抹剎,但對於那些商人而言,國外的核能產業並沒有相對較台灣成熟,因此你是站在(風險並未排除到令人滿意)所以這些單位的產值機會只是空想。

但是這些單位則是站在(技術可隨時間持續提升,市佔率與市場需求本身就能提供產值機會)所以才要擁核。

而商人更簡單:不管產品如何,只要市場有需求,而我國技術與他國技術相比,在"比我們更技術更不成熟與危險的國家都能販賣賺錢"而"比我們技術優良的國家也成熟不了太多,技術門檻也不會低"就等於是一個大商機。

我認為環保人士最大的障礙是搞不清楚市場的運作,所以很難明白為何自己有效的理論不受到重視跟支持。

因為根本立場"大家多數不是願意為了環保犧牲家庭設備的人"
所以不會對環保進行妥協"最多保障人命安全在可接受的人數以內"

例如,我們把人口出生量當作一個商品來比喻,環保的立場就像是在思考的是如何減少風險,或是消滅汙染,是已固定人口出生量減去因受汙染而損失的人口量=剩下真正能健康生長的人口量,為努力目標(可套用在環境與其他物種身上)
但利益的思考角度是如果一個產業產生的人口出生量大於其汙染所造成損失的人口出生量,那就仍可以允許擴產,直到損益兩平。

因此,環保利益是消極成長,而商業利益是積極成長。

前者風險小,成本高,收益小。而後者風險高,成本高,收益高。

環保人士當然會認為這本來就不是目標,但對非重視環保更重視經濟的人來說這是他們的目標,你們透過教育跟經驗學會願意犧牲利益設法從其它努力來提高生活品質,而另一面的人也同樣透過教育跟經驗學會如何創造收益最大化為終極目標。

誰對誰錯?如果一個人抱持著立場是認為環境保護拯救地球的口號不過只是整就生物跟人類本身,實際上她根本不在乎,因為她根本不信賴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類跟生命環境的維持率,那你怎麼辦?

我曾經聽過一個中小企業老闆談環保時,他跟我說就算現在聊天也有機會被隕石砸死,請問你要重視的是生命機會的享受還是要消極的去保護既有的環境?

我不認為這之中沒有價值扭曲,而且我從個人狹小的經驗來說,這種認知的人還不算少數,所以如果環保人士跟非環保人士在根本立場上就是處在於這種價值觀的差異,努力往互理解的方向走,又何來能協調之說呢?

專家打臉太陽能
2017-10-30 中國時報 王玉佩(正修科技大學教授)

日前來台的國際知名環保人士麥可‧謝倫伯格(Michael Shellenberger)認為,以台灣的條件,「特別」不適合太陽能及風力這些再生能源。然而,蔡政府仍執意要推動全民綠能屋頂計畫,補助家戶社區屋頂裝設太陽能板。
據媒體報導,經濟部規畫今年7月到2020年,家戶屋頂光電目標是1645MW。依光電業者估算,一般家戶的光電每1MW成本約是7000萬,以1645MW計算,總補助費用可能高達598億元。金額如此高,效益卻令人質疑,顯非明智之舉。
令人不解的是,在謝倫伯格提出諍言後,蔡政府居然立即端出補助住戶屋頂太陽能計畫,這是擇惡固執還是不信專家之言?
依謝倫伯格的觀點,台灣不適合發展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的主要理由包括:一、幅員有限、人口密集。二、90%以上的能源仰賴進口。三、太陽能耗費成本太高。根據研究,台灣將需要再花費700億美元建立600餘座與目前島內最大的太陽能電廠一樣大的太陽能電廠,才能替代現有的核能電廠,這些費用還不包括儲存能源的高昂成本與土地成本,政府豈有能力負擔?何況,太陽能板日後成為廢棄物的處理也是個大問題,政府也還沒給國人答案。
事實上,綠能雖是新興能源,卻非是取得能源的萬靈丹,否則何以包括美國在內的先進國家都非全力發展再生能源?美國仍是全球最大的核能生產國;即使曾受核災之害的日本,亦已決定重啟核電;南韓日前也才通過公民審議,有59%的民意贊成恢復新古里5、6號核電機組運轉。這些在在顯示,核電並非是可完全取代的能源。民進黨政府在倡議非核家園時,並未提出完整而可行的配套,僅是以動聽的口號鼓動民粹,非常不負責任。
謝倫伯格說:「台灣的未來發展以及自然環境與氣候,是如此重要。絕不能讓利益團體透過販售迷信與恐懼,來使得這些珍貴事物變得脆弱不堪。」這番話一針見血,國人今後面對核能議題時應冷靜看待,千萬別再被政客騙了!

用未註冊帳號發言到了
我用已註冊帳號補足 以證明我自身身分

從一個環境經濟的區塊來說,你這篇回應透露出來的就是你不懂你所處世界的系統發生的問題,已經無法用傳統經濟區塊來解決。

機會+時間=(預期報酬+實際報酬)-(實際成本+"社會成本")

基本上就算是用你習慣的公式加上了社會成本,還是無法評估,因為首先就要先面對價值判斷的挑戰。
健康的你,跟不健康的你如何估價? 估不出來,收益根本沒有討論的意義。
基本上現在存在的問題基本上是無法用現有的方法解決,經濟學無法解釋的問題又要用經濟學來解釋或解決是件很奇妙的事。

沒錯,你所表達的方式就是我要強調的問題所在。

你會透過我的文章認為我不懂你要表達的,但實際上我是否懂不懂,真的由文章當中可以推出來嗎?

我本身加入氣候變遷的討論組織,還研究商業經濟,並且參與各論談講座,你仔細看我的文章整體,我前後都有說出我認為差異在哪,而非我的立場在哪。

可是你卻只用我前面所提出的公式,推斷我是用經濟學無法解釋的問題來用經濟學解決問題。

這就是我認為常在各種論談當中看到的問題,容易聽到自己不喜歡的言論跟立場就會有預設立場,然後把對方的結論扭曲。

這種因立場差異產生的溝通問題,是我要強調為何環保議題不受到產學界所重視的原因。

因為產學內有人根本不認為環境需要保護,而非不懂環保的內容與道理。
但環保的人士只強調在環保的立場來立論,不是努力再說服對方要重視環境保護的部分,就很難說服對方。

尤其是對方只把產值當作目標,對於汙染所造成的各種傷害根本不認為有何問題,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第一點
你的立場已經先誤解了我的原意,我的內容應該只能推定我表達了甚麼,但並沒有決定我的立場,是否懂跟不懂,你無法立論。
因為我最後的結論是在強調二者之間的差異,而非誰對誰錯。

第二點
商業人士有些人是根本不認為環保有重要性,甚至崇拜弱肉強食的立場,也有人認為明天就死掉,不如早早享受,毫無所為的承擔責任。
這種情況下,你認為這些心態不會發生再決定約束的官員身上嗎?

哥根哈本會議跟往年差異不大,問題就在於,大家知道地球環境可能很差,可是大家又不願意降低經濟生產來解決環保問題,因為其中考慮到的不是經濟,還包括政治立場,政治家受到的企業家的贊助,而企業家又是創造經濟就業率的資方,而資方所創造的勞方也不願意見到自己的工作環境因環保問題而遭到消滅,最後受到家庭氣氛影響悲觀的小朋友則在班上跟倡導環保的同學打在一起。

你認為,環節的討論與細節,只憑著道德勸說就能解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