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蘇花改───
寫在花蓮國王親征告捷之後

2010/11/04
苦勞網特約記者

責任主編:孫窮理

R0016201

蘇花改這條爭議不斷的路,週一終於在五個多小時的冗長會議後「有條件通過」,雖然還需要在環評大會上經過確認,但以環保署這次為蘇花改「加速」所做的諸多努力來看,兩週內若召開環評大會確認,這個月傅縣長一定每晚作夢都會笑。

然而,環保團體對蘇花改的疑慮並未因這史上最速環評而被談清楚,反而在光速般的環評流程中更為模糊不清。

蘇花改的前世今生

讓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這條路的坎坷過去。蘇花改的前身就是眾所皆知的蘇花高,其早在2000年就已經有條件通過了環境影響評估的審查,然而隨著環評法所規定的三年開發期限過去,政府依法在2006年再次向環保署提出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目的是在釐清厘清當初所做的環評是否會因這三年間的環境變遷而有所變化。

這份環差報告在兩年間由環保署召開了四次的專案小組會議來審查,當年負責此案的國道新建工程局最後甚至提出蘇澳到崇德先行施作的想法,企圖以「頭過身就過」的方式闖關,興建壓力之大可見一般。

不過在2008年總統大選前,也許是選情不佳的民進黨試圖用蘇花高留下環保美名,也或許真如前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所言:「要留給新政府決策空間」。總之,蘇花高戲劇性地被環評委員打回原形退回給開發單位,宣告了蘇花高的環評程序將一切從頭。

不過更精采的在後面,2008年7月甫重新執政的國民黨政府釋出將以「蘇花替」取代「蘇花高」的消息,引起一片譁然。後來交通部將這個所謂的「蘇花替」正式定名為「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在今年初正式將「蘇花改」送進環評程序,而環保署也罕見的在初審會前召開了兩次的諮詢會議及一次的預審會議,目的就是為了讓「蘇花改」環評能讓大家都滿意。

不過人算不如天算,一場豪雨坍方所造成的蘇花公路死亡悲劇,讓馬總統在面對輿論壓力下鬆口「環評通過年底就動工」,環保署也配合宣示會加快蘇花改的環評程序,所以連原本七天前發會開會通知給環保團體的麻煩事都給省了。最後的結果就是11/1日的那幕,白天看花蓮人上街怒吼,晚上聽蘇花改輕鬆過關。

蘇花公路未改善,蘇花高變身蘇花改

蘇花改的全名為「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然而所謂的改善並非針對蘇花公路的現有路線,而是針對三段交通部認為易坍方、易肇事的路段,以隧道和橋樑的方式開新路替代,這三段分別是蘇澳~東澳、南澳~和平、以及和中~大清水,總長度38.4公里,工程經費約465.8億元,工期約64個月,預計2017年完工。(各路段資料詳見下表)

路段 蘇澳~東澳段 南澳~和平段 和中~大清水段
長度 9.8 公里 20.0 公里 8.6 公里
改善理由

線形彎繞坡陡,為全線行車肇事率最高路段,服務水準及安全性不佳,有迫切改善需求,列為優先改善路段。

落石坍方阻斷頻繁,對於行車安全及通行服務造成重大影響,為提供區域路廊穩定運輸維生需求,列為優先改善路段。

路基狹窄且時有邊坡侵蝕落石坍方風險,局部阻斷頻繁,列為優先改善路段。

計劃隧道:
共8 座,合計長約23.8 公里

蘇澳隧道(約0.3 公里)
東澳隧道(約3.4 公里)
東岳隧道(約0.3 公里)

武塔隧道(約0.5 公里)
觀音隧道(約7.9 公里)
谷風隧道(約4.7 公里)

中仁隧道(約3.8 公里)
仁水隧道(約2.9 公里)

計劃橋梁:
共13座,合計長約8.6 公里

白米高架橋(約2.0 公里)
永樂高架橋(約0.6 公里)
東澳北溪河川橋(約1.5 公里)
幸福高架橋(約0.1 公里)
東澳南溪河川橋(約0.3 公里)

南澳北溪銜接段橋(約0.4 公里)
武塔高架橋(約0.5 公里)
南澳南溪河川橋(約0.7 公里)
鼓音橋(約0.1 公里)
漢本高架橋(約0.6 公里)
和平溪橋(約1.6 公里)

和中河川橋(約0.1 公里) 大清水河川橋(約0.1 公里

工期預估 約64 個月 約78 個月 約66 個月
◎蘇花改計畫基本資料(資料來源:環保署《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製表:楊宗興)

蘇花改就像是把蘇花高山區段(蘇澳~崇德)切成五段裡面的其中三段,當然這種比喻可能失之牽強,不過若是拿蘇花改的路線與蘇花高比對一下,我們可以發現,蘇澳~東澳段的起點與現有北宜高速公路的蘇澳交流道相距不遠,而終點正好落在蘇花高計畫的東澳交流道旁;無獨有偶,南澳~和平段的起點就是從蘇花高的南澳交流道開始,終點也剛好就在蘇花高和平交流道結束,此種路線起訖點的巧合,要讓人不把蘇花改看成山線蘇花高也難。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蘇花改與蘇花高路線比較

◎對照蘇花改(藍線)和蘇花高(紫線)的路線,不難看出兩者的一脈相成承。(資料來源:環保署,製圖:楊宗興)

除了路線的重疊,事實上從蘇花改的設計規格來看也不難看出蘇花高的影子。公路總局宣稱蘇花改定位為三級路山嶺區省道系統,行車速度定在60公里∕小時。不過對照交通部《公路路線設計規範》(以下簡稱《規範》)中三級路山嶺區的最低設計速率為其實是50公里∕小時,公路總局將蘇花改60公里的行車速度已經直逼二級路的標準。

5145189265_3038eec408_o.jpg
◎公路等級與設計速率(資料來源:交通部《公路路線設計規範》)

再看蘇花改規劃的車道寬度,由於公路總局將蘇花改定位為60公里∕小時的快速公路,主要服務對象是大小客車與貨車,全線車道設計寬度約為3.5公尺。可是對照《規範》,3.5公尺車道的設計速率已經達到80公里∕小時的水準,剛好也是一級路山嶺區(高速公路)的最低設計速率。

另外,蘇花改內側路肩的設計寬度最少2.5公尺,這是《規範》中二級路的建議值,其他大部份路段的內側路肩都是3公尺,也都達到一級路(高速公路)的建議標準。至於都有1公尺水準的內側路肩,對照《規範》也是一級路的建議值。

5145187375_65967e29ba_b.jpg
◎蘇花改各類路段車道寬度設計圖(資料來源:環保署《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

5145790174_10faf8585a_o.jpg 5145187367_75a9a194cf_o.jpg
◎設計速率與每車道寬(資料來源:交通部《公路路線設計規範》) ◎公路等級與路肩寬最小寬度(資料來源:交通部《公路路線設計規範》)

由上述蘇花改的規劃可知,交通部是以「砍掉重練」的態度在面對蘇花公路的安全問題,並沒有誠意去改善現有蘇花公路的服務品質與安全性,反而是以幾乎等同蘇花高的規格,蓋一條讓交通部「自我感覺非常良好」的改善道路,這條道路是否真能成為花蓮人平安回家的路,不無疑問。

斷層、湧水與敏感區位,蘇花改關鍵問題待釐清

當然,以上的證據也許只是「巧合」,況且,有些人會說:「就算蘇花改等於蘇花高又怎樣?」如果蘇花改等於蘇花高翻版那也行,只是當初環評會議對蘇花高興建的疑慮,現在到了蘇花改到底又解決了多少?蘇花改路線經過十七項環境敏感區位,除了通過蘇花海岸、觀音海岸、清水斷崖等三個自然保護區,更以隧道穿越「觀音海岸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路線範圍內的保育類動物計有:哺乳類動物五種、鳥類二十二種、蛇類六種、蝶類一種,未來這些動物的棲息環境恐怕都難逃工程鑽炸的影響。

此外,蘇花改路線也在武塔遺址以及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範圍內,對文化資產以及國家公園景觀都會有所衝擊。最恐怖是,蘇花改的橋樑通過三條農委會水保局列管的土石流潛勢溪流,還在其中一條溪流中設立橋墩,雖然這三條溪都屬低潛勢,但遭土石流衝擊的風險確實存在。

5145187373_fca6493a88_o.jpg
◎蘇澳~東澳段土石流潛勢溪流分布圖(資料來源:環保署《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

地質問題也是蘇花高爭議的焦點之一,路線與蘇花高相仿的蘇花改當然無法逃脫地質的疑慮。蘇花改總共經過十三個斷層地帶,遠比雪山隧道經過的斷層還多,雖然都不是中央地質調查所公告的活動斷層,但這些斷層的破碎帶將造成嚴重的湧水和擠壓問題,其中小帽山斷層與南澳斷層的破碎帶寬達上百公尺,對工程安全不啻是一大隱憂。

當年雪隧施工遭遇的大量湧水至今讓人印象深刻,所以湧水問題也是蘇花改所被人質疑的,雖然公路總局一再保證不會再次發生類似雪隧的狀況,並且承諾隧道工程一定會避開水脈,若施作時遇到水脈則會再研議如何處置。(詳見蘇花改地方說明會會議紀錄),換句話說,公路總局也承認有挖到水脈的風險存在,若真的挖到也只能「再研議」對策,但完全沒有人知道對策到底是什麼。

5145187363_aa188d25cc_o.jpg

◎蘇花改經過斷層特性一覽表(資料來源:環保署《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

此外,蘇花改地質問題裡最為人詬病的即地質資料的缺乏,從蘇花高時代到今日的蘇花改,交通部屢次提出的都是近三十年前舊北迴鐵路施工時的地質資料,雖說地質情況的變化幅度不若氣候、水文來的大,但對照地質條件相對單純的雪隧都編列了1.6%的地質調查經費,英法海底隧道的質調查經費甚至到7%之譜,而蘇花改的地質調查預算卻只佔總工程預算的1%,讓人不知該說是交通部太樂觀,還是他們根本沒有從雪隧的經驗裡學到任何教訓?

即便要參考北迴鐵路的舊資料,事實上從蘇花改沿線鄰近的地質災害紀錄,也可對這塊區域的地質複雜性窺之一二。以東澳隧道為例,鄰近的舊北迴鐵路當年在開鑿永春隧道時就吃了地質的大悶虧,除了遇到岩層擠壓、抽心崩塌、大量湧水等問題,當年全台第一具TBM隧道鑽堀機「大約翰」更在複雜的岩層結構下遭到活埋,簡直就是「雪隧TBM受困事件」的早期版本。

5145189499_b828e2fb62_b.jpg
◎東澳隧道鄰近鐵路隧道地質災害紀錄位置圖(資料來源:環保署《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

蘇花改是「安全」的保證?

「安全」是花蓮鄉親對蘇花改的主要期盼,也是公路總局不斷表示興建蘇花改的目的,換句話說,因為蘇花公路的不安全,所以需要一條更安全的蘇花改。我們就來看看蘇花公路有多不安全。

蘇花公路易坍方的虛弱體質常被當作「不安全」的首要指標,而頻繁的肇事率更總是被拿出來佐證這條路的「不安全」,巨石砸落造成嚴重死傷的故事廣泛流傳於每個花東人的心中,不過根據公路總局自己整理的資料,2002年到2009年間,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共有五十三人,而道路坍方所造成的死亡人數僅五人,這些數字與傅縣長多次在公開場合宣稱的「1046人死亡、上萬人受傷」有很大的落差。

而在蘇花公路交通事故的統計裡,主要肇事原因分別是違反特定標誌(線)禁制(23.2 %)、逆向行駛(10.7 %)、未注意車前狀態(10.6 %)、違規超車(10.4 %)以及酒醉(後)駕駛失控(6.9 %),可見肇事原因大部分都是人為因素,而這些人為因素並不會因為蓋了蘇花改就會有顯著改變。

5145187369_754305572b_o.jpg
◎蘇花公路交通事故與道路坍方傷亡人數統計(資料來源:環保署《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

5145187365_955acebe9a_o.jpg
◎台9 線(蘇澳~崇德)交通事故主要肇事原因(資料來源:環保署《台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環境影響說明書》)

既然坍方造成的死傷低於交通事故,而交通事故的主因又以人為因素為首,所以要消除蘇花公路的不安全,恐怕絕非蓋一條蘇花改就可以徹底解決的。況且,蘇花改的興建工期將近六年,完工通車後的初期將只開放小客車、小貨車通行,之後才會視狀況逐步開放大客車、大貨車與連結車,而屆時蘇花公路將轉型成「觀光景觀道路」,只是依然夾雜著砂石車、機車與單車的「蘇花觀光公路」到底會比現在安全多少?如果蘇花公路真如公路總局宣稱已經「沒救了」,那為何蘇花改完成後還要放任機車、單車這類肉包鐵的交通工具,在更為危險的蘇花公路上拿生命開玩笑呢?

光速蘇花改、疆屍蘇花高,梅姬送大禮、騎士續斷魂

環評的目的絕非阻礙開發行為,而是透過審查開發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將可能的負面影響減至最低,並且監督開發過程信守環評籌諾不會造成更多的負面影響。當環保署以最速件的態度跑完蘇花改的環評程序,除了讓蘇花改的關鍵問題無法徹底釐清,也使後續環評對施工的監督困難重重。

不過別忘了,蘇花高從來沒有死透,當年環評通過就確立了蘇花高的不死之身,後來的環差也只是退回,並沒有否定原有已經通過的環評,所以未來交通部還是可以重提環差,或是退而求其次重提環評,總之蘇花改完成後蘇花高還是充滿無限可能,蘇花改環評的通過對交通部來說是進可攻(蘇花高)、退可守(蘇花改)的最佳方案。

前經建會主委張景森在蘇花高環差確認會上那句:「應該要留給新政府決策的空間」,除了被解讀為扁政府高層示意應將蘇花高環差退回,似乎也在暗示蘇花高可以在馬政府手上捲土重來,現在想來頗令人玩味。

當年的行政院長劉兆玄為了提出蘇花替這個方案,特地誠惶誠恐的謁見證嚴大法師說明蘇花替(另一種說法是他「剛好」去花蓮又「剛好」宣佈蘇花替),在社會壓力下還一度心虛的只以「那條道路」來稱呼名不正言不順的蘇花替。

這次果然民氣可用,君不見吳敦義已經可以抬頭挺胸支持蘇花改而不用去跟上人解釋;那些以往反對蘇花高的舞蹈大師、飯店總裁等社會賢達人士,這次對蘇花改連一句話都吐不出來,只剩賀陳旦一人在和大眾鄙視的環保團體並肩作戰。從民進黨到國民黨,政府已經不是第一次利用重大風災技巧性丟出蘇花高議題,處於被動狀態的環保團體終於等到這次梅姬送來的大禮,一場颱風二十幾條人命換來的是一條無法解決問題,或者可能更不安全的蘇花替,對環保團體來說這絕對是一次深刻的教訓。

身在「台灣之光」充斥的島國上,我們絕對相信工程技術能讓這條路順利興建完成,只是很多蘇花改的問題要在完工後才會逐漸顯露出來,不論是生態影響、地質威脅、還是對社會經濟的衝擊,在蘇花改是以如此草率的經過環評程序的情況下,後續問題讓人不敢想像。

可預見的未來,當陸客的遊覽車和西部人的小轎車安全無虞地行駛在蘇花改的同時,部分騎機車的花蓮鄉親以及單車愛好者們,卻還是只能在危險如昔的蘇花公路上與砂石車、大貨車一同搏命。到時候如果再度發生重大災變或事故,台灣社會是讓政府再蓋一條蘇花高,還是應該徹底反思花東地區的發展遠景,這也許是現在就可以討論與思考的問題,不須等到民國106年這條路通車。

R0016207

回應

蘇花公路之所以危險絕對不單單是因為落石和坍方。是因為當初興建時所鋪設道路是不符合"人體工學"的道路。不斷考驗駕駛人的技巧與耐心,試問為何是耐心與技巧?難道死得多與少是計較的主因?因為都是人為所以是自找?還是那是一條不好開的路?請問貴黨可有統計蘇畫公路的險降坡與險升坡的總數與密度。這樣他還是安全的嗎?請問我們搭火車到台北到西部都是去玩去演講?花蓮的農產品也坐火車?那麼愛花蓮,要保留淨土就請將黨部搬來花蓮。展現你們都誠意。

首先澄清我不是綠黨的人
僅以本文作者的身分發言

我同意蘇花公路的安全問題不是光看死傷數字的數學問題
所以交通部應該要好好"改善"蘇花公路沿線
要不然就是蘇花改通車後開放所有車輛行駛蘇花替
並且完全封閉蘇花(危險)公路的使用
不要讓人命犧牲在那條危險公路上面
以上

蘇花公路最危險的應該是砂石車吧!!!!!!!!!!!!

如果是要直,那就一路硬炸過去,夷為平地好了,畢竟若是地形允許,沒人會想做的彎彎曲曲的吧,這篇文章不就是在討論路段施工會遇到的問題嗎?看完全文在發言嘛!

淨說一些意氣用事的話

我是一年開過10幾次蘇花公路的人,老實說,蘇花公路上面最危險的東西絕對不是落石跟坍方,而是少部分完全無視交通規則的砂石車。

另外,這次颱風坍方的路段不是以往最會坍的和平-崇德,也就是清水斷崖路段,而是111-113K的蘇澳南澳路段,又很湊巧的,這地點的下方正好是之前的台灣石粉公司。

我不想說這是巧合還是怎麼樣,現在的蘇花比起以前單向管制時已經好開太多了,一樓的大概是用都市人思維,認為到花蓮就需是一條4線能開100km的道路給你飆過去才行吧?

那還不如把整個宜蘭到花蓮間的山全部夷平算了,直接拿來開高速公路會比較痛快吧?

道路有了,安全的路有了~
但沒有了好山好水,沒有了豐富生態~
花蓮人除了能安全回家,除了能方便將農產品運出~
花蓮還剩下什麼呢?
為什麼農產品不能上火車?
有些專業我是不懂,但或許是可以思考怎麼做對花蓮才是最好的~
而不要單單只把焦點放在眼前的不便~

為什麼農產品不能上火車?
為什麼???因你不是花蓮人....
為什麼???因你不是花蓮農民....
為什麼???因你不是我.....
我也覺得為什麼???您們可以可以說的如此輕鬆????
花蓮人哪時焦點放只在眼前的不便???
我們是為了花蓮人的子孫-安全-發展----
[花蓮人跟子孫最環保最注重生態...]
為什麼???就是聽不懂
為什麼???你們現在不來花蓮定居享受大自然???
因沒工作...
為什麼???自稱是環保人士確要選議員??
為什麼???要剃頭抗議???
好像只是想出名?????
為什麼???不來花蓮選議員?????
因為沒人會投ㄅ...
為什麼???不在花蓮選議員卻要阻撓興建蘇花高???
為什麼???要殘害花蓮人???
為什麼???
為什麼???

為什麼你不仔細看完報導再問為什麼
為什麼你認為一條路就能撐起花蓮的發展
為什麼你不反過來問自己為什麼要問那些問題

給樓上的同鄉...
先別急著問為什麼

我覺得人家並沒有「反對」興建蘇花X
而是覺得應該要在安全以及對環境影響最低的前提下
去做出一條真正能夠讓我們安全來往北部的路

另外...花蓮上去抗議的人有多少是領走路工便當錢的
我們多少心裡有數..話就不用說得太明了...

不是「所有」花蓮人都贊成興建蘇花高的..
至少我們朋友裡(保證戶籍都在這兒)
十個只有兩個贊成(五個可有可無)

我並不反對蘇花高或是蘇花改,但是我對政府便宜行事的做法不能認同,為什麼不先編預算做地質調查,那這樣蘇花改能夠避免蘇花公路的命運嗎,真的是一條讓花蓮人可以安全回家的路?還是另一條危險道路。

政府必須要好好回應大家的質疑,而不是藉這次的事件強渡關山,國道3的走山事件難保不會發生在蘇花改,而像新中横這樣脆弱的道路又豈是讓人安全回家的路嗎?

to 一樓蘇花公路不符合人體工學?...
那中橫恐怕就更不符合人體工學了....
山路跟平地要如何等同評斷?

我也認為最危險的是砂石車&聯結車...
還有很多汽車在很狹小的連續彎道還硬要超車才是危險的主因...
落石坍方讓人死亡的反而比較少...

回樓上某位問為什麼的,
在花蓮選議員的又為什麼一定要蓋蘇花高?
真的是為了多數人著想嗎?
還是為了讓鄉親們獲得短期幾年內的心理安慰?
擁有土地的農民們樂見這種可能嚴重損壞我們大地的事情嗎?
極有可能蓋完後幾年內受損也改變原有生態的道路,會不會是因為反正過去舊的蘇花公路死過太多人早已沒有差別? (因為過去全台灣或全世界有多少橋梁公路段毀死了那麼多人也沒有差別,路終究會因為天災而壞的觀點?)

有好多人說因為蘇花公路的關係,讓自己的親人,錯過送往台北大醫院的時機,
可是相較之下,外島的人難道沒有這種問題?
難道這樣就能夠蓋條海上公路從澎湖金門馬祖直接開車到台北嗎?
慈濟擁有那麼多資源,為什麼不能夠在花蓮建立更好更完整的醫療設施?
其實我會疑問為什麼我們花蓮幾乎與北部西部無法快速連結的大半個台灣,沒有辦法自給自足? 無法建設自給自足的設施嗎?
(當然這可能是我想太多,畢竟花蓮人口沒有那麼多...醫療資源佔去那麼多搞不好會被認為浪費資源?)

對不起,我想請問,為何都沒有看見海上公路的替代方案,是港口的問題?還是其他原因?按照常理推論,利用海運應該是比陸路便宜經濟又安全,可能比較不方便,比較慢,以及颱風要停駛,但是颱風來陸路不也都停駛嗎?有人可以提供一下海上公路的替代資訊嗎?

如果,一條道路可以解決所有地方發展的問題,那麼,高速公路早就已經開到高雄、屏東,為何那裡的失業率還是遠高於台北、新竹呢?

花蓮人一定要自己想清楚、多收集資訊,不要被因為投資蘇花改週邊土地而被跳牢的政客們事是而非的意見所左右。嘗試找到地方特色,發展與其它城市不同的樣貌(行銷所說的差異化行銷),千萬不要想模仿台北、台中,發展出一樣水泥叢林的大城市的模式,因為再多道路,在怎麼方便,美國花旗銀行台灣總公司也不會搬到花蓮,因為產業有自己的產業鍊,絕不會因為有路就會搬。反而可以學學日本京都,因為知道拼不過附近太多的大城市,所以最後發展自己的特色,成為文化與生活之鄉,現在已經變成日本最夯的觀光勝地,許多年輕人也因此可以回家創業、不用離鄉背井...

花蓮有上帝賦予的台灣最棒的自然資源,越多的開發一定是越多的自然資迫害少,最後,最棒的觀光財也會漸漸消失,加上,科技的、財經的商業團體也不可能到花蓮投資,請問,最後,花蓮人要靠什麼維生?

所以蘇花改,到底是一條安全的路,還是一條逐漸斬斷花蓮人生計的路?

有人問,沒有路,那如何發展觀光?觀光客要怎麼來?這問題實在太簡單了!動動腦筋就知道,只要把火車改善讓火車載客量變大、甚至火車都可以變成觀光題材(如日本小樽的火車),或搭船(還可以開發大型遊輪)、搭飛機(創造新航空城),相信聰明的花蓮人一定想得到更多的方法。

總之,第一,花蓮人的腦袋千萬不要被政客和被套牢的投資克綁架,好好判斷誰才是真正為你們好。第二,如果要爭取,請不要爭取會斬斷生計的蘇花改,而要爭取一流的大學(變成全台灣最優的大學城,如德國的海德堡)、一流的渡假村(巴厘島飛機票這麼貴還是有恐怖份子每年還是擠到暴)、一流的藝術活動、一流的演藝廳(讓所有國際水準的表演都得去花蓮)、一流的大飯店(如果有像杜拜的帆船飯店等級或創新的飯店,誰能抗拒去花蓮呢?),一流的醫院(生並不用去西部)、一流的養生村(十年後台灣即將進入高齡化社會)讓花蓮自成一格,變成台灣人人都羨慕的生活天堂!!

想想,拿蘇花改要用的500億,可以蓋好幾個一流大學(最好是台大或政大的花蓮校區)、好幾個Villa、好多一流觀光設施、辦好多年超水準的藝術季、一流醫院、還可以讓每個花蓮人都上一年大學的觀光學程、免費學一年觀光英文,成為最專業的觀光從業者!!

花蓮人不僅活的更優渥,而且,會更驕傲,因為不用犧牲後代子孫的自然資源就可以生活的更好,不像西部人已經註成大錯了,不是更應該驕傲嗎?

真的,光想到這樣,就已經開始羨慕花蓮人了….

所謂「安全回家的路」,如果不對環境條件加以科學評估,甚至不願看完陳述真實問題現有的資料,只是感情和情緒多於理性,無助於對問題的討論。一個大事件發生之後,對善於操作政治謀略的人而言,常是民氣可用。任何有能力召集一票人馬出征的政治人物,在公共工程案上,若遇到環評程序的障礙,只要像花蓮縣傅縣長般,帶一票人馬到台北抗議,暨表現出照顧縣民,又讓上司有立即開發的立場,也讓主張謹慎從事-尤其是用心審慎於環境條件的人灰頭土臉頭,當然表現得足智多謀。只不過台灣的氣候和花東交通預定路線山區的地質地形條件,即使建設案短時間內就強渡關山,但若安全性未有科學化的評估,未來蘇花(高或改或替均可)道路在天候、地質、使用者等因素綜合影響下,其安全性將如戰場。造假常只能騙自己人,但騙不過實質的考驗,這種安全性的考驗將是相當比率道路使用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代價。花東人當然有權力要求「安全外出與回家的路」,以及促進經濟發展的動脈,但在理性與科學基礎上完成的決策,總是比政治化、感情化對未來安全得多。

人口不多也總是人,不是野生動物,更何況我們環保大爺們很注意跨過蘇花公路的那些各種物種啊..花蓮的步調很慢,慢到被別人用盡辦法阻礙它發展,或許不叫發展,只是要跟北部,西部甚至南部生活水準近一些的渴望..現在台北人已將宜蘭當成後花園,對花蓮依然怯步,所以我們可以驕傲的說太魯閣是我們的後花園.畢竟走一趟蘇花公路需要多有那麼一點勇氣加上運氣,我的同事裡面約2/3到了40幾歲還沒親自開過蘇花公路.
澎湖金馬就是那麼沒保障,所以人口人力外流還比花蓮厲害,醫療則有直升機可運用不用太過擔心,花蓮一直不方便,加上醫學中心目前在全台各地幾乎都有分院,我所瞭解的那些開始的元老們大概都被遠借去拓展新志業居多,真的所剩無幾...怎麼會用到多少力氣來提升花蓮的醫療..只有看到精舍的範圍比起十年前大了好幾倍大喔!
順便提一下,地質探勘部份我有親眼目睹,不只是做山裡面,連在平地,我在六年前就曾跟在精舍附近施作探勘的工人聊過,有作是事實,而且不只做山裡面
當然很多花蓮人習慣了不去蘇花公路赴險,會選擇火車,有急事會選飛機,這大概是北部西部人高鐵開通前的選項,現在他們不同了,有一次去南投中興新村開會,回程搭烏日站高鐵到台北轉火車,路上不經意聽到一位操高雄口音的女仕跟她朋友說:我現在去台北辦點事,等一下回去call妳們喝下午茶, 好諷刺, 高雄台北來回不用半天, 我從花蓮到南投中興新村開兩個小時的會’前後總共搭兩班火車,高鐵外加兩趟計程車(烏日到中興新村),整整花了12小時...

簡單條列
1.水路:太平洋很大,海溝很深,洋流非常不穩,所以以前的花蓮輪沒能撐太久(我有坐過),藍色公路想起來很美,坐起來很暈很暈
2."一流":我們一直被不入流對待,怎麼爭得到那些個一流,就算這麼多一流都來了,他們會要在花蓮生根嗎?還是來來去去,那一流太多了,我們的運輸系統沒能應付
3,鐵路:回花蓮車位買不到,空位很多,尤其羅東以後(常坐火車的花蓮人都知道),去台北更少,要從羅東站到台北,當然太魯閣號沒有站票,但是更難買,尤其跟阿本團還有阿陸團搶位子阿
4.公路:我不曉得前一次蘇花"高"都評得過,為什麼更低好幾階的替,改道路要被人家講得好像花蓮人偷雞摸狗一樣, 到底是要用環保來提升施作的水準,不讓工程單位胡搞’還是反正政府要作的花蓮官員講的甚至被蠱惑的民眾講的都不對, 花蓮人在這次投縣長票時已經把自己對蘇花"高"的期待跟希望表露無遺,相當公投一般
5.飛機:腹地不足,這是花蓮機場的最大問題,所以無法停大型國際線飛機,運量當然不夠,看看google map她的擴充受限,除非民航局去征用軍方用地吧,要不請國家比照台中,台南的相對位置蓋幾個機場嘍!

花蓮有好山好水,想看,我要建議縣府多發行些DVD, 還是拉幾條視訊線路,讓大家付費觀賞,肯定會更珍惜

對於不是花蓮人且可能從小已經習慣於台灣西部有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網乃至於高鐵的交通網的人來說,多一條路、少一條路的差異不大。對於甚少在全國各地趴趴走的人絕大多數時間止固定在某個地區工作或生活來說,都沒有高速公路,也沒什麼感覺。
但便利的交通絕對不可能拉大城鄉差距,反倒是縮小城鄉差距。
若沒有高速公路和快速道路,桃竹苗、雲嘉南、高屏的發展絕對比現在更差,人口外移絕對比現在更嚴重。別說拿來蓋高速公路的錢可以投資在這些地區就可以如何如何,因為沒有便利的交通,人流、物流不通,金流也不可能打通。

若沒有高速公路,以往從台北走省道去新竹要開車多久?竹科還搞得起來嗎?有誰想在假日搭車四個小時從台北走台三線到龍潭的小人國和關西的六福村?

別笑,我們國小學校旅行,搭遊覽車從台北出發到石門水庫就是花了一整個上午。

既然花蓮要發展觀光,為何又怕人潮又怕錢潮?只要管理作得好,那怕錢潮和人潮破壞了環境?

墾丁的環境是否因為錢潮和人潮而破壞?珊瑚白化的問題和交通有必然的關係嗎?

就如同環保人士質疑一般民眾不懂環保,不懂得興建道路對於生態環境和動植物的影響;許多贊成蘇花高或蘇花改的民眾也一樣質疑環保人士,不懂得興建道路或不興建道路對花蓮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更何況,假如許多人以為五百億可以任意來使用,不用來興建蘇花改,就可以投資在地方建設,那我們也一樣可以說,就從台北市分五年抽掉五百億預算,蓋蘇花改,又有何不可?但問題卻不是這麼簡單啊!要花錢,簡單,地方政府自己舉債就可以了!但蘇花改或蘇花高,卻必須由中央政府來興建。

所以,當大家一再強調可以不蓋蘇花高或蘇花改時,也該好好想想,我們是否也可以拆除國道一號與三號。

樓上說得沒錯:沒有完善交通與資訊,也無法留住當地人才,以及活絡當地經濟。

現在土木技術大幅進步之下,以上這些問題將將一一克服,只是時間問題。但花東居民不會因此等待下去,請在場各位捫心自問:誰是真正的沉默者?為了辛勤的工作而無法參加捍衛花東居民生存權利的民眾才是真正的大多數,今天支持蘇花高興建的人數已是壓倒性的勝利。

今天花東居民對於蘇花高興建的利弊得失比起任何人思考還更清楚明瞭:眼前人口大量流失、貧富差距加大以及成本的增加,這件事將成為民生問題,這根本不是環保問題。

最後,今天民意如此之大,誰也不能阻撓花東居民堅定的意志力,誰也無法阻止花東地區對於蘇花高的需求,誰也無法改變花東居民改善生活權利的想法。此時反對也無濟於事,只有承認蘇花高,扮演監督者的角色才能成長茁壯。

「現在土木技術大幅進步之下,以上這些問題將將一一克服,只是時間問題。」

那樂生是怎麼裂的?

真是...看不下去...
~~~
老實說很不想發第二次言的...
因為我不想看到花蓮因為這種問題搞到自己人分裂...
花蓮人被當成三等居民已經很可憐了
~~~
我只是希望諸位支持興建蘇花高的人
真的別再把贊成的人當成「所有」的花蓮人
而且就我瞭解
別說台東人..就連花蓮本地很多的民眾(更別說花東以外一般民眾)
根本就搞不清楚這項議題的始末
甚至可以說都被與論牽著鼻子走
~~~
如果縣長真的很有自信的話
請把蘇花X從申請開路一直到現在迅速通過環評的始末
公佈給所有花蓮人知道
再把興建蘇花高前中後的各項優缺點詳列出來
在報章媒體說明、在公家機關、學校宣導
然後請第三公正方去作民調
相信結果會和你們想得很不一樣
~~~
別再把利用公權力、小米酒、利益綁架得來的「民意」
當作「所有花蓮人」的意思...

我覺得支持或反對都是選擇眾人表達意見的方式。

儘管如此,還是要就事論事,探討事情的做法,而不是一昧情緒上的發言,或做人身攻擊(敘述都和事實差距頗大),畢竟太多在網路上的留言者,其實都是相關利益團體,不斷利用匿名發言,雇用網軍,任意製造謠言,企圖混淆視聽。製造出許多在媒體上所看到的對立,或網路上的衝突,這些顯然有許多在有心人士的操作下製作出來的假象。而這些有心人士慣用的伎倆,就是抹黑,並且避免去做理性的探討,以製造環團與花蓮人對立的氛圍。

我本人也是花蓮人,目前在台北工作,但是不論是我在求學時,或是工作後,我所認識的花蓮人,多半不會對環團有如此強烈仇視的態度,畢竟花蓮人都是很珍惜自然環境的,也很不希望東部變成附屬品,所以像是廢水汙染問題,七星潭開發案,其實花蓮人和環團也都是站在同一陣線呼籲全民重視。

就算是這次蘇花事件和花蓮人的利益息息相關(花蓮游子特別多),但是環團(綠黨只是其中之一)或是一些學者,也都把蘇花公路等相關分析,不斷的分享出來,其立意不僅只是維護大自然,更是為了大眾福祉,如果我不是看了那些文章,我可能也會不明究裡的支持興建(畢竟這樣我回家也方便許多)

但是,就是因為我花了不少時間去看雙方的文章,也才讓我的理性戰勝感性,不再那麼急著回家,並且明白了,公路安全以及監督政府預算,以免圖利特定業者等相關問題的重要性。因為我可不希望蘇花替的龐大經費產生了排擠效應,反而阻礙了東部其他可能的發展,甚至因為不嚴謹的環評,使得未來工程狀況連連,不但預算飆高,工期也會延長,甚至建出另外一條危險道路,發生更大的慘劇。

更何況說的難聽點,蘇花替預估也要七年以上才能蓋好(上蒼保佑的話),而且就算蓋好了,五成以上仍是砂石車再開,砂石車問題沒有解決,安全一樣無法保障,更別說這七年間只有相關利益團體得到好處(蓋越久,拿越多)真正的花蓮人卻只能得到施工期間更糟糕的交通,以及更難爭取到中央資源的未來。

為什麼更快速又經濟的替代方案從來沒有被花蓮人納入考量,為什麼花蓮人只能有蘇花替一種選擇,為什麼不拿這些錢立刻補貼花蓮本地人搭乘飛機及火車的車資,不論免費或半價都好,直接降低花蓮運輸的經費,活絡花蓮觀光,也可以把這些預算為花蓮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這些究竟是花蓮人不要,還是縣長及相關利益團體不要)。

是誰讓花蓮人回家只剩一條危險的路,花蓮人不使用海運、空運、鐵路,最大的問題是在於便利性和價格,而非海運、鐵路和空運不是運輸的管道。若是要發展鐵路,除了班次增加之外,站點及支線是否也該列入考量(如同捷運帶動台北生活圈),海運及空運,接駁問題和價格問題,是否處理?海運、空運、鐵路、公路之間的串連,是不是比變更幾段道路,能夠產生更大的效益和效率,這些問題的答案還不明顯嗎?

我們都清楚花蓮這些年來最直接面臨的問題並不在於公路,而在於規畫和資源的不足,東南亞許多小島交通更不便,但是並不阻礙經濟發展,現在的縣長,卻用這種靠建設討好選民的做法,便宜行事,來為自己的政治鋪路,假如幾年後,蘇花替蓋好,花蓮經濟更糟,他好處都拿到了,到時一卸任,責任也可以推得一乾二淨,那花蓮因為蘇花替被剝奪的資源,以及更多相關的問題,甚至再次出了人命,又是誰來承擔,無疑的,是花蓮人,是全民,是未來的子孫。
hhttp://eastnews.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646:2&c...
http://dignews.udn.com/forum/post.jsp?news_id=5926898

最後,我寫這些話並不是針對任何人,因為網路上情緒化的留言太多了,也司空見慣,我只是想以一個小小花蓮人的身分,請求相關利益團體高抬貴手,不要再為了自己的私利,繼續用偏激的言論來破壞花蓮人的形象,撕裂花蓮人與環團,甚至是台灣其他地區人民的關係。也請求真正支持興建蘇花替,並且充分認定其必要性的的花蓮人還是言之有物一點好,不然讓人家誤會要支持建蘇花高的人都是沒品又不講理的人,不是適得其反?

若不清楚何謂相關利益團體,可參考荒野講師徐仁修的文章:
http://blog.udn.com/Elisa37/4571831

「現在土木技術大幅進步之下,以上這些問題將將一一克服,只是時間問題。」

超級鳥你還真敢講,人定勝天嗎?既然是時間問題,那就等著看啊。既然路都要蓋了,那就蓋得安安全全。這麼短時間內能獲得多少保證?

最討厭環保人士的論述是,他們反對的政策背後,都是財團在勾結、在欺騙、在動員,這是多麼自尊自大、高傲、無理、不能就事論事的心態

因為指涉財團、官商勾結這種論述,比較容易取得道德上的正當性。
以永續發展來論,環境、社會、經濟三者並重。
因此正正當當、扎扎實實的社會和經濟發展需求,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是並重的。
當然在許多例子裡面,財團或官商勾結主導的開發,並非社會與經濟發展所必須,而是只成就了少數人了利益,這種開發案即使不從環保的觀點去反對,而從社會公益的立場去反對,也是理所當然、理直氣壯。
但蘇花高、蘇花改,事實上與財團的利得僅只是開發後導致整體經濟發展的一小部分,畢竟無論是農業、工商業、服務業,許許多多與財團無關的花東居民,一樣能受惠。
但這或許對環保團體而言,是不可承受之重。因此一部份人就不斷刻意強調蘇花高或蘇花改是圖利財團,但即使不要蘇花高或蘇花改,而花五百億去改善鐵公路、航空或海運,這些更昂貴而可及性較低的運輸方式,難道就不更像是圖利財團?
至於一再強調蘇花高或蘇花改完工後會對花蓮的環境造成破壞,則更讓人摸不著頭腦,到底是怎麼個破壞法?純粹因為人潮導致垃圾量增加、廢污水增加這當然是很直接的,但除此之外難道對生態、地質還有更大規模的破壞?
花東的環境與生態確確實實需要保護,要讓花東的發展可長可久,不管發展的是觀光或其他產業,環境都一樣要保護的。但,這都不構成反對蘇花改或蘇花高的直接理由。
不然,若要擴大花蓮海運能量,要擴建花蓮港,就沒有對海岸線破壞的問題?
因為花蓮海運的季節性問題,政府要補貼業者,業者才有利可圖,難道就不會導致圖利財團的爭議?
當海空運輸能量擴增,一家四口人從花蓮來回台北光機票錢要一萬多元,政府都要補貼?一年可補貼幾次?這蘇花改的五百億,可以用多久呢?這不是做不到,而是根本不符合民眾的需求。
若環保團體和環保人士常是以何不食肉糜的心態或以醜化支持蘇花高與蘇花改的方式來正當化自己的訴求,這是無法獲得一般民眾的認同的。
還是請大家雙方彼此將心比心吧!

>>>花蓮上去抗議的人有多少是領走路工便當錢的<<<

以上這句最好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

台灣才多大?
為什麼要分什麼你我他?
對花蓮光復以南的民眾來說,
花蓮市對他們而言
豈不就像北、西部對花東而言一樣
...
那...那些個富里、玉里...住在山上的人
是否也該到縣政府抗議,
爭取一下是不是把門口、田埂前的產業道路
升級成省道?
...
當你們拼命爭取中央興建蘇花高時
有空...麻煩低頭照顧一下縣民們
要求也不多
只要馬路別再是永無止境的坑洞
公車準時一點、假日火車班次增加一些
最好是便宜一些...
反正就算蘇花X蓋好也是好幾年後的事情了
中間的日子還是要過嘛!您說是吧?
...
朋友中不時也有在討論蘇花高的議題
有人贊成有人反對有人無所謂
同樣的是
我們都是希望花蓮更好
只不過是對未來的看法不同、立場不同
並不是敵人
始終還是朋友一場
沒有必要為了這種事反目成仇
...
反對的像我
自然是因為喜歡花蓮這份悠閒寧靜的感覺
想賺錢、喜歡繁榮
那當初畢業留在西部就好了
何必回到花蓮?
當然,這只是我的想法
你可以不認同
但起碼尊重一下囉
...
而朋友裡因為這樣那樣原因而贊成蘇花X的
也希望是在公正的環境影響評估後
再來作興建的動作
而不是政客碰個面,下面最速件!
...
如果一時倉促強渡關山
就算不計時間金錢蓋成了
你們不怕...我怕啊..
...
我怕哪天回蘇州賣鴨蛋
老羅問我:「罰你下十八層地獄你服不服?」
我說:「何故?」
老羅說:「蘇花高走山事件活埋了上百人可有此事?」
我說:「是有此事,但路非我開,監工錢我也沒有領,
別說我不在管理單位任職,更別提那匆忙過關的環評
跟我連一個銅板兒的關係都沒有啊!」
老羅把臉一橫,旁邊的判官說:「開路的住B1、
監工住B4、管理單位住B7、環評上敷衍蓋章的下B9。」
我激動的問:「那為何我得下18樓?」
老羅兩眼一挑:「要是古時候嘛,罰罰貪官污吏就能結案,
誰叫你們是民主社會?投贊成票的不用說,你嘛!反對的不夠力,所以..」
判官接著道:「下去吧!別咭咭歪歪地,待個幾年就讓你喝孟婆湯,
過幾年又是一條漢子。其他人才慘啊!不止住的時間比你久,
還得投胎去那窮山惡水處、受那汲汲營利勾心之苦,生...不如死啊!」
我:「我..我..我冤啊!」
(本段純屬玩笑,希望永遠不會有雷同或巧合的事情發生...)
...
而..如果環評告訴我們從蘇澳到花蓮間
真的不適合興建高速公路等級的道路
那麼是不是應該儘快好好專注於以現有的牌
打出一場漂亮的牌局?
...
PS:樓上那位想知道我有幾分證據的人
不管您是想殺人滅口還是單純問問
我只能說..有30分..

我贊成蓋啊
更贊成硬蓋了以後真的因為地質關係出了大事情
花蓮人就不准在那邊哭麼一堆有的沒的
反正不理會環評報告上面的風險警示
死了也是剛好而已

拜託!道路公共工程上若發天災人禍,死傷者連中華民國從總統到乞丐,甚至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官民都有可能。甚至很努力於環境生態維護的人和官商合作體系中份子當然也潛在機會也相同。花蓮人不會是唯一的道路使用者,請不要因巨大交通工程潛在受益者的網路傭兵無理性之行為,以及資訊不足的附和者行為怪罪所有花蓮人。留言者更耽心此例一開,將來台灣的開發與環境保育,甚至國民安全的品檢機制將完全崩潰。

蘇花公路上的亡魂在哭泣

在這場辨論中,地質學者與環保人士站在反對方面,並非沒有正當理由。因為台灣地質脆弱,所以像是汐止基隆間的國道,即使連隧道都沒有,都可以崩山奪命,那麼憑什麼贊成建造蘇花高或蘇花改的人,就相信土木技術可以讓蘇花改比較安全?

蘇花高或蘇花改蓋好後,現有的蘇花要怎麼辦?既然是一條「沒救」又危險的路,是否應從此「封路」?不再修它?不然一旦任何民眾使用,它還是「高危險的」,不是嗎。

講到鐵路運貨問題,我以前的外籍主管告訴我,他們在歐洲用火車運貨是很普遍的,數十年前也曾經探詢政府與台鐵,是否可以合作鐵道貨運。但政府以台灣鐵道客運為主擋掉了。所以認為鐵路運輸不能運送農產品,那是侷限台灣經驗的看法。

以往媒體拼命攻擊陳X扁是民粹煽動高手,高喊台灣人出頭天來奪取權力。而這次蘇花改抗爭卻讓我見識到花蓮政客的民粹作風,就因為民氣可用,所以高喊安全回家就可以抹煞風險評估。靠著有人喪生了,群眾情緒激動,因而一切都可以合理化,媚俗的媒體與大師們卻噤聲了。

看完這些讓花東人更加支持蘇花改蘇花高蘇花替了
環台高速公路網儘速完成

來亂ㄉ你好ㄚ

我現在是高三生
蘇花X的議題大概是從國中的公民課開始接觸、討論
在我週遭的朋友之中,大部分都是反對興建的
不可否認,這和最開始接觸時,就是「反對」的意見有很大的關係
  
  
一直到高中,雖然大部分的人仍是反對興建
但是我漸漸聽到了一些「贊成」的聲音和想法
 
當初的我只是一味地堅持反對
一直想著要如何反駁對方的說法
 
前一陣子蘇花X的議題被拿出來炒作,大概就是在縣長選舉的時候
一直以為這些都只是口號,環評仍會一直擋著
直到這次的事件,算是我第一次看見「贊成」與「反對」之間的拔河
也讓我開始重新思考,究竟蘇花X的興建,我是站在什麼立場去「反對」或「贊成」?
  
  
以一個高中生的身分,基本上我們並不太能感受產業運輸和交通的不便,
所以事實上,我們也沒有任何立場可以去反駁那些人的想法,
可是對我來說,我之所以反對不再是因為當初老師站在講台上說著她的想法,
而是長得越大,對於政府的能力越來越沒有信心。
  
有人問:為什麼瑞士義大利可以蓋隧道,我們就不行?
在提出這問題的同時,我很好奇台灣有多少的能力可以做到像歐洲國家一樣?
最讓人憂心的當然是,在決策之前的工作到底做足的多少?
  
如果今天政府可以提出一個非常完備的報告,
告訴我們地質方面沒有問題,同時這條公路完成將會帶來多少商機、多大效益,不要只是一堆形容詞,而是有著「確切的數字」,
那我想說服力多少可以提高點吧?
  
更何況環評是在各界壓力之下通過,
這要不贊成興建的人如何安心?
  
至於「花蓮上去抗議的人有多少是領走路工便當錢的」這句話,
我同學的爸爸是花蓮的公務員,
被動員上台北,凌晨一點得去車站搭車,
我也有同學的爸爸是烹飪理事長之類的職務,
這些人都曾經被找過,
同時也從他們口中聽到「走路工」之類的事情,
  
不知道在哪裡看到這句話,
但我想在這場爭鬥之中,傅崑萁真的才是最大的贏家。
  
  
另外,我也認為無論對外道路如何,
至少在花蓮縣內的交通工具必須更加完善,
花蓮的公車班次少得可憐,
尖峰時段開小車,離峰時段又開大車,
又嫌說成本太高所以票價不斷上漲,
公車到的時間至少都要把站牌時刻加上十到十五分鐘,
有時候還會遇到司機態度很差,
無論對外如何,縣內交通真的很不方便。

我也是花蓮人,在其他網站上也寫過一些想法. 年紀大了,比較沒火氣,也比較會閃躲引爆火氣的論點. 而盡量想顯示客觀,像牆頭草吧...比較糟糕的說法!
基本上,我同意很多以上先進們的看法,這是一個被炒作起來的議題. 當然,它之所以有市場,就是因為花蓮民眾有這方面的需求. 回到基本點,就是所謂"安全開車回家的路". 那麼,很多人問,為何非開車不可呢? 也有先進羅列數字澄清那些誇張的傷亡數字......, 凡此種種,其實都對(又 變牆頭草啦...哈), 但是要正視的是民眾需要! 這種需要,要衡視分析投報率以及可用資源. 否則,例如花蓮人每戶一架飛機解決交通問題, 應該夠誇張顯示其不可行了吧! 怎樣能合理解決需要,現在已經被炒作成非得蓋一條更安全的路不可,而無視於砂石車橫行的危險,以及其他潛在性的環境破壞,以及在完工後的安全性及利益集團或政客的不當獲利等等...這都是被炒作後,無視其正當性,而我們老百姓所必須付出的慘痛代價!
現在路已經決定開了,不論結果如何,我們花蓮人已經先輸了一局! 以上的問題都沒澄清解決,就先向我寧靜美麗的家鄉開下一刀,砸下我們一毛都沾不到邊的工程經費....
我抗議! 不是抗議已經開始的施工, 而是抗議這樣被炒作而至的政治性霸凌的結果! 君不見,我可愛的鄉親竟然也發出像"我們未何不能像西部一樣", "通車以後就能像西部一樣便利以及帶來發展".....這不是向花蓮的最大天敵: 汙染,破壞,骯髒,擁擠等等發出邀請帖嗎? 而即使發出邀請,我絕對相信,受邀而來的絕對不是想像中的甜美果實,因為東部的特性無法等同於西部,但是卻拒絕不了上述的各項負面結果.
我抗議! 連道路通了以後的產業開發限制條款,以及整體的配套或預先性的計畫,這些通通都沒有,刀就要下了!
我的可憐鄉親們,怎會說出"要像西部一樣"這樣的期許呢? 看看國外例子,日本,美國等先進國家,有多少保護環境及生活幸福的城市實例,現在,我們已經輸了一局! 真的希望,有遠見的政治人物,不管是誰,能力挽狂瀾,在路通之後,依舊能保有我美麗的家鄉! 我當每日祈禱,希望,花蓮, 到未來幾十代,都還是一樣美麗!

放心石油存量不過只剩五十年。五十年後整個生活方式、交通方式、產業模式都將有我們現在想像不到(雖然只有五十年而以)的改變。加上台灣人口的負成長、產業對中國的依賴、經濟成長的停滯......即使蘇花改建成了,都無法改變這些更大的趨勢。花蓮絕對可以比現在更美麗。

我不是花蓮人,而且我是高鐵的受惠者。我很重視環保議題,但我卻無法避免地嘗到便利帶來的果實。蘇花改蓋與不蓋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它永遠只能用部分權益來換取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一個國家的政策只可能是零和,但在這場零和裡,我認為所有人該注意的議題反而是它背後究竟可以提出多少輔助性的措施來補救。就像環評也並非僅一味的阻止興建,而是你應該在何種條件下興建,或以限期方式改善,用極小損失將效益極大化。但重點是,若無法將環境損失極小化的情況下興建,將時間拉長來看,未來是否損失更多人命,投入更多修補經費,又或者來個"再次蘇花改"?這不是區區500億能解決的。一條道路的確可以打開人流物流及金流,但前提是本身有多少本錢可以創造這種流動?蘇花改絶對可以蓋,但其地區產業是否也該一併提升?如何提升?我不曉得花蓮政府在爭取興建公路時,是否也把整個花蓮營造的企畫給規劃進去?否則,一條道路最後有沒有可能只是落得返鄉探親圖個便利,而不是現在大家爭執的振興地區經濟發展這麼遠大的理想?最後重申,蓋與不蓋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但國家如何提出輔佐政策才是最終的重點。否則就如ECFA的實施,在缺乏對弱勢產業的積極輔導轉型政策下,又會有多少夕陽產業被斷送?

「而交通事故的主因又以人為因素為首,所以要消除蘇花公路的不安全,恐怕絕非蓋一條蘇花改就可以徹底解決的。」

這個結論似乎不太合理,因為道路型態與用路特性皆會左右駕駛行為,將本文「台9 線(蘇澳~崇德)交通事故主要肇事原因」中所列舉的事故項目與比例,與全台99年1至10月A1類事故統計資料相較(來源:http://www.moi.gov.tw/files/news_file/week9948.doc),各類事故主因所占之比例分別為(蘇花公路/ 全台):違反特定標誌(線)禁制(23.2 % / 3.61%)、逆向行駛(10.7 % / 2.77%)、未注意車前狀態(10.6 % / 18.9%)、違規超車(10.4 % / ?)以及酒醉(後)駕駛失控(6.9 % / 18.49%),數據顯示蘇花公路事故主因與全台道路事故主因有明顯的不同,表示蘇花公路的路型明顯地改變了用路人的駕駛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