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財團法人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
日 期:96年12月 3日 星期一 上午十點
地 點:育成基金會會議室 (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 319號三樓)
主 題:憨兒捐月薪資助育成籌建南港重殘養護中心記者會
流 程:
10:00—10:05 介紹與會來賓
10:05—10:15 簡介育成重殘養護中心
10:10—10:20 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憨媽」陳節如偕同「憨兒」昆霖致詞
10:15—10:20 永明發展中心學員軒軒捐款並致辭(家長與老師陪同)
10:20—10:25 弘愛發展中心學員Tony捐款並致詞(家長與老師陪同)
重度腦性麻痺的 19 歲軒軒,捐出一個月的薪水一百八十一元;學會掃地、清潔的憨兒 Tony,也捐出兩百多元薪水,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協助投入心智障礙者社福工作三十多年,從未領過一塊錢薪水的「憨媽」陳節如,完成籌建心智障礙者重殘養護中心的願望。
憨媽陳節如的心聲……
投入社會福利工作多年以來,週一到週五的行程與開會行程總是滿檔且忙碌,到了週末,不論在外面開會或參加活動的時間再忙,我都會想辦法趕回家,親自替昆霖洗個舒舒服服的澡,如果真的太忙無法及時返家,也會抽空打電話給昆霖的弟弟或姐姐,看誰有空就協助昆霖洗澡。
身為心智障礙者的母親,三十二年來,心中感到最痛的是,擔心孩子老了以後該怎麼辦?人都會老,我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重度身心障礙者邁入老年之後,往往面臨缺乏安養照顧機構照護的困境,成為家屬最掛念的心事。
容易被忽略的是,身心障礙者的老化程度比一般人更快、更嚴重,身障者大多在三十多歲開始,身體機能就已經呈現老化現象,健康情況日漸走下坡,需要更充裕且專業的照護人力,照護方法也與一般人有所不同,因此,更迫切需要一個專門照護老化身心障礙者的養護機構。
隨著年歲漸長,腦海中經常浮現一個想法,就是該如何讓昆霖享有品質的晚年生活?這也是許多身心障礙者家人最擔心的問題,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在去年,接下政府委託籌設南港重殘養護中心的重擔,希望為重度身心障礙者,打造一個具備專業照護品質,以及完善休閒生活空間的環境。
依據我們的初期規劃,南港重殘養護中心明年即將正式啟用,屆時可緩解數十個重殘家庭與身心障礙者,長期安養照護的迫切需求,但迄今仍極度欠缺籌建經費,希望社會大眾慷慨解囊、踴躍捐款,不論金額大小,您的愛心捐助將可與育成基金會共同努力,為台灣的身心障礙者打造一個,享有品質與尊嚴的生活環境。
捐款者一 19 歲的軒軒( 永明發展中心)
「當我從軒軒的聯絡簿收到中心發給他的第一筆薪水時,雖然只有區區的兩百七十九元,卻讓我高興的手舞足蹈,連忙打電話告訴軒軒爸爸,那種心情,比得到一百萬大獎更令人興奮。」林阿捐笑盈盈的說。軒軒是林阿娟的二女兒,出生時一切正常,卻因出生第三天不明原因的停止呼吸,造成腦部受傷,成為極重度的腦性麻痺患者,肢體、智力都有極大障礙,語言表達亦有困難。
最近獲悉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因缺乏籌建南港重殘養護中心的經費傷透腦筋,林阿娟說,經與軒軒商量後,軒軒同意將第三個月的薪水一百八十一元,捐給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雖然金額不多,卻是軒軒自助助人、回饋社會的心意,盼能拋磚引玉,激起更多民眾的善心,正視心智障礙者老化後的安養問題,共襄盛舉、踴躍捐輸,使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早日募足籌建南港重殘養護中心的經費。
捐款者二 27 歲的Tony( 弘愛發展中心)
今年27歲的 Tony出生於美國,隨同父母返台, 18歲時進入台北市弘愛服務中心,目前週一至週五住在弘愛中心接受服務,家人於週末接回同住。 Tony的母親,是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賴光蘭,賴光蘭強調:「獲悉 Tony是心智障礙者之後,我們就『認』了,沒想到 Tony 學會清掃,有了工作,每個月還可以賺兩百多元,今天 Tony捐出薪水、自助助人,希望可以幫助育成基金會興建重殘養護中心」。
…………………………………………………………………………………………
新聞聯絡人:執行長 賴光蘭 0911-221-451
宣廣組 沈怡伶 0935-008-360
周富美 0922-366-501
回應
Re: 憨兒捐月薪資助育成籌建南港重殘養護中心記者會
喔,越來越愛苦勞了,連這訊息都可放,不愧是社會公器!
有預感,以後苦勞會有專屬社福記者喔。^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