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價值 ─ 論吉洋人工湖

2004/09/09
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主任

  今天沿著南二高旗山支線上俯看著預定地,下了高速公路右轉越過了美濃溪,沿著台三線轉入台糖的手巾寮農場,農場破舊的小辦公室上了鎖,問了來載水的工人,為什麼沒人?因為禮拜六了,他們是上、下班制。

  會再度來到這裡,是因為要求政府重新評估吉洋人工湖的運動陷入苦戰。

  吉洋人工湖不像山地的水壩般,對環境的立即性破壞性那麼顯而易見。

  預定地是台糖的幾個農場,只要台糖點頭,就沒有土地的徵收的問題;

  人工湖將開挖700公頃,每天可供水34萬噸,解決不斷擴張的南科、大高雄地區的工業用水問題;

  人工湖向下挖深12公尺,可取得砂石6,500萬噸,開工後7年之間,可穩定供應南部的砂石供給;

  人工湖完成後,據說可帶動地方發展觀光,

  於是當局聲稱這是一個三贏的政策。

  我們提出了許多的技術上的反對理由,例如:這裡的地下水位高,一挖下去就是地下水,如此不等於將700公頃的地下水層全暴露?在枯水期相當於直接使用地下水?但是開發單位說,這樣叫做地面水、地下水聯合運用!

  我們說漫長的工期,每分鐘高達4車次的砂石車,將嚴重衝突當地的生活品質與安全,開發單位就說,我們有周全的車道規畫,會避免行經村落。

  我們提出占地700公頃的大湖,每天卻只能供水34萬公噸,與日治時代的竹子門水力發電廠、林邊溪的二峰圳等水利工程相較而明顯效益太差,開發單位則含混帶過,與歷來的各種開發案相同,永遠是替代方案不可行,三言兩語便帶過。

  我們質疑,高高屏的雨季從5月至9月,不過短短的150天,其餘的210天,便是漫長的乾季,以這樣的條件,根本沒有條件發展高耗水的工業!

  我們批判政府不斷開發水源,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然後以低廉的水價提供資本家,不符合社會公平正義;我們批判無止境追求經濟成長,無限量向環境要水的產業政策。

  但是,執政者很清楚告訴我們,這些理由無法使他們讓步。總而言之,產業政策非民間所能置喙,所有技術上、施工上的衝擊,則都是可以解決的。

  過去,反美濃水庫的運動,即使握著大壩安全堪虞、破壞黃蝶翠谷生態等反對的理由,但真正讓水庫停建的不是理性的辯論,而是靠著美濃人的意志,不斷的動員阻擋預算;同時靠著選票的誘因,執政者的政治承諾而暫停下來。

  我腦中不斷思索著環境運動的該怎麼走。

  開著車緩慢地走在手巾寮農場的礫石道路上,A區主要是香蕉園、休耕狀態下的玉米田;B區主要是玉米田,部分的稻田,C區、D區有較多廢耕地,少部分的西瓜田。

  一路上成群的麻雀、紅鳩在這一大片休耕的土地上覓食,因為人躲在車上的緣故,得以看到喜好隱密的番鵑站立在近距離的玉米上;圓圓小小、尾羽超短的棕三趾鶉則神經兮兮的走在礫石路上,時而躲入草叢,時而復出於小徑,紅冠水雞一家子在靠近水圳旁悠閒的啄食。這裡粗放的耕作型態,讓土地供養著這些平凡的野生動物。

  這裡的確沒有珍稀的野生動植物,可以當做反對運動的明星代言人;

  因為平地水庫沒有崩壩的危險,所以對加總不過數千人的居民來說,不會是生死存亡之戰;

  在經建單位眼中,相較於開發人工湖供水給高科技產業,維持農作的型態顯得沒有現實的利益。

  我凝視著這片廣大的沖積平原,想像著他從佈滿甜根子草的草萊之地,充滿瘴癘之氣的溼地,爾後美濃客家人進駐,日本人設置三五農場,苗栗等北部客家人及附近的福佬人被召募拓墾,獅子頭圳第三支線、第二支線、吉洋溪由北而南橫亙在手巾寮農場,甘蔗成為這裡的主要作物,然後日治時代結束,台糖接管。

  糖業沒落後的農場土地,雖然有著較多樣的作物,以及與此耕作型態共存的野生動植物,然而,農墾早已徹底改變了天然的生態系。未來,如果政府執意推動吉洋人工湖,700公頃的土地,地平線將向下降12公尺,只剩下蓄水的功能,人類就這樣一路把原本生命繽紛的大地,改造為無生命、機械化的土地。

  姑且不論這個儲水方案的技術問題,

  我們只問,難道土地只有能換算成可見的6500萬立方公尺的砂石利益?只有每天供應34萬公噸水的機械化功能?

  沒有別的嗎?這是土地的悲歌,亦或人類的一條不歸路?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

回應

做水庫來眝水永遠是錯的政策,問題出在現山上開發爛墾過度,造成高地沒涵養水,低處哪會有水可用,去看看日據時代日本人發表的書籍,就已研究的透徹,只是現今政府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管太多,法令多如牛毛,執行不力做做樣子,想想民國50年前後山上下大雨,平地要幾天後才能看到水下來,現今呢?幾小時後就洪水傾瀉而下,大家想想山的涵養功能都不見了,當然後續的工程工作就多了,這利益就多了,既得利益者會放棄嗎?建水庫都是在為這些罷了,當今政府有誰在永續經營這塊土地?反正搞爛了這塊土地,他們也賺飽了,到時就到國外當寓公,管你人民死活.
其實我的看法,可在河床上,依河床落差來定要挖多深多大的蓄水池,看看高屏溪,老濃溪,隘寮溪,楠梓仙溪總共可挖多少蓄水池,而這些水池當洪水來臨時可當緩衝,又挖出來的砂石何其多,政府又可增加多大的收入,這樣不就可保住良田千萬,未來全世界在搶水資源,糧食時不就會減低衝擊.
最重要的還是政府要把山林建起來,杉林溪那些挺拔的杉木誰種的-日本人種的,光復後到現在政府有像那樣的種出那樣的林木嗎?從高雄做飛機到台北, 從高空往下看山脈像什麼樣?看了讓人心在滴血,再看日本,外國的山林-古木參天,更讓人覺得這裡不像個國家,更像那些不是人在管理的豬圈.這該怨可能是我上輩子做得太差,這輩子該來這裡受苦吧!
阿彌陀佛,天佑台灣!

當年民進黨執政時期就已經提出台灣湖的計畫
當年被泛藍封殺
現在偷偷搞一個縮小版的台灣湖
令人火大

好的政策只要是綠的提出
就無理的杯葛
改朝換代後
再偷偷跟著做
反正天大的醜聞至多只能吵幾個星期的版面
何況是這種沒甚麼新聞性的事情

這就是台灣的淒涼
政治凌駕一切
黨的立場就是名嘴的立場
名嘴的立場就是該種顏色選民的立場

台灣為甚麼要民主?
民主只創造了一大票精神渙散愛國心低落
的人 而這些人跟未民主化前的思維差不多
就是遵從黨意
既然這樣
台灣需要的是精英民主或君主制才對

應該只有博士以上學歷 十四職等的公務員 或
曾在外國任院士 部長 總統或總理而歸化者
才擁有選舉與被選舉權
給一堆素質低的人投票有甚麼意義?
他們懂甚麼?
最後也只選的出羅福助吳健保這種人

再者君主制只要君主有才能
也能讓國家蒸蒸日上
譬如汶萊
所以我們只要控制好君主的來源就好了
與其選議員 不如選國王
每十年選一次國王
全國的官員都恢復派任
讓剛畢業的博士生從里長幹起
然後治績優秀的 可以升鄉鎮市長
鄉鎮市長治績優秀的可以升縣市區長
顯示區治績優秀的可以升省長直轄市長
這樣一層一層遴選出來
必定地方官都是最優秀的人物
而不是最會選舉的樁腳王
他們也不用跟任何地方勢力妥協
這樣我們吏治才有澄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