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兼具勞工身分者聯合記者會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0/06/02
資料來源: 

請還給「公務員兼具勞工身分者」一個明確的身分

經濟部所屬四家國營企業之工會:台灣電力工會、台灣石油工會、台灣自來水產業工會、台糖公司產業工會聯合會,定於六月二日上午十時,聯合到立法院、監察院發聲抗議,四大工會強烈要求行政院經濟部依法為國營事業員工正名,期待政府能給一個合法的身分。不願繼續當個身份不明的法律棄嬰,更期盼社會不再誤解國營事業員工。

經濟部所屬之員工,委屈求全將近五十年,默默承受被政府部門遺棄的悲哀,無法獲得社會的體諒,更被當成政府在經濟蕭條時的替罪羔羊,刻意將國營事業員工推上火線,長久以來,國營事業工會在忍無可忍,退無可退的絕路上,痛定思痛,必須向全國大眾說清楚講明白,更期盼釐清過去被無情扣上帽子的誤導,以正視聽。

我們只有一個卑微的請求, 給我們一個合法的身分!

我們必須強調,經濟部所轄的國營企業員工,絕非貪婪之徒,更非如自由時報所報導,只圖好處,在媒體失衡的報導下,國營企業的員工,每每皆成為過街老鼠,多年來,我們除了背負名聲責任之外,更被行政部門視為禁臠,為了國營公司的永續經營,為了往後進用員工能在單一的制度下工作,我們有權利也有義務,站上火線,爭取身分與正名。

請社會正視經濟部所轄屬的國營企業是一群被摒棄在正常法規之外的棄嬰,更是一群48年來被政府遺忘的「試行制度」下的孤兒。

我們決不在乎公保或是勞保, 我們更不在乎公務員或勞工!

民國79年大法官釋字第270號解釋文早已揭示:「公營事業人員之任用及退休,關係此等人員之權利義務,仍應從速以法律定之。」但20年過去,經濟部卻漠視大法官解釋令,相關法律至今仍未訂定,該等人員因為身分定位的問題,依然沒有適當的法律保障,成為畸型制度下的法律孤兒。

我們必須沉痛的呼籲「請給我們一個明確的身分,不管公務員或勞工身分。」我們更期盼盡速結束「試行48年的職位分類制度」。

----------------------------------- 台灣電力工會、台灣石油工會、台灣自來水產業工會、台糖公司產業工會聯合會 新聞聯絡人:台電工會秘書長潘興中 0972-177-688 集合時間:99年6月2日上午9:00 地點:立法院濟南路群賢樓大門口

主題: 
活動日期: 
2010/06/02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

回應

工會ㄧ定要加油:
1.被污名化到這重程度我們忍無可忍。
2.我們那麼多人比不上一個白冰冰,可悲。
3.我們要更團結逼政府盡速處裡。
4.否則選票回應這無能政府。

中油100年度,人事費245億元,包括薪資、各種獎金、津貼、退休金提撥、人員保險,中油員工14772人,每人平均165.8萬元。 這14772人都有穩定的工作(想想看不會被裁員多好) ,都不會爆肝,每人營收遠遠不如台塑石化,每人人事成本卻遠遠超過私人企業勞工。
中油每人人事費高高在上,績效遠不如人,至少員工學歷很高吧,不,即使董事長也只是碩士,大學唸的還是下段班的中原大學。這些人能大佔國人便宜,主要是國民黨政府極力照顧的結果,跟學歷關係不大,跟貢獻更是無關。除了中油,台灣數十萬國營企業員工可能普遍都在大佔國人便宜。
台灣私人企業勞工若不含加班,月薪2萬之內的多的是,月薪3萬之內的應該佔私人企業勞工一半以上,在台灣同樣的付出,所得可能天差地別,世界上像台灣這麼不公正的國家一定很少。

世界上很少企業像台灣一樣
國營企業限制東、限制西
要嘛就變成公務人員 ~ 限制就無話可說
要嘛就完全100%民營化 ~ 這樣才可跟台塑石化有拚的本錢,不然怎麼拚....

一下凍漲,一下要補貼有的沒有的立委、運匠、燃料油又要全台穩地供應不能漲價(買高賣低),全台加油站高山、偏遠地區、離島全都要設點.....,台塑石化用的水又便宜又無限制的取求浪費,動力來源使用高汙染燃煤不使用價格高的燃氣、天然氣.......等
以上台塑石化能像中油一樣有國家責任在嗎?
企業化(台塑石化)和國營(中油)經營思維不一樣的.....
不然2003年全球最大石化集團艾克森美孚(Exxon Mobil)來台兩年,50座加油站最後也是拍拍屁股走人? 為什麼? 沒利潤在阿! 至於台塑石化呢?當初王永慶還誇口便宜中油油價1/3! 結果呢? 拿了政府給予的好處,有回饋給台灣人嗎?

別被民粹洗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