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2019.10.11(五)下午2時正
地點: 台灣北社會議室(台北市青島東路5號2樓之2)
主 持 人:張葉森社長
出席者:
台灣北社社長
李川信
台灣南社前社長
張復聚
一邊一國行動黨召集人
楊其文
台灣客社副社長
陳彩仁
台灣中社祕書長
董建宏
台灣北社秘書長
潘威佑
10月7日台美首屆「太平洋對話」中,專程來台參加的美國務院副助卿孫曉雅表示:「我今天在這邊,是代表川普總統與國務卿(龐畢歐)…」,稱讚台灣在全球面臨迫切挑戰的時候,是可信賴夥伴,也是世界和太平洋區域的良善力量。台美在太平洋區域有共享價值,美國會堅定支持和深化與台灣的邦誼。
回溯2016年川普初當選美國總統時,即以「台灣總統」 稱呼我們的蔡英文總統,其後一連串以大幅度的實際行動和法規友台、助台,不勝枚舉。正如同外交部長吳釗燮所稱:「現在是40年來台美關係最佳的時候」。並且可以期待雙邊關係還可持續提升。
但是,在此台美關係持續大幅提升之際,中國對台灣和全世界文攻武嚇卻是變本加厲,除加強對台灣的內部滲透,9月底連拔台灣二友邦,南海/日本海域和美日巡弋軍艦幾進擦槍走火,台灣國家安全內外交逼;對香港「二次回歸」施壓加劇加快,宣稱「沒有一國二制,只有一國一制」,從「送中」到「反蒙面」,以越來越殘暴血腥手段對付港人的示威抗議,中國解放軍早已直接介入!凡此種種,台灣社會各界領袖都有責任共同尋求對抗中國,捍衛台灣國家安全的有效措施,絕不可短視近利,裝聾作啞,視而不見。
現在,世界各大國如日本、德國,紛紛對台灣伸出友誼之手,台灣的國家獨立主權地位開始受到正面對待,協助台灣重回國際社會已成趨勢,可說是台灣亟待多年的最友善、最有利的氛圍。國內各政黨應當一同把握這個難得機運,拋棄目前因選舉產生的無端惡意攻訐。緊密團結,合作抗中護台,讓台灣進化成為一個真正的政黨國家,攜手共促和確立台灣獨立國家的地位。
回應
施正鋒質疑獨派 到底要什麼
施正鋒質疑獨派 到底要什麼
2021-02-25 中國時報 曾薏蘋
獨派指國民黨是加害者,前總統馬英九從未公開為228事件道歉。但馬英九一直都有道歉。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昨天表示,這是要鞭屍,或是加害者後代不能做軍公教?這些人(獨派)到底要什麼?
民進黨已再度執政,施正鋒說,知道真相才能和解,現在看來還不能和解,是否意味民進黨執政後所做的調查報告,家屬都不能接受?他說,台灣要有前途,至少2300萬人要和平相處,因為大家是生命共同體。228一直無法取得和解,也是因為有些人想藉此政治圖利。
2017年國史館「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新書發表會,證明蔣介石必須負最大責任,且「鐵證如山」。施正鋒說,馬英九有做一些努力,但有些家屬認為馬英九做不夠。既然如此,各界是不是應該坐下來討論該如何做?
他認為,藍綠執政下的國史館都有政黨立場,這是讓大家無法信任的原因,既然有人認為228應該成為台灣人集體面對的記憶,而非只有受難家屬或加害者,那為何不找一位談話語氣和平,且又是宗教、政治界有份量的人,例如前副總統陳建仁來負責?
施正鋒表示,目前的國史館、蔡英文總統身邊從事調查的這些人,很多都是當時在國民黨時代被壓迫的本省人,所以對外省人相當仇視。研究台灣史的人,大部分是親綠學者,難怪做出的調查,一樣不被信任。
取信於社會是大家必須共同承擔的責任
取信於社會是大家必須共同承擔的責任
2019-08-19 民報 施正鋒
一個真正的本土政黨,如果真的想要確保台灣的主權獨立,就必須想盡辦法讓國際社會接受我們台灣,而非抱緊跟中共競爭中國正統的中華民國。身為執政黨的民進黨,一方面高喊「抗中保台」口號,自己黨中央的秘書長卻又指控「制憲正名」會分裂社會,這些人要不是口是心非、就是精神分裂。更令人困惑的是,那些所謂的大老們怎麼一句話都不吭?
我們可以理解,政客為了權力及利益,他們可以不顧國家前途定位的大是大非。既然高舉「清廉、勤政、愛鄉土」,竟然被財團供養。地球公民基金會先前指出,在收受水泥業政治獻金的44名立委當中,竟然有4人剛好是要審《礦業法》修法的經濟委員會成員,包括陳明文、孔文吉、邱志偉及蕭美琴。即使宣稱完全合法,如果說沒有護航,很難相信。
對於一些人來說,選前講一堆好聽的口號,或許只是為了騙選票,特別是把自己跟台灣主權綁在一起所謂的本土政黨。有良心的立委被處理掉,多數的人不講話,最常見的藉口則是等到更周延再說,也就是維持黑洞般的現狀,那是蛇鼠一窩。可見,對他們來說,政見都是參考用的,選上了只會廉價地道歉,其實就是一種消費,我們的票還可以投得下去嗎?
不管政客、學者還是社會運動者,做人的起碼道理是一旦答應了要盡力去履行諾言,否則就跟臨陣退卻一樣糟糕。我們除了必須堅持自己的理念,還要讓社會上更多的人因為信任而能認同、願意為共同的目標來努力。因此,這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賽,絕對不是為了明年的選舉而已,不要為了一時的孤寂而焦慮;要先問自己,究竟能為運動奉獻什麼?
上回民進黨執政朝小野大,還有藉口。這回小英全面執政,竟然連人民的公投也實質廢了。既然背叛理念,面對選民唾棄,失敗主義者卻只會嚷嚷「這是台灣最後一次選總統」、聲嘶力竭鬼叫什麼「芒果乾」,相當沒有志氣,大家為什麼還要繼續支持?那種雙頭蛇,沒有什麼好期待的。那些違背良心的政客跟社團,就讓人民丟入歷史的灰燼吧!
喜樂島聯盟努力的方向是「翠青」,讓大家「歡喜快樂」去投票,除了要「反中國併吞、正名台灣國、制訂新憲法、加入聯合國」,也要「致力司法改革、堅守公平正義、推動族群平等、建構均富經濟」。我們對民進黨政府相當有意見,會自己推總統,不是「反英」,而是小英打壓「東奧正名」、實質沒收「人民公投權」、懼怕「制憲正名」、反對「獨立建國」。
感謝大家的關心,我們目前緊鑼密鼓、升火待發,一切按照既定時程進行,希望能讓障礙降到最低。用兵看主將,作戰講出奇;尤其是虎視眈眈下,屏氣凝神拉弓之際,切忌亂箭早射,就讓對手去焦慮。目前的工作重點是強化支持者的向心力,大家分頭在各自崗位去努力,生火待發、眾志成城。
先進民主國家的政黨不講求黨員人數,而是如何將社會上的支持擴張到最大,因此不走傳統的組織動員,而是強化支持者的向心力。當下,我們每個人應該積極規劃,到底如何取信於親戚、朋友跟同學,拜託連署參選總統的入場券二十八萬,這是必須共同承擔的責任。路遙知馬力,大家一起努力。
最後,分享牽手對我的勉勵:「沒有這麼複雜,複雜的頭腦留給建構國家用。現在的工作僅是找回1970年代後期的黨外精神。民X黨草創的良善、正義、與民共處的初衷,這些正是當今民X黨諸公婆早已忘記的作為或從不曾顯現在他們的認知中,就讓一群還記得、願意奉獻的人幫大家找回吧!」
大陆社媒“小红书”走红 挑战台湾年轻人主体意识
大陆社媒“小红书”走红 挑战台湾年轻人主体意识
2021-05-05 联合早报 温伟中/联合早报台北特派员
强打生活与消费资讯的中国大陆社交媒体“小红书”在台湾中学生群体走红,两岸年轻人一起追星、爱美、分享好康,掀起担忧“天然独”变“潜在统”的热议。
受访学者向本报指出,相比通过外交喊话和军机绕台来“反独促统”,年轻人交流生活与时尚信息,更能拉近心理距离。虽然“亲中”未必等于“倾统”,但两岸虚拟生活圈将挑战年轻人的台湾主体意识。
“小红书”是综合网购、短视频的社交平台,成立八年,拥有超过3亿用户。许多网红和明星纷纷搭上顺风车,通过直播带货、分享产品评测、介绍旅游景点,吸引广告商赞助。许多网友除了搜寻和追踪有兴趣的分类内容,也热络交流生活心得、分享追星追剧感想。
台湾《中国时报》昨天转载文章指出,台湾被称为“天然独”的年轻世代,在大陆软实力提升的影响下,已出现一批潜在倾向统一的“小红书世代”。
综合台媒报道,许多中学生下载“小红书”手机应用,为方便搜索而学用简体字,跟着使用大陆用词如“立马”“颜值”和“学霸”。主张台独的台湾基进台南党部新闻部主任刘恒溦因此认为,这是一种“文化统战”和渗透,当台湾人习惯跟大陆人使用同样语言和生活方式后,中共未来将“不用一颗子弹就统一台湾”。
不过,致理科技大学国贸系副教授张弘远向《联合早报》指出,文化价值超越政治意识形态,两岸的对抗不必强加在年轻人身上。“政治无法切割两岸的文化联系。不必带着反中和统战的有色眼镜来看待两岸年轻人的消费选择和文化生活,而认定对岸的美好都是虚假的。好东西必然会吸引人。对衣食住行、流行文化的品味和感动,应该是互通的。不妨让这一代庶民文化的使用者和体验者,经过时间的筛选,找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经典。”
研究中国大陆和国际贸易、去年底就关注“小红书”现象的张弘远分析,大陆的抖音和小红书等短视频社交平台,正创造出全球最先进的商业模式。“它是让孤立的年轻人找到彼此,让原子化个体找到庞大同温层的次文化,也让商家从小众市场进入到分众和大众市场。”
他认为,台湾通过教育改革和反中意识塑造的“天然独”,是缺乏现实基础的假命题。“实际上那是建立在放大恐惧、大陆压迫和年轻人反弹的‘加工独’。如今两岸年轻人通过虚拟生活圈交流,有望拉近心理距离,重寻彼此历史和文化的联系。但两岸目前面对仇台和反中的恶意螺旋,兄弟之邦变敌我矛盾,令亲者痛、仇者快。两岸需要时间解决各自的发展问题,更需要智慧来面对彼此的差异,才能开创出互不排斥的两岸新格局。”
铭传大学广播电视学系主任杜圣聪则向本报指出,年轻人必然会把政治和经济社会活动脱钩。但长期来看,小红书确实可能挑战年轻人的台湾主体意识,只是目前“量能还不足”。“从传播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涵化的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质变’。好比下围棋,大陆在政治和经济生活各领域,正对台湾形成合围之势,进行围点打援。如果民进党政府的操作再出问题,包括藻礁和黑道风暴处理不当,就可能在国家认同和台湾主体意识上失去年轻人的拥护,甚至走下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