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視記者:電視新聞置入 一則賣10萬

2011/01/11

Watch live video from Newtalk 直播頻道 on Justin.tv

Watch live video from Newtalk 直播頻道 on Justin.tv

新頭殼newtalk 2011.01.11 楊宗興/台北報導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台灣新聞記者協會今天上午在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舉辦座談會,邀請前新聞工作者黃哲斌、劉蕙苓、以及現任中國時報執行副總編輯張景為,針對置入性行銷發表自己的看法。曾在中國電視公司服務的劉蕙苓,向在場學生揭露電視新聞的價碼,一則90秒的電視新聞約10萬元,還可以買1送1、買1送2,讓現場學生感到驚訝。

在這次反置入浪潮中開了第一槍的前中國時報記者黃哲斌表示,他的訴求很單純,就是「新聞歸新聞、廣告歸廣告」,兩者要有明確的區分。他也說,自己雖然是這場「業配人生」的男主角,不過由於公民團體的努力和輿論的支持,他覺得他的「業配人生」應該先下檔,他會以公民的角色繼續支持反業配的工作。

這陣子跑了16所大專院校演講宣傳理念的黃哲斌說,中國時報的置入性行銷雖然不是最嚴重,但是所造成內部的震盪與衝擊不可謂不大。他指出,以往業配的版面不會出現在頭5版的重點新聞中,但這幾年逐漸往前推進,而讀者卻渾然不覺自己在看得已經是廣告,而不是新聞。另外,記者因為置入的嚴重淪為業務員,黃哲斌說:「有些記者甚至在面對受訪對象時,不知該先拉廣告,還是先跑新聞」。

曾在中國電視公司服務的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教授劉蕙苓表示,電視媒體最早開始業配的制度化,所謂的置入性行銷細分為專案和業配,專案就是業主直接付錢製作的新聞,其中80%來自政府單位的標案;有些標案會附帶一些配合條款,像是機動報導項目就是在該部會有臨時性的新聞需求時,電視台就必須配合派記者去採訪,讓機關有澄清、危機處理的機會。

劉蕙苓說,80%的業配來自商業廣告,新聞部是支援性質來配合業務部,所以產生三種等級的支援單:A單是必採必播,也就是說一定要派人去,而且記者一定要發稿;B單是必採不必播,對方可能是廣告大客戶,所以一定要派人去,但因為沒有直接付錢所以不一定要發稿;至於C單則是不採不播但要去,也就是說可以派攝影助理去意思一下,不需發稿。

劉蕙苓指出,在電子媒體的置入狂潮下,每條新聞都可以秤斤論兩賣,而且還有促銷方案。電視台一則新聞大約10萬元,還有買1送1、買1送2的優惠,就是買1則主要時段的新聞,附贈1則或2則冷門時段的新聞;一則10分鐘的專題報導則是15到20萬的價碼,有些還附贈一則90秒的新聞。至於SNG和畫面下方的跑馬字幕也都是贈品的選項。

劉蕙苓的說明讓在場學生大開眼界,原來新聞可以這樣賣。她對新聞淪為商品感到痛心,當她以中階主管的身分被賦予一定額度的業配量,而她自認居然配合的還不錯,羞愧的劉蕙苓毅然決定離開第一線的新聞工作,投身新聞教育的領域。

中國時報總執行副編輯張景為先為中時喊冤,他說雖然開第一槍的黃哲斌曾任中時,但黃哲斌也承認中時並非置入最嚴重的媒體,只是因為中時自由風格讓中時人以敢言著稱,往往讓人誤認為中時問題嚴重。張景為笑稱:「黃哲斌乘著噴射機離開,現在卻架著轟炸機回來」。

張景為不同意稱置入性行銷是在「掏你口袋、買你腦袋」的說法,他覺得業配不見得會達到洗腦的效果。他也試圖釐清,買新聞不等於買記者、買新聞不等於買媒體,但他也承認業配風氣長此以往確實有可能影響到媒體的自主。

不過張景為指出,由於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和輿論開始關注置入性行銷的問題,所以現在也出現一些本末倒置的怪像;比如說有些並非置入的新聞由於會報導到企業,索性連企業名稱都不敢播出,就是怕被人當成置入新聞。

張景為同意應該要在業配這類「付費新聞」中,明確標示出他是付費的,與真正的新聞有所區別。不過張景為也強調,並非所有業配都是廣告、都不真實,有些資訊傳播、公益性質的新聞,它就是屬於這種付費報導的新聞,但這種新聞是無害的,並不會有洗腦的問題。

黃哲斌指出,雖然現在立法院已經在討論要將「反置入條款」列入《預算法》裡,但其實還有很多法規都應該配合列入「反置入條款」,像是《公務員服務法》、《廣播電視法》等。

黃哲斌認為,除了法律面,媒體自己的自律也是遏止業配的手段,他提到「白曉燕綁架案」時,各媒體就曾有過報導方針上的共識,所以這種自律其實是可行的。張景為也認為媒體的自律公約是可以先做的,他說如果媒體界能夠討論出一個「共信共守」的自律原則,他相信能有效改善置入性行銷的狀況。

卓新獎基金會執行長邱家宜當場建議,下次是否可以邀請各媒體主管來開一場圓桌論壇,討論一個大家都能夠遵守的自律守則,透過自律來阻止業配進一步侵蝕台灣的新聞專業。

影片為卓新論壇與台灣記協充電講座--置入性行銷對新聞工作的影響的座談內容。

臉書討論

回應

白批綠媒分化造謠 替執政黨搞敵人
2024-10-09 中國時報 楊亞璇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揭露,民進黨執政8年多來,政府標案集中三立、民視。民眾黨立委林國成8日批評,民進黨就是利用深綠媒體在分化、造謠;白委張啓楷也說,民進黨過去主張黨政軍退出媒體,結果現在「黨政軍就是媒體」,連行政院長卓榮泰對此現象也不贊同,但「別只用嘴巴講,應將標準訂出來」。
北檢偵辦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京華城案,特定媒體均能取得檢方辦案「獨家進度」,接著政論節目再據此討論。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痛批,「黨檢媒」一體,操弄輿論。
林國成昨說,三立、民視的節目就是民進黨黨版內容,造謠分化台灣人。民進黨如果要開始「搞敵人」,都是從這幾家電視台開始發動。民進黨稱「黨政軍退出媒體」,請問真的有退出嗎?他表示,問題就是出在這些標案都用最有利標,再加上王鴻薇將資料整理出來,事實可以證明,不需要再狡辯了。「民進黨就是利用深綠媒體,在分化台灣、造謠」。
林國成指出,為什麼政府的案子每次都是特定媒體、都是綠媒才標得到,比較中性的媒體標不到?民眾黨為此修《廣電法》,第一、股東明確、透明化,第二、標到政府的案子要上網公開,以後標到政府的案子要公開透明。
「人民納稅錢都只給幫民進黨講話的媒體!」民眾黨立委張啓楷感嘆,民進黨過去批評黨政軍退出媒體,結果現在黨政軍就是媒體,且過度集中在特定媒體。明年預算一定要大砍,每個機關應明定廠商標案與金額限制,例如要訂出1家不能超出某個金額標準。
他強調,卓榮泰自己都認為過度集中不好,但這不是用嘴巴講,應該付諸行動制度化。

報格.黨格.國格.人格
2020-04-17 民報 陳銘堯/笠詩社詩人

雖說「人權天賦」,但是人權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就如上帝讓樹上長滿了果實,但是人類想要吃果子,還是得自己動手摘。台灣人爭取人權的歷史,遠的不說,近的從國民黨流亡政權竊據台灣這七十二年來說,可以用「可歌可泣」四個字加以形容。在戒嚴時期,國民黨掌控媒體箝制言論自由的手段,可說無所不用其極。對追求民主自由的台灣人來說,那是一段淒風苦雨的辛酸歲月。對1980甚至1970以後出生的年輕人來說,如果不知道那一段追求人權和自由的歷史,或許不能體會今天他們所享有的自由和人權,是經過多少民主鬥士流血流淚的犧牲才爭取到的果實,是多麼珍貴、多麼得來不易。
早期的電視三台,華視、中視、台視全部由國民黨掌控。報紙則是由聯合、中時、中央三大報壟斷,毫無『報格』可言。國民黨以缺紙為由,限制人民辦報,這是中國人除了指南針、火藥、造紙之外的偉大發明之一。很諷刺地,中國雖然自稱發明指南針,但是國家現代化仍然迷路,以致軍機軍艦像迷路一般,在台灣和日本海域繞來繞去,不知目的為何;雖然說火藥是他們發明的,但是今天被火藥炸得最慘的,非中國人民莫屬;而發明造紙的中國人卻跑路到台灣宣稱缺紙,所以不准人民辦報。在我來看,台灣缺的不是紙,而是「自由」。國民黨在中國被共產黨打得抱頭鼠竄逃到台灣流亡後,對於人民的嘴巴極度恐懼,言論自由乃成為這個殘暴的外來政權的夢魘。警備總部、總政治作戰部、國安局、情報局、調查局、新聞局傾全力控制資訊的流通,完全剝奪人民知的權力不說,還不准人民有說的自由。害怕人民言論自由的程度,和今天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維穩的作法,何其相似。
然而,台灣人爭取言論自由的民氣,沛然莫之能禦。國民黨政權還算懂得大禹治水,防堵莫如疏浚的治水之道,所以雖然控制言論自由仍然霸道,但是他們很巧妙地運用「軟索牽牛」的方法,細膩操控副刊文藝,以吸引日漸流失的民心和閱讀群。這個操控的證據,由在美國大學任教的張誦聖博士,以簡體字版在南京出版的學術著作《台灣文學生態》稍稍加以批露了。可能以同樣的算計,國民黨讓作為民意壓力鍋洩壓閥門的《自立晚報》得以創立。雖然這個比較具有批判性的報紙,其言論尺度仍然受到嚴格的管制,但是成為當時台灣追求言論自由的人民的最愛,乃是必然的結果。就因為《自立晚報》表現了最起碼的『報格』,人民對吳三連發行人、編輯、記者乃至評論家,不但欣賞,而且敬佩。
後來報禁解除,本土自由派人士曾經辦了諸如《自立早報》、《首都早報》、《台灣日報》、《台灣時報》等報紙,但是辦報耗費鉅資,經營不易,實在難以為繼。只有資力雄厚的《自由時報》一枝獨秀,成為台灣的第一大報。這固然要歸功於報禁和戒嚴的解除,使得言論自由可以在《自由時報》得到完全的發揮。黨外運動乃至衝破黨禁創立的民進黨,和黨禁解除之後的民氣,都有利於這個本土大報發揮言論自由。《自由時報》林榮三、編輯、記者和評論家,都成為追求自由民主和獨立的領頭羊。而由民間集資創立的民視,以『台灣的眼睛』、『人民的心聲』為口號,同樣在國民黨三台之外,成為受到台灣人喜愛信賴的電視媒體。尤其在郭倍宏董事長的經營下,彭文正主持的《政經看民視》批判政府和政客的弊端,不分藍綠,也不留餘地,成為台灣人不看睡不著的政論節目,收視率也成為政論節目的前矛。這固然也是大勢所趨的結果,但是堅守為民喉舌的『報格』才是受到閱聽大眾支持的原因。
然而就在台灣人辛苦抗爭幾十年、終於爭取到言論自由的時候,誰也沒有料到:2019年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居然作出許多背叛民主、打壓言論自由的事情。阻擋『東奧正名公投』、把民視胡婉玲叫進總統府,很難令人不聯想和郭倍宏下台、腰斬最受歡迎的《政經看民視》有關。三立電視老闆介入民進黨中常會、中執會權力核心,形成外界所稱的『海派』,這和《聯合報》《中國時報》報老闆當國民黨中常委,有甚麼不同?不但如此,連《自由時報》的一些專欄作家和政論家都抱怨,他們批評蔡英文和民進黨的文章都被拒登。這是以前從未發生過的情形。我們雖然沒有掌握民進黨利用執政的權勢影響這些媒體的證據,但是事實結果確實是如此。這是『報格』淪喪的事例。從民進黨和蔡英文這一兩年所暴露出來的種種倒行逆施如總統初選一再作弊,加上她的博士論文疑點重重、說不清楚、講不明白而欲蓋彌彰,我們當然有合理懷疑的理由。民進黨現在表現出來的是『黨格』的淪喪。
談到對台灣獨立『國格』的推動,本是民進黨的黨綱;但是現在不但不作為,甚至還開倒車,阻擋『東奧正名公投』。連武漢肺炎之際,要贈送他國口罩作善事外交,也派CHINA AIRLINE飛機運送,把功德作給了CHINA。在民進黨內,則意欲取消台獨黨綱,還想要由台灣人政權重發沒有正當性的中華民國身分證,動機實在令人懷疑。這種關乎全台灣人民身分地位的事情,也不曾尊重台灣人的意見,就逕行宣佈。這是民進黨自稱的民主和進步嗎?
追根究柢,『報格』、『黨格』、『國格』的淪喪,全部都可歸咎於政客『人格』的淪喪。現在主要媒體已經喪失『報格』之際,只剩下陳永興社長主持的《民報》在經濟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堅守正義和批判精神的『報格』而奮戰不懈;我們也看到總編輯和工作團隊不眠不休的工作精神,還有一群專欄作家秉持正義的原則對時政作出公正不阿的批評,目的無非為了追求一個美麗良善的台灣國。當大部分民進黨政客在爭食執政大餅而忘記當年奮鬥的理想的時候,他們的『人格』變得猥瑣而醜陋;反而《民報》這些不忘初衷的民主鬥士,彷彿回到當年在困難中追求理想而充滿朝氣的時代一般。當我看到為理想受苦受難而奮戰不懈的人,他們的生命是那麼充實,面貌是那麼純潔而美麗;反而那些政客為了一點私欲享受,就使生命變得猥瑣而不自知,是多麼可悲啊!
但是這些已經腐化的政客,已經不可救藥。反而人民為了自己的自由和幸福,應該趕快覺醒過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大家來支持為人民爭取知的權力和言論自由而奮戰不懈的《民報》!

前公廣董事批 公廣集團擴編綠化
藍委指民進黨全面掌控 公共財淪大內宣工具
2023-12-14 中國時報 蔡雯如、楊亞璇、池宗玲

民眾黨13日舉行媒體改革政見記者會,前公廣董事、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參選人徐瑞希表示,現在不只是黨政軍應該退出媒體,更應該是黨政「金」退出媒體。她批評,《公視法》是假公媒獨立之名,讓民進黨不避諱地列大筆政府經費,以標案採購、新聞及節目置入性行銷方式,變相控制民營媒體及新聞。
徐瑞希批評,中央社、央廣等政府媒體大幅加碼擴編,鋪天蓋地搞大內宣,扼殺台灣媒體第四權獨立發展空間,假公共之名豢養政媒學幫派,黨政黑手介入,公媒變「民進黨央視」,黨政派系介入公廣高層人事、公器私用介入新聞,TAIWAN PLUS國際頻道還搞大外宣。
徐瑞希指出,新的《公視法》第28條新增公視營運及投資收入,但只是假公媒獨立之名,一手拿人民納稅錢、一手做無本生意,擠壓民間影視空間。而華視資產號稱要活化,但黑影幢幢、搞機密,裡面的弊案還有得瞧。
依據《公視法》第28條規範,公視基金會的經費來源包含文化發展基金核撥、政府編列預算捐贈與補助、公視基金會基金運用孳息、營運收入、投資他事業收入、國內外公私機構、團體或個人捐贈和其他收入。
不過,立法院5月三讀通過《公視法》修正案,刪除《公視法》第二條政府捐贈經費天花板,打破政府每年固定9億元的捐贈預算上限。在野黨質疑,該法是讓公視失去獨立性、流於大內宣,提高補助將成為「假改革真酬庸」。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表示,依照《公視法》規定,公共電視仍是公共財,必須為全民服務。但民進黨主政下,意識形態、政治色彩非常明顯,公視替執政黨服務,就連拿政府補助的華視、央廣、中央社等媒體都被綠化。但只怪國民黨太笨,黨政軍退出媒體後,就讓民進黨全面掌握,選任的獨立性就喪失了。
公視發出新聞稿強調,依法獨立自主經營,除透過董事與監察人會議建立良好治理制度,監督會務運作之外,並秉持透明原則將營運及會議等相關資訊對外公開,供國人檢視。

前公廣董事批 公廣集團擴編綠化
藍委指民進黨全面掌控 公共財淪大內宣工具
2023-12-14 中國時報 蔡雯如、楊亞璇、池宗玲

民眾黨13日舉行媒體改革政見記者會,前公廣董事、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參選人徐瑞希表示,現在不只是黨政軍應該退出媒體,更應該是黨政「金」退出媒體。她批評,《公視法》是假公媒獨立之名,讓民進黨不避諱地列大筆政府經費,以標案採購、新聞及節目置入性行銷方式,變相控制民營媒體及新聞。
徐瑞希批評,中央社、央廣等政府媒體大幅加碼擴編,鋪天蓋地搞大內宣,扼殺台灣媒體第四權獨立發展空間,假公共之名豢養政媒學幫派,黨政黑手介入,公媒變「民進黨央視」,黨政派系介入公廣高層人事、公器私用介入新聞,TAIWAN PLUS國際頻道還搞大外宣。
徐瑞希指出,新的《公視法》第28條新增公視營運及投資收入,但只是假公媒獨立之名,一手拿人民納稅錢、一手做無本生意,擠壓民間影視空間。而華視資產號稱要活化,但黑影幢幢、搞機密,裡面的弊案還有得瞧。
依據《公視法》第28條規範,公視基金會的經費來源包含文化發展基金核撥、政府編列預算捐贈與補助、公視基金會基金運用孳息、營運收入、投資他事業收入、國內外公私機構、團體或個人捐贈和其他收入。
不過,立法院5月三讀通過《公視法》修正案,刪除《公視法》第二條政府捐贈經費天花板,打破政府每年固定9億元的捐贈預算上限。在野黨質疑,該法是讓公視失去獨立性、流於大內宣,提高補助將成為「假改革真酬庸」。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表示,依照《公視法》規定,公共電視仍是公共財,必須為全民服務。但民進黨主政下,意識形態、政治色彩非常明顯,公視替執政黨服務,就連拿政府補助的華視、央廣、中央社等媒體都被綠化。但只怪國民黨太笨,黨政軍退出媒體後,就讓民進黨全面掌握,選任的獨立性就喪失了。
公視發出新聞稿強調,依法獨立自主經營,除透過董事與監察人會議建立良好治理制度,監督會務運作之外,並秉持透明原則將營運及會議等相關資訊對外公開,供國人檢視。

媒體宣傳編15億 藍批又養網軍
打詐宣傳2.3億 暴增近20倍 在野立委轟政府是最大詐團 花更多錢宣傳 愈打愈詐
2024-09-14 中國時報 蔡宗穎、李奇叡

政府明年度歲入、歲出預算,雙雙突破3兆。國民黨立委發現,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編列竟大增5.9億元,是否想用國家經費豢養網軍帶風向?且打詐宣傳也暴增近20倍、突破2.3億,痛批「自證愈打愈詐,政府根本是最大詐騙集團」。白委亦直言,若政府有實力把事情做好,就不需要挹注這麼多宣導經費。
藍委許宇甄13日指出,賴清德政府114年度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編列14億9288萬元,但今年度該經費僅9億226萬元,明年暴增5.9億元、增幅高達65.4%。
許宇甄批評,民進黨2016年執政後,屢傳以政府標案形式,將媒體採購、宣傳案發包給特定媒體,維持媒體側翼運作與合作關係。新增的經費,是否又要讓特定媒體幫賴政府大內宣,攻擊特定政黨?是否也想用國家經費豢養網軍帶風向?
許宇甄也說,民進黨一天到晚說第五縱隊、認知作戰,結果最大的認知作戰出資者就是賴政府,共編列近15億元,鋪天蓋地利用大眾傳播媒體、自媒體帶風向洗腦民眾。
藍委洪孟楷也指出,警政署編宣傳經費「辦理165反詐騙專線、全般刑案、暑期青少年預防犯罪及辦理民眾識別詐騙與提升反詐騙意識相關媒體報導製作、託播及刊登」,往年約編列1400萬。但明明業務未變,明年度卻編列超過2.3億元,暴增近20倍。賴政府第一年打詐宣傳經費就比蔡政府8年更高,這是打臉過去?
洪孟楷直言,增加反詐廣告預算,不等於能夠提升民眾識詐意識。拿這麼多錢去投放廣告,難道是要讓特定媒體財源廣進?花更多錢宣傳,代表打詐無能。
洪孟楷強調,合理的預算不會阻擋,但不合理的宣傳費絕對一毛也不能浪費。未來預算審查時一定嚴格把關,才對得起民眾。
民眾黨立委林國成則認為,現在許多媒體立場已經完全偏頗,政府宣導預算卻暴增好幾億,這是不正常的。若政府有實力把事情做好,完全不需要編這麼多宣導經費。「只會吹噓、誇大其詞,用大內宣掩蓋無能,無法解決根本問題,就是在騙老百姓。」

控公廣集團成「民進黨版央視」 前董事徐瑞希批向國際溝通頻道變大外宣
2023-12-13 風傳媒 鍾秉哲

2024總統與立委選舉倒數31天,民眾黨不分區立委提名人黃國昌今日上午偕同黨籍不分區立委提名人徐瑞希、張啟楷召開媒體改革政見記者會。甫請辭公廣集團董事的徐瑞希指控,民進黨政府執政後帶風向、設議題、洗腦搞共識,把公廣集團變成「民進黨版中央電視台」,將公視朝向「民進黨央視」方向質變,並把本應是台灣向國際溝通的Taiwan Plus頻道變作「民進黨版的環球電視網」。
徐瑞希指出,過去在講的「黨政軍退出媒體」,時至今日已變成「黨政金退出媒體」。從公視與公廣集團來看,帶風向、設議題、洗腦搞共識,這就是民進黨政府執政以來,把公廣集團變成民進黨版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近年政府加碼大撒幣,以標案採購新聞節目,變相控制民營媒體及新聞,讓政策宣導置入節目。
徐瑞希續指,民進黨不僅大撒幣在民營媒體置入政策宣傳,還加碼擴編政府媒體。相較外界所熟知的多是民營媒體與公廣集團,國人較少知道台灣也有政府媒體,從中央社到中央廣播電台近年都大幅擴編經費。而先前全民歷經蛋荒時,特定政府媒體如《農傳媒》也大力為政府護航。
徐瑞希直指,因為這些政府媒體鋪天蓋地大內宣、設定議題帶風向,不只民營媒體的空間也受到很大擠壓,也扼殺台灣媒體第四權獨立發展的空間。過往台灣在講中國CCTV時,都會說中國的中央電視台是如何為黨喉舌;不料今天台灣的公共媒體,也在朝向「民進黨央視」的方向去質變。
徐瑞希控訴,民進黨派系正在主導公廣高層人士。在第7屆公廣集團董事都還沒選出來、完成成立前,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就已召見現任公視董事長胡元輝,這件事也從未被否認過。而原本應代表社會多元意見的公視,在董事會也應有多元人士;但如今卻因黨政高層介入,逐漸淪為橡皮圖章。
徐瑞希再指,公廣新聞現在慘遭公器私用,而政府成立的Taiwan Plus頻道也變成國際大外宣。她在2016年擔任公廣集團董事時,就曾積極希望能夠推動台灣設有國際影音頻道;但從來沒想過,到了現在,本應是台灣向國際溝通的頻道,竟然變成民進黨版的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向國際進行偏頗式的論述。
徐瑞希質疑,公廣集團旗下的華視現在推動數位轉型,日前卻將綠媒、特定媒體主持人所主持的節目直接上架到網路頻道播出,難道其他陣營的網紅也可以這樣?而全世界又有哪國的公共媒體,竟然可以像Taiwan Plus一樣,直接由數發部長唐鳳主持節目,不避嫌的找自家內閣成員向國際宣傳?
徐瑞希批評,我國新聞台基本上都設有自律準則,需平衡報導各政黨參選人的新聞。但用英語向全球播出的Taiwan Plus,竟可以不必考慮平衡報導、不需考慮各黨候選人露出時間的比例;更不要說在頻道上的有些評論節目,主持人連自己的定位都傻傻搞不清,哪個國家的公共媒體可以直接講「我們的總統」?
對於今年5月通過的《公視法》修正,徐瑞希表示,許多學者專家都很開心、拍手叫好,覺得公視終於擺脫了9億天花板上限。但修正後的《公視法》其實正在合理化公共媒體可以向錢、向政黨傾斜,並向商業靠攏。如在第28條中新增公視營運及投資收入,其實是假公媒獨立之名,一手拿人民納稅錢39億多元,另一手開始做無本生意,擠壓民間影視空間。
徐瑞希提到,過往傳媒學者很愛講,公共媒體要跟政府保持一步之遙;但等修正後的《公視法》上路,公共媒體就不必再跟政治力與商業保持一步之遙,甚至可以直接十指緊扣。而華視資產活化案商談多年,卻連資產活化案的目的與相關細節都在搞機密,被文化部列為極機密資料、沒人看得到。「我連續當了2屆董事,我到今天為止沒有看過任何一個華視資產活化案的評估報告。」
徐瑞希強調,當年在「黨政軍退出媒體」時代,因認為華視應納入公廣集團,所以把華視總部所在地的大片土地提供給華視使用;如今卻因華視經營不善需要拿出來賣,尤其資產活化案評估報告沒人看過,還在今年董事會藉著總經理報告夾帶該案,最後被她當場擋下。「接下來,華視資產活化案這個黑影幢幢的案子,政金黑幕等著瞧,請大家拭目以待。」

寧願改革而輸,也不要輸在不改革
2005-12-01 南方快報 姚人多

民進黨到底是什麼?民進黨要代表誰的利益?台灣人民為什麼會揚棄國民黨而選擇民進黨?民進黨執政這五年多來,一直忘了問自己這些問題。即使偶爾有人想起,比如說羅文嘉的「新民進黨運動」。不過,這個長久以來一直驕傲地宣稱自己最有反省能力的政黨,卻總是在想一個最不該想的問題:如何能繼續執政下去?
這五年來,民進黨一直在談改革,在若干的議題上它也的確取得了一些進展。不過,民進黨一直沒有改掉一個根本的東西,而這個根本的東西卻是台灣人民最殷切期望民進黨做到的:「做」政治的方法。
政治該怎麼「做」?政治是如何運作?如果政治是用一些有才能的人來替眾人決定公共事務,並且這個決定是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那麼民進黨在這一方面明顯地是不及格。
誰都不能否認,國民黨時期留下了一個邪惡的統治結構。在地方上,我們發現,有錢有勢的地方派系大老,這些人在他們的地盤上呼風喚雨,任何與該地有關的事情都必須透過他們來協調。這些人沒有足夠的學養,也沒有對政治的偉大抱負,更沒有為眾人服務的觀念,他們心中只想著利益。不管用什麼角度來檢驗,這些人都不應該出現在政治的領域。不過,國民黨為了維護其政權,大量依賴他們,並且與他們結合成一種共生互利的關係。
五年多前,民進黨執政,很多人期待這些人將永遠從政治領域中消失。不過,實際的情況顯示,民進黨所思考的問題,不是與這些人劃清界限,也不是徹底改變這個結構,而是如何把這個利益結構轉化成對自己有利。因為這個大方向的錯誤,民進黨「做」政治的方法始終是複製以前的國民黨,這裡頭充滿著妥協的、鄉愿的元素。
這也就是為什麼民進黨在改革的時候,每當遇到一點反彈的聲浪,總是因著勝選的考量而調整腳步與節奏。我們只需想想,當一個以前為國民黨服務的地方勢力挾著背後幾萬票的實力與幾億的財力來「投效」民進黨時,民進黨會不會拒絕、有沒有拒絕?民進黨非但沒有拒絕,由於要繼續執政,民進黨大量地接受了這一群人,陳敏賢就是其中一個例子。然而,台灣人民把民進黨送進總統府的原因,難道就是希望看到陳敏賢或陳哲男這樣子的人投靠在民進黨的旗下嗎?錯了。台灣人民選民進黨的原因,是相信該黨會從頭到尾徹底把這五十年來官商勾結、地方中央的利益糾纏全盤瓦解。然而,因著最近高雄捷運弊案的爆發,民進黨讓支持者徹底的失望了。原來事情一點都沒變,民進黨一直延續國民黨「做」政治的方法。
再舉媒體為例。以往國民黨威權統治下緊緊掌控媒體,在電子媒體與平面媒體上都可以找到固定的頻道及報社是在為他們的統治立場辯護。這個現象是錯的,也必須要加以改革。不過,民進黨改了什麼?民進黨看到國民黨有電視頻道,所以他們也想盡辦法弄一個電視頻道;他們看到國民黨有報紙撐腰,他們就想盡辦法來支持一個符合該黨政治立場的報紙。
然而,事實證明,這種做法並不能產生出一個公平客觀的媒體環境;相反的,卻讓台灣的媒體陷入一個各說各話,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尷尬處境。換句話說,這幾年來,民進黨的民主前輩與後起之秀們對媒體改革的想像是有問題的,他們心裡只想一個問題:如果國民黨用這種方法有效,那麼民進黨就複製這種方法。這就是為什麼民進黨會任用親綠的人馬進駐台視與華視,這也是為什麼公共性的媒體在台灣永遠是一個遙遠的夢想。
所以,是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時候,如果民進黨還對台灣社會存有一點點他們所宣稱的使命感的話。他們應該抱持著以下的信念來做完剩下的執政時間:寧願改革而輸,也不要輸在不改革。
軍公教18%的改革是一個開始,即使台灣的所謂主流媒體非常不捧場地稱這種改革叫做製造社會階級對立,但這是一條正確的路,也是一條早就該走的路。以階級為本位,思考民進黨該代表哪一個階級的利益,應該是民進黨一條可以思考的路線。換句話說,應該藉著這些改革,把傳統奠基在民族主義與族群的政治操作,轉向嚴肅面對台灣目前貧富差距懸殊的階級結構。
全世界沒有一個政黨可以宣稱自己代表所有人民,也沒有一個政黨可以宣稱自己既代表資本家也代表勞工階級。改革的路線應該沿著階級路線而前進。到底民進黨是要代表林文淵、殷琪等大資本家,還是代表九百萬的勞工大眾?如果有任何新民進黨運動,那麼這個從階級來思考改革的方法才是新的,否則我們一直無法擺脫傳統台灣人做政治的方法。
台灣在客觀結構上確實是一個階級高度分化的社會,而這個階級分化的結構也不是某些主流媒體的名嘴或主持人說不要去挑動便不存在。不談階級,我們便不能進入實質的社會議題的討論。台灣的政治之所以無力,之所以每天吵來吵去也看不出來他們到底吵的東西跟人民有啥關係,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台灣政治一直不是在討論社會的問題。人民離政治的理想是遙遠的,建國也不總是人民所思考的目標。不過,人民的利益總是與自己的民生問題有關。閃過階級,便無法碰觸民生問題的真實關鍵。
政治是要解決社會的事情。所謂社會的事情,講到最後便是資源的分配問題。台灣的政治最令人嘆為觀止的,不是政治人物每天爆料,不是立委宣稱如果說謊要全家死光光,也不是有些媒體藉著爆料來支持某個特定的政黨,而是大家在一種省略客觀的階級物質基礎的情況下談資源分配。
所以,把階級帶進來吧,民進黨。大聲地告訴人們你要代表什麼階級發言,然後一切的改革就照著這個方同前進。給我們一個新政治,給我們一個談階級的政治,一個大談特談資源分配的政治。一旦認清了自己政黨的階級屬性,那核心價值還怕找不到嗎?

黨姓媒體與政府的醜陋交易
2020-09-25 中國時報 毛嘉慶/資深媒體人

《科學人》期刊撤下農委會對於美國進口來克多巴胺(簡稱瘦肉精)豬肉的廣告,並且道歉、退廣告費。在當下惡劣的「相信政府相信黨」政治氛圍中,其社會勇氣獲得了社會普遍肯定。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儘管再度被狠狠打臉,他依然麻木不仁的耍廢置若罔聞,顯示國家機器的操控者早已不在乎社會觀感與基本的廉恥,即便他被譏當農運、農民叛徒又如何?高官厚祿及手中分配鈔票的權力,才是目前執政集團的唯一念想。而他們也不怕你講,因為媒體早就一把抓,人民根本不再有媒體近用權。
於是,你眼睜睜看他們把國庫的錢敞開來花,不斷砸大錢催眠國人、硬建構領導中心錯誤政策的合理性。古今中外,政令宣導不是新鮮事,但執迷不悟、糟蹋國人還沾沾自喜者實在不多;這些明擺著欺負人的政客,「愛台灣」從不離口。台幣價值的威力,更讓愛錢勝過一切的綠媒與媒體從業人員前仆後繼。連美國人自己都拒吃的瘦肉精產品,這個政府就是要眾口鑠金、逼你吞下去:「看,這麼多媒體都說安全,你還擔心嗎?」是的,清醒的人民都必須更擔心了。
卑鄙真是卑鄙者的通行證。同一個農委會的廣告宣傳標案中,我們看到了《科學人》期刊下架廣告,但「收錢辦事」的其他媒體呢?
攤開農委會、立院整理的相關資料,光是已經在9月初執行完畢的萊豬宣傳,就包括了鏡傳媒、風傳媒、放言官網等。其中放言就是知名媒體人周玉蔻在蔡英文上台後創辦的,高報酬網羅諸多在線媒體人配合發稿,在新聞圈早就是公開的祕密。無怪乎外界質疑,這筆標案的源頭是民進黨中央的派系「海派」所營利的三立電視台得標,而三立再供稿置入給其他媒體。這些交易裡頭混雜著犧牲台灣人集體利益的醜陋執政、國家公器、新聞媒體、無辜受眾,這樣真的沒有關係嗎?
三立電視台、民視與民進黨的關係,若說是當今台灣的「央視一、二台」並不為過。他們雖然沒有公開宣稱自己「姓黨」,但為黨喉舌、為黨前鋒絕對是有目共睹。多少公家鉅額標案都在他們「自己人」當評委的特殊境遇下得標,而他們每天日以繼夜的電視政論節目壓制人民的質疑、鋪天蓋地的網路訊息攻擊反對意見者,彷彿就是官媒互相利用依存的赤裸關係。在任何一個先進地區這都很髒很臭,但在台灣他們就是如此的永保安康。
國家的制度與官商分際,究竟重不重要?媒體淪為國家暴力傳聲筒,在訊息接受餵養、在標案汲取養分,究竟對國人與整體社會長期發展是病灶還是值得驕傲?在總統府前發言人丁允恭攪入的調查員、女記者性醜聞背後,如果我們的媒體及群眾只看見八卦,那這血淋淋的教訓未免也太虧了。
台灣人,如果在這次美國以瘦肉精產品侵略台灣,而你還不知道媒體與政府間各種交易的醜陋,那政客們把你吃得死死的,不是剛剛好而已?

看綠媒 像在看笑話
2020-11-11 CTWANT 董智森/News98電台《小董真心話》主持人

美國總統選舉結束了。在台灣看新聞,會覺得川普一路氣勢如虹,斬殺對手拜登及民主黨,有如切豆腐一般。開票結果卻讓綠營支持者及覺醒青年難以置信,但失望僅一天。明天後,台灣媒體就會餵食其他綠霉食物。畢竟多數台灣媒體親綠,少數不親綠的最近也被蔡政府收編了。
綠媒操作謊話,臉被打得老腫也不以為意,因為當他們的假新聞賺到了收視率、閱讀率及流量,有廠商掏錢下廣告,他們就贏了。有利可圖,還能讓綠營支持者快樂一陣子,管它什麼公信力及公平正義。
今年五月,綠媒大爆北韓頭子金正恩已死,現身螢幕的那人是替身,不少綠色醫生也掛保證:「你看,牙齒不同,兩腮和笑容也充滿詭譎,是替身無誤!」綠委王定宇更列舉本尊與替身從髮際線、鼻頭的痣、神采、眼神到牙齒的不同。好笑的是,國安局長邱國正也加碼爆料「金正恩生病了」。
金正恩被台灣「賜死」後不久,大陸鬧水荒,綠媒自然要大加嘲笑,三峽大壩從壩體扭曲到即將崩潰的說法不脛而走。為滿足等看好戲的觀眾,綠媒還提供各類劇情,包括大壩洩洪後,黃河泛濫到錢塘江,還有長江大水淹過海拔一千五百九十六公尺高的鳳凰古鎮。哇!樊梨花移山倒海、白娘子水淹金山都來了。綠媒從七月嘲弄到八月,三峽大壩仍沒垮。沒關係,再換議題就好。
八月的新冠肺炎疫情依然高漲,俄羅斯宣稱疫苗有進展,普丁總統的女兒提霍諾娃為表支持,自願當疫苗的測試者。不久,加拿大小報《今日多倫多》披露,提霍諾娃施打疫苗後就死了。綠媒欣喜如狂,因為台灣人仇中,自然也要仇北韓、仇俄。凡是共產國家,都是可笑也不可信的。
但普丁愛女並沒死,就再換個議題吧!對了,金正恩的妹妹金與正好像四十幾天沒現身,可能被她老哥處決了。綠媒開始餵養「金與正被殺」的新聞。咦?兩個多月前,你們綠媒不是說金正恩死了,電視上的那個人是替身?哦,抱歉,綠媒又換話題了,他們正在談川普即將贏得美國大選。
看綠媒,就像在看笑話。沒看到的,就屬NCC了。

抓到了!國民黨爆:蔡政府年給「這些媒體」宣傳費高達20億
2022-12-16 中時新聞網 周志豪、姚志平

民進黨政府完全執政以來,屢傳以政府標案形式,將媒體採購、宣傳案發包給特定媒體,維持媒體側翼運作與合作關係。立法院國民黨團今再控,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中,政府機關發包給特定媒體的宣導費用,一年竟高達20億元預算。
國民黨團書記長李德維表示,立法院正在審查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只要看到獨厚特定媒體狀況,絕對嚴格把關。
國民黨立委費鴻泰也指出,中央部會編列媒體宣傳推廣預算,今年增加4個部會成為「上億俱樂部」成員,相對去年只有農委會和司法院,若再加上國營事業,蔡政府一年宣傳費用預算高達20億元。
費鴻泰說,近兩年中央部會媒體預算中,民視和三立總共標下11億1千萬元;今年1月至9月這兩家媒體共標下政府整體媒體預算74%,其中民視佔49%、三立佔25%、華視佔10%。
李德維則點名,三立標下農委會媒體委託案後,再透過農委會轄下豐年社經營的「豐年」及「鄉間小路」2雜誌投放給目標群眾,等於硬讓三立從中賺一手,與行政院長蘇貞昌所屬政府部門將標案轉手包給蘇女兒如出一轍。
李德維質疑,全台灣媒體之多,何故民進黨政府專門獨厚特定媒體?農委會可自己執行的宣傳案,都要先讓特定媒體先賺一手,毫無章法、節制的揮霍人民納稅錢。是不是蘇內閣所有部會相關媒體預算,都是如此?
李德維也提到,華視也標了農委會臉書粉絲專頁、line@和Youtube等社群媒體經營案。但農委會花幾十萬元,臉書僅200人上下點閱,這樣的經營水準,農委會不能自己做?
國民黨台北市立委補選參選人王鴻薇表示,過去民進黨在野時堅持黨政軍退出媒體,現在完全執政後卻慣用以政府預算綁樁、綁媒體,已到非常荒謬地步,且標案金額都在100萬元以下,規避政府採購法規定。
王鴻薇點名,除三立、民視,還包括親綠媒體人周玉蔻的放言科技公司,在短短4年內透過如交通部、內政部、國發會,甚至國營事業中油、台電,或是民進黨執政的縣市政府標得媒體預算高達870萬元。
王鴻薇說,內政部前部長徐國勇接任內政部長前,就是三立政論節目主持人;如今請辭不到一周,也到民視主持政論節目,足證明民進黨與親綠媒體關係。
王鴻薇認為,任何一項政府標案都必須公開透明,不能讓惡質媒體輕易從政府、縣市政府、國營事業拿到預算,讓民進黨政府豢養惡質媒體;否則等到下一次選舉時,變成執政黨傳聲筒、文宣部門,攻擊特定政黨或候選人。

公視台語台節目介紹「拆樑」 羅智強:拿國家預算宣傳罷樑
2024-07-28 聯合新聞網 張睿廷

民團推動罷免基隆市長謝國樑進入第二階段,不過公視台語台近期推出的介紹「拆樑」節目引發爭議。國民黨立委羅智強批,「公視成東廠,好個綠公公」,公視拿國家預算幫民進黨宣傳「罷樑」,可惡至極。
羅智強說,側翼團體打著「公民」旗號,大搞政治鬥爭,發動「罷樑」。誇張的是,公共電視現在竟也淪為側翼,助陣罷樑。
羅智強指出,公視台語台「台灣記事簿」將在今天晚間播出新聞專題「拆樑行動-新世代的政治參與」,其預告片充滿「黑箱、買票、違法破門、這種市長我們不要」等像是側翼說的話,都是對謝國樑的低劣抹黑,卻被包裝成高尚的公民行動。
羅智強說,「公視屬於全體民眾,不專為政府或某一政黨服務」,民進黨執政下卻嚴重綠化,立場偏頗。公視台語台臉書過去諷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練痟話」,並以諧音「韓極混」(地瓜粉)暗酸韓國瑜,還以「煏空」(事情敗露)調侃前立委陳學聖批判缺蛋事件。
羅智強表示,罷樑是正在進行中的高度政治性爭議事件,公視卻不顧中立原則,秉「政治正確」成民進黨的宣傳工具。去年6月立法院修正「公視法」解除政府每年捐贈給公視9億元的預算上限,文化部「匯聚台流文化黑潮計畫」也挹注公視6億元經費。
羅智強指出,在艱困的媒體大環境下,公視得天獨厚享有國家資源支持,卻連最基本的中立客觀都做不到。台灣不需要用人民納稅錢再養一個「三民自」(指三立電視、民視及自由時報)。公視拿政府預算,應依「公視法」受國會監督。立法院下會期是預算會期,新國會一定好好監督。

標案集中特定媒體 張啟楷曝媒體業4大挑戰:NCC不當管制傷害公信力
2023-12-13 風傳媒 鍾秉哲

近年我國政媒關係備受討論,民眾黨不分區立委提名人黃國昌、徐瑞希及張啟楷今日召開媒體改革政見記者會,控訴民進黨執政後對媒體改革的承諾跳票。張啟楷認為,台灣媒體產業目前主要面臨4大挑戰,並秀出歷年金鐘獎承辦單位的統整圖以及近10年各電視台標案金額曲線圖,批評: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不當管制,使政治意識型態影響專業,傷害媒體公信力。
張啟楷表示,他是媒體人出身,過往主持政論節目16年。2006年在TVBS主持的節目,在監督前總統陳水扁政府。後來到中天,又轉到年代,當時監督的是前總統馬英九政府。而現在作為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參選人,期待的是未來進入國會,電視台能回到過往做為第四權、監督政府的時代。
張啟楷指出,台灣媒體產業目前主要面臨4大挑戰,包括境外線上串流影音服務(OTT)大舉壓境,許多國人都開始收看境外OTT製作內容,使國內市場與獲利空間遭到壓縮。而國內產業又惡性競爭,且台灣市場規模小,但資金又不足。而NCC不當管制,使政治意識型態影響專業,也讓媒體喪失公信力。
張啟楷秀出歷年金鐘獎承辦單位的統整圖。以往金鐘獎主辦單位相對平均,由各家媒體輪流辦,最長都不超過3年。但自2017年起就被三立電視獨占,或許三立電視有其優點,可能是因能力比較強或轉播比較優質。但就算有其優點,如此一來也可能影響到其他電視台的權益。
不僅如此,張啟楷也展示近10年各電視台的標案金額曲線圖,顯見三立與民視在近幾年明顯與中視、華視、台視、以及其他連億元標案都拿不到的電視台呈現天壤之別,細察可見三立與民視都是在2016年迅速竄高,這顯示政黨色彩是決定能否拿到標案的決定性關鍵。
對於TVBS去年在政府標案中異軍突起,張啟楷分析,細看發現,TVBS大概是從2018年以後緩步上升,並在2020年以後飆升,這與國民黨在地方大選後拿到許多縣市首長有關係。他強調,民眾黨希望各媒體都能拿到均等資源,不要再有天壤之別的2大集團,期盼能有更公平的媒體競爭環境。
談及民眾黨未來進入立法院的改革,張啟楷提出5大改革方向,包括增加政府支持,根據《憲法》教科文預算比例,不再凍結原訂15%的比例,增加影視產業獎補助。否則我國影視內容的金額是嚴重不足,不只比南韓來得少,相較其他先進國家也較低。而他也主張要強化產業競爭力,鬆綁不必要的管制措施。
張啟楷續指,我國應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場競爭環境,以促進產業健康發展。而境外OTT挑戰的應對,則是應建立有效機制,協助本國媒體產業適應OTT時代的挑戰。且NCC與文化部的改革也很至關重要,應結合各政府部門進行全面改革,強化專業決策與資源分配,不要再用政治意識形態決定標案。
張啟楷說,在媒體資源分配中,公廣集團電視台公視的角色也很重要,尤其公視近年受挹注的預算出現波動很大。他不否認公視近期確實拍出許多優質戲劇節目,但應思考為何其他電視台做不出來,是否在定位上把所有資源都集中在公視?張啟楷也說,保障閱聽權益也是未來的改革方向,要加強NCC與民眾溝通,落實獨立機關職責,並重視民眾檢舉,拒絕政治干預。

綠營拿鏡電視當砲台 搞選舉大內宣
2023-05-05 中國時報 張薷

鏡電視諸多爭議尚未釐清,NCC卻排定審查鏡電視上架案;但因在野黨強力反制,NCC最終才未能強渡關山,決議擇期再審。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質疑,蔡政府掌控9成媒體還不夠,現為配合選舉,欲擴張勢力、再增一個綠色媒體,進行大內宣。國民黨立委賴士葆痛批,民進黨想拿鏡電視作為砲台,為了選舉吃相難看。
NCC3日急排審鏡電視董監事變更與頻道上架等案,引起爭議。立院國民黨團力阻,不惜衝進NCC大樓,在主委陳耀祥辦公室門口靜坐,癱瘓審查。最後NCC改以視訊舉行委員會,並以鏡電視董事長鄭優未到會陳述為由,決議擇日再審這2案。
曾銘宗認為,鏡電視成立以來衍生很多爭議,更涉及許多不法情事;NCC不處理也不交代清楚,就要強行通過鏡電視審查;質疑是因民進黨中央交代,陳耀祥才會強行落實。且選舉將屆,蔡政府掌控9成媒體還不夠,還要進一步擴張勢力,多一個綠色媒體,進行大內宣。
國民黨立委鄭麗文質疑,陳耀祥想要強渡關山;到底是誰指使NCC這樣無視程序胡搞,為鏡電視敞開綠色大門?誰又是背後影武者?是否有相關的政治承諾,背後的交換利益又是什麼?
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表示,陳耀祥已經因為鏡電視案被檢察官起訴,中立性已被質疑,這要是在民間企業,早就要迴避;陳耀祥卻還繼續主持鏡電視案的審查,遇到爭議也不出面釐清,更能凸顯整件事情有特別動機存在。
李貴敏表示,外界也質疑,NCC急於在案件未釐清前就強行審案,是為了趕在選舉之前讓鏡電視成案;呼籲行政單位不應護短、放任且無視民意的質疑,這不是民主國家應有的態度,也是行政中立的最壞示範。
賴士葆痛批,NCC趕著在選舉前排審鏡電視上架案,就是因為綠營派系要鏡電視,作為民進黨的砲台,替自己人講話擦脂抹粉,吃相難看,陳耀祥都被因鏡電視案被列為被告,怎麼還有資格主持會議?NCC機關獨立性被民進黨破壞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