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318,五年了」論壇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9/03/14
資料來源: 

▎監督條例的立法博弈:2014 與 2019 

▎「和平」協議、民主防衛與公民投票
 
五年前,318太陽花運動曾經燃起這個國家的希望,但是地緣政治困境與保守政治結構對台灣的考驗依舊。國民黨並沒有倒下,從ECFA、服貿,到現在所謂《和平協議》,台灣的民主屢受威脅。當年高舉的《對中協定監督條例》至今並未完成立法,然而政治情勢一再轉變,中國對台統戰不斷進化,從「總代理」,到「入島、入戶、入腦」,「惠台三十一項政策」,「居住證」,以及最近的「民主協商」攻勢。
    
經濟民主連合協同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台灣制憲基金會與台灣永社,選在318運動五週年之前,舉辦此次論壇。
 
本座談會採自由入場,無須報名費用。歡迎各位於報名表單(https://goo.gl/forms/sKhpFijNarDmhtOv1)留下聯絡資料,以便收取最新活動通知。
 
▎時間:3月17日(日)13:30 – 17:00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3樓3A會議室│臺北市濟南路一段2之1號
▎主辦單位:經濟民主連合、台灣守護民主平台、台灣制憲基金會、台灣永社
▎議程說明
 
▏第一場(13:30 – 15:00)
【監督條例的立法博弈:2014 與 2019】
 
座談將回顧五年前後的時空變化,重新檢討如何面對《對中協定監督條例》這個未竟之業。
   
*主持人:
│ 邱文聰(台灣守護民主平台會長/中研院法律研究所副研究員)
*與談人:
│ 賴中強(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
│ 宋承恩(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經濟民主連合顧問)
│ 徐永明(時代力量黨團總召)
│ 林飛帆(島國前進發起人)
 
▏第二場(15:10 – 17:00)
【「和平」協議、民主防衛與公民投票】
 
座談將討論中國政府推動「兩岸和平協議」與所謂「民主協商」對台灣的危害,說明經濟民主連合倡議的《條約締結法》民主防衛機制,討論如何因應特定人士策畫的「和平協議公投綁大選」。
 
*主持人:
│ 徐偉群(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系副教授/經濟民主連合顧問)
*與談人:
│ 賴中強(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
│ 宋承恩(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經濟民主連合顧問)
│ 邱文聰(台灣守護民主平台會長/中研院法律研究所副研究員)
│ 姚孟昌(輔大學士後法律系助理教授) 
│ 黃帝穎(律師/台灣永社理事長)
│ 洪偉勝(律師/台灣永社副理事長)
 
活動日期: 
2019/03/17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

回應

當「台獨」供過於求…
2019-01-11 自由時報 陳茂雄(國立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前建國黨決策委員)

以前獨派人士在政壇有相當大影響力,民進黨對獨派人士相當依賴與敬重。可是獨派實力每況愈下,就以上一屆立委選舉為例,獨派政黨的政黨票總和還不到選民的一成。在九合一選舉,獨派人士無論對候選人支持或抵制都失敗,民進黨也只在瀕臨崩解時才會找獨派人士取暖。
上課時曾經問學生,哪一種人最聰明?多數學生表示是科學家。其實,除非屬頂尖科學家,一般而言,只要不笨,能專心從事研究工作,就可以成為科學家。而真正聰明的是成功的商人及成功的政治人物,因為這兩種行業的市場一直在變,只有相當聰明的人才有能力跑在市場的前面。一般人只能追著市場跑,難有多大成就。
選舉市場一直在變。對綠營來說,在黨外時代及民進黨建黨初期,選舉市場掌握在政治犯手中。因為人民有被迫害的悲情,且敢怒不敢言,因而將對抗獨裁政權的政治犯當作英雄,那時候綠營屬政治犯的天下。政治民主化之後,被迫害的悲情逐漸褪色,英雄的舞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論述。那時候雖然沒有被迫害的悲情,卻存有悲情的印象。
民進黨第一次執政後,民眾不只沒有被迫害的悲情,連悲情的印象也消失。主張台獨不只不會被迫害,有人甚至於還獲利。台獨的論述因而如雨後春筍,到處都是台獨大師,說的人比聽者還多,民眾已經聽膩了,況且這期間出現了一些政治騙子。民眾也不清楚哪些人是「先知」,哪些人是「騙子」?
台獨論述已經沒有市場,獨派人士卻集中在論述,而民眾有興趣的是「講」不是「聽」。二十年前民眾找筆者多數是詢問有關台獨問題,現在卻是對筆者講解台獨理論,在這種環境下,獨派人士還沉迷於扮演「先知」,怎麼可能會有票源?風聞有一位政治人物沒有能力批公文,連一分鐘的致詞也要有人提供演講稿,可是可以當選百里侯,其特點就是「聽」與「服務」,不是「講」。
獨派人士也知道發展組織,因而形成很多團體,可是其吸收成員方式也是靠一張嘴巴來搶志同道合的民眾,造成獨派的人口逐漸凋零。因為獨派人士各個都是「先知」,沒有人願意經營基層,人口不只不能增加,還日漸減少,在政壇上影響力當然越來越小。

覺青受挫 「台獨吉娃娃」出籠
2019-01-03 《多維TW》月刊038期 呂婉君

台灣九合一選舉大局落定,「看頭」反而比選前更多。除了民進黨慘敗引發一連串民進黨逼宮、卡位的政治宮廷劇以外,更吸睛的,是事前被認為政治性極高的「東奧正名」公投,結果不如預期:有577萬人反對以「台灣」(Taiwan)為全名申請參加所有國際運動賽事及2020年東京奧運。而PTT屢次熱烈討論「東奧正名」,因為熱烈討論,也衍生了「台獨吉娃娃」的新鮮名詞。
公投前,多數人認為,「東奧正名」公投一定可以通過。因為在國際賽事中,台灣運動員不能用「台灣」名義出賽,僅能用「中華台北」,一直被認為是台灣體育迷心中無法言喻的「痛」。國歌不能唱、國旗不能揮舞,滿腔運動與國族熱情無法適當發洩,故有此議論。對那些想以台灣為名獨立建國又大喊「台灣加油」的運動迷來說,東奧正名可能會是多數台灣人心裏的「最大公約數」。因此在公投前,獨派陣營勢在必得。
然令人玩味的是,選前5場公投意見發表會皆無人擔任反方代表的東奧正名公投,走進匿名的圈選處,竟然出現了577萬票反對票,比同意以台灣為名的476萬票還多了百萬票。結果是東奧正名被否決,中華台北繼續留校察看。
公投結果出爐後,PTT一片哀號,「覺醒青年」(俗稱覺青)心碎崩潰。他們認為,既然多數人不同意台灣,那便自稱「中國台北」,不斷地以中國台灣、中國台中、中國高雄等字眼瘋狂洗版。數日後,開始有民眾發文《覺醒青年鬧夠了沒?》,引起龐大回響,批評這群比覺醒青年更瘋狂的台獨分子為「台獨吉娃娃」。

覺青的誕生

PTT是台灣中青生代(約20歲至40歲)最具代表性的論壇。2014年太陽花學運風起雲湧時,PTT更是民眾傳遞消息、互通有無的重要論壇。當時在立法院裏抗爭的學生藉著PTT,能夠即時地將場內的消息帶到場外,讓越來越多聲援學生的人群集結立法院外。最後,佔領立法院運動被定調為太陽花學運,PTT也稱呼那群反對黑箱通過《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學生為「覺醒青年」。
覺醒青年,原先是意指在社會傾中主流下,膽敢站出來對抗馬政府,無懼警力衝進立法院的英勇青年。他們在2016年高舉「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旗幟,努力宣傳選票集中投民進黨,成功將蔡英文拱上總統寶座,成為台灣第一位女總統,為台灣政治寫下新歷史。然而2016年總統大選一役後,台灣的發展卻並非如覺醒青年預想的「新氣象」。
「萬眾期待」的民進黨上台後,開始了一連串的「改革」。除了推動《不當黨產處理條例》追殺國民黨外,民進黨「超乎期待」大砍法定七天假,「修惡一例一休」,華麗地從疼惜勞工轉身成照顧資方的「資進黨」。當初支持民進黨的「覺醒青年」一詞,也因為民進黨政策與價值反覆而就此崩毀。失去信仰的覺醒青年,從此被PTT嘲諷為只會「為反而反」的負面詞。

進化版覺青:台獨吉娃娃

東奧正名公投失敗後,由於無法接受多數人皆不同意以台灣之名出賽,覺醒青年不斷自稱中國台北。讓PTT又出現另一股厭煩覺醒青年的反撲力量,反撲力量「正名」亂版的人比覺醒青年更覺青、更台獨,並就吉娃娃神經質、愛吠、戰力弱的特性,描繪這群「堅決台獨」卻「無所事事」的激進台獨分子為覺醒青年進化版的「台獨吉娃娃」。
首先,是吉娃娃的神經質。吉娃娃不像黃金獵犬性情溫和,容易因為外在的聲響引發神經質一面。支持台獨的人,只要看到有台灣人向陸方伸出橄欖枝,立刻神經發作,質疑其「賣台」。例如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句「兩岸一家親」,就被認為是附和中國大陸對台統戰的語言,招致各方批判。連太陽花領導人林飛帆都就此事投書批評,柯文哲此言像是「過去的國民黨投胎轉世」,將會讓台北成為北京滲透台灣政治的開端。
再來,除了神經質以外,吉娃娃也很愛吠。信仰「台獨」的人自認是台灣主權的守護者,為了台灣,要對任何沾了陸方色彩的人「擴大檢查」。台灣開放陸資,就說大陸要用資金統戰台灣。台灣開放陸生入學,就說對方是職業學生。因為信念比較深,所以台獨吉娃娃常在PTT討論串裏大鳴大放。他們越在網路大聲疾呼「台獨」時,就越讓支持兩岸和平的人噤語,形成了「沉默螺旋」。因此PTT也逐漸從原來兼容並蓄的民間論壇,變成台獨吉娃娃的奔馳場。
最後,是讓狼犬變成吉娃娃的最重要一點——戰力弱。台獨派可以是台獨獒犬、也可以是台獨狼犬,但是為何民意最後送它一個「吉娃娃」之名?獨自走在黑夜裏,不斷有看不見的怒犬號叫,實在令人膽寒;然而一旦大燈亮起,發現原來想像中的大狗只不過是一隻虛張聲勢的吉娃娃,又令人發噱。於是,有人以「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為台獨吉娃娃做出最佳註解。
台獨吉娃娃雖能在網路上綱舉目張、振筆疾書,批評火力十足;但在台灣遭遇中共打擊、台中東亞青年運動會遭取消時又愛莫能助,提不出好方案,實際建設性近於零。又如太陽花運動拒絕了馬英九版本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成功讓服貿退回立法院,卻也讓該協定擱置至今。而當時力推服貿的馬英九則痛批:「他們自以為是愛台灣,但害死台灣了。」
賴清德自從接下行政院長一職後,就以「務實台獨工作者」自居。柯文哲回應林飛帆對兩岸一家親的批評時,也特別強調自己是以「務實」的態度處理該面對的問題。有人自稱「務實」,就代表有人趨向「瘋狂」。很顯然,瘋狂的是不顧國際現實,硬是要讓體育挾帶上台獨「糖衣」,想強渡關山的台獨吉娃娃。公投前志得意滿的台獨派,原以為可以搶一個獨的「名」,沒想到被全台577萬人以52.3%過半數否決;讓台獨從驍勇善戰的「狼犬」被打回原形,變成只是吠而無力的「吉娃娃」。就結果來看,可看出多數台灣人還是秉持「務實」的想法。
畢竟在中國崛起下,PTT不只政治版出現中國大陸,生活話題裏也總是充斥著中國大陸:青年在赴陸工作版上討論上海工作,網路購物版教人如何淘寶集運,大陸影劇版裏討論愛奇藝最新陸劇上映。PTT一手教人買淘寶,又一手「拒陸、懼陸」,不免讓人精神錯亂。從PTT流行的「台獨吉娃娃」一詞,反映出台灣已經有人厭倦了「逢陸必反」卻毫無建樹的台獨招式。現今兩岸經貿緊密,台獨派若還將中國大陸當作敵人,還須想出合適的新論述;否則,無論在台灣還是中國大陸,終將被當成吉娃娃看待。

中華民國合法化
2006/10 《TGB通訊》第85期 Pasuya

這幾年來,台灣好像時空錯亂:過去威權和特權分贓體制的既得利益者,現在似乎是民主、法治的維護者,是道德與進步的代言人;過去反抗不義體制的運動群眾,現在卻好像是時代的「反動者」。過去我們以為,用選舉和民主化,就能夠將中華民國轉型成「正常化國家」,時代的不幸和錯亂也將得以扳正;結果我們心底50多年的怨氣不但無從消解,鬱悶卻得繼續往肚子裡吞。
為什麼我們得繼續吞忍?為什麼我們只能眼睜睜地任由舊體制的權力者教訓我們?坦白說,我們強調的「民主運動」,從頭到尾就是錯誤一場!
自日本時代的士紳派、黨外到民進黨為主軸的反對運動,都不是要瓦解外來體制,只是在爭取台灣人於外來體制裡的參政權。階級平等和獨立建國的訴求,也只是短期間的政治口號,號召的群眾只是各政治勢力動員以維護既得利益的工具。
我們看看國民黨佔台灣後,到處拆日本神社,忠烈祠就建在原本神社的地基上。他們統治台灣也是如此,將日本於台灣的痕跡全面清除,實際上卻接收日本對台灣的統治基礎。依附日本統治者以控制和剝削台灣人的台奸買辦,在蔣政權時代,仍舊是新「頭家」最忠誠的「管家」,繼續啃食新頭家犒賞的甜頭。
台派政治、運動頭人喊著「台灣人出頭天」,卻如忠烈祠般:他們沒有要拆忠烈祠,只想將台灣的神主牌也擺進去。又如跑路政權將日本台灣總督府的招牌,換成中華民國總統府;台派只想換另外一塊招牌,其他一切照舊,不義同樣照舊!
2000年後的陳水扁政權,是繼承蔣父子及李登輝的統治;所謂「本土政權」是建立在中華民國延續50年來的不義基礎上,所以18%、財團特權、地方派系的資源分配乃至社會發言權的掌握,沒有一項能夠取消,差別只在於現在台灣人總算有權上賭桌了!台派頭人嘴裡喊著「本土政權」,卻從不敢妄想清算歷史,也從未妄想撼動中華民國的統治基礎、資源分贓與價值標準;因為一旦中華民國崩解,他們的權威、地位、利益資源及發言權將成為一場空。
對台灣人而言,只要能贏,只要分得到利益,只要khi-mou-chih giang,什麼是非都不必堅持,標準可以隨時為了目的而調整,原則也可以隨時放棄。
就是不談是非標準,因而不必否定中華民國體制。1949年後跑路來台灣至今的中華民國,無論它是否為獨立的政治體,無論它是否民主化,都是壓迫、剝削台灣人的外來政權!
如果不必否定中華民國,掌握現實的權勢就是老大!所謂的「反對運動」,50多年來一直懇求外來體制接受台灣,不但不向依附國民黨的台奸買辦吐口水,反而期待著他們來肯定並接收我們反抗的累積。因此,我們還在感謝蔣經國的「本土化」;我們也還緊抱李登輝大腿,因為他是中華民國體制內最有權勢的台灣人;現在我們衷心地期盼王金平站過來「本土」這邊,擔任我們的新老大。
不敢鄙視依附體制的投機者,就不敢否定外來體制的權力者。台派運動幻想能夠承接國民黨的統治,改變的只是將外來體制的外殼換成台灣,根本不曾要將扭曲台灣人的中華民國拆解。他們要求大家繼續服從中華民國的價值標準,繼續崇拜中華民國的權力者,繼續遵守中華民國的規則,也繼續維護這個統治基礎與利益分贓體制。
台灣人支持的反對運動頭人,50多年來都在懇求外來體制的接納,不是要消滅不義;不曾要否定外來體制的「民主化」和「本土化」,是將中華民國的不義合法化,是在繼續維護體制的既得利益結構!
藍綠或統獨的鬥爭,不是台灣人與統治階級的鬥爭,也不是被壓迫階級與既得利益集團的鬥爭;而是擠進體制的台灣頭人,動員被壓迫台灣人來替他們搶佔地盤以分食利益!
無論過去在爭取言論自由、組黨、總統直選,或是現在高喊的制憲、正名、本土化、國家正常化、台灣主體以及台灣加入聯合國,都走不出蔣經國「革新保台」的設限。50多年來,我們沒有要瓦解外來體制,反倒被政客頭人動員,去維護原本的既得利益體系,提供中華民國外來體制的「合法化」。至今,我們不僅未能「出頭天」,既得利益者繼續吸吮我們的血汗、繼續踐踏我們的尊嚴,我們卻只能將憤慨默默地往肚子裡吞!
台灣人運動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就是台灣人不敢堅持是非,不敢否定中華民國外來體制!

吱障把兩岸協定本質當成統獨,根本智障。這樣講,買中國製的東西都叫統嗎?拜託,不要耍白痴。
當初太陽花不是標榜「反黑箱、不是反服貿」?現在是???現在人家柯文哲表態不反服貿,也要被批鬥?哈哈哈哈哈,你們要不要統一一下口徑?
服貿協定是經濟協定還是統獨協定,吱障搞不懂。吱障大概也認為,跟中國買東西也是跟統一有關的行為吧?

太陽花學運11週年…陳沂1句話酸爆「17位參與者」 網炸鍋
2025-02-09 中時新聞網 王柏文

劉喬安(本名劉依函)在2014太陽花學運一夕爆紅,被封為「太陽花女王」,之後卻接連爆出涉入仲介跨國賣淫案、吸毒、持K他命等醜聞,而她曾說自己不在台灣,今年1月在美國因被台灣通緝、非法移民遭逮捕,再次引發討論。同時知名網紅牙醫師史書華近日遭郭姓前妻指控與已婚的語言治療師張女發展不倫戀,新北地方法院判張女應賠償20萬元。而網紅陳沂9日就在臉書上貼出17位當時學運的參與者,更諷刺「前科犯集散地,沒有前科怎麼敢說自己是太陽花?」讓網友紛紛炸鍋「原來那麼精彩...」、「青鳥的師父、師母們」,引發討論。
回想11年前,太陽花運動席捲全台。而這場學運的起因,在於《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遭強行通過審查,引起廣大青年的不滿。當時更有數十萬人聚集在台北街頭示威,聲援學生的訴求,並控訴時任的國民黨馬英九政府「黑箱」。
而陳沂9日就在臉書上貼出17位當時學運的參與者,更諷刺:「前科犯集散地,沒有前科怎麼敢說自己是太陽花?」《中時新聞網》為讀者整理出:其中有曾在學運期間專門負責將學生的新聞稿及聲明翻譯成英文而爆紅的「王年愷」,卻被爆出因散佈前女友性愛影片遭判刑。還有太陽花的領袖人物「陳為廷」,他在大三時在客運上撫摸熟睡女學生胸部,最後雖以緩起訴處分,他卻沒因此得到教訓,隔年還在夜店騷擾女生。
還有醫師「柳林瑋」,因在學運期間駐守醫護站,予人正義的形象,卻因涉嫌挪用百萬公款,又被檢察官查出私募的30萬款項交代不清,最後認罪獲緩起訴處分、並支付公庫40萬元。同時還有在太陽花學運時擔任物資組組長的「李郁欣」,曾因到網友臉書貼文下方留言「柳林吃屎吧,X」遭柳林瑋提告,事後被判拘役30日,得易科罰金3萬元,緩刑2年,另得上繳公庫1萬元。
以及在立院議場內喝酒的「光頭哥」郭力瑋,也曾因酒駕被逮,甚至還想偷取警方的1面長盾牌、3支齊眉棍,被依現行犯當場逮捕。曾任太陽花學運總指揮「陳光軒」,曾因車震人妻遭判賠償40萬元確定。有「太陽花小柴玲」之稱的前台北市議員黃郁芬在2022年底、產後3個月和謝姓男助理疑似發生不倫關係後,與前夫符男於2023年底離婚。符男控告謝男侵害其配偶權,最後謝需賠償40萬元。
而更令人吃驚的還有:政治網紅「羅宜」在社運活動中認識了學長「簡銘宏」,並向他購買1公克大麻,而幕後專職種植的「農夫」則是「林書聿」,3人在社運活動中認識,吸毒的行為也令人髮指。出身太陽花的錢台北市議員「林穎孟」,被控詐領助理費26萬1656元,台北地院判處3年8月、褫奪公權2年,另貪汙之圖利罪判處5年8月、褫奪公權3年。
曾參加過太陽花運動的演員「柯宇綸」,涉嫌酒後偷安全帽還縱火燒毀機車,遭到檢方起訴。前時代力量黨主席「徐永明」是涉立委集體貪污案,一審遭判處7年4月徒刑、褫奪公權3年,可上訴。
本名鄭家純的「雞排妹」4年前和陳沂在直播大戰,不滿自己的手機號碼被陳沂唸出,在她臉書公布陳沂手機前4碼,之後再透露後6碼。最高法院上月依違反《個資法》判處鄭家純徒刑3月、得易科罰金9萬元確定。
曾是太陽花青年的「李柏璋」被起底曾涉及多起妨害名譽案件,甚至曾涉犯妨害秘密罪。李柏璋2018年11月間曾涉嫌在租屋處偷拍與呂姓前女友的性愛畫面和私密處影片,遭呂女提出刑事訴訟。最後加上近日也捲入不少風波的劉喬安、史書華,這17位都曾參與過太陽花學運。
許多網友看完後,紛紛留言表示「一堆爛four(貨)」、「我當年還覺得他們很棒」、「超厲害的圖,整理得超好,一目了然」、「原來那麼精彩...」、「青鳥的師父、師母們」、「真的都遍地開花了」、「太陽花團伙」。

純情太陽花跟民進黨終於結合了
2019-07-18 風傳媒 徐有義/資深政治顧問

曾從頭到尾參與太陽花運動的人,對太陽花運動有很深刻的感動,我是其一。
深受感動,是因為它的單純。身為家長的我們還風雨無阻在立法院外搭起帳篷守護,就怕警方突襲強制驅離。我們守住立法院外四周,片刻不離。期間,夜半暴雨來襲,帳篷漂在水面。天亮了,回家換一套全新裝備再來。
那時候的民進黨,跟太陽花沒有連結,跟腐化也扯不上關係。
太陽花運動的指標人物林飛帆是我向來欣賞的人,賞味期一直到民進黨宣佈他將接任民進黨副秘書長為止。
從太陽花運動爆發至今,5年時間,林飛帆一直表現不沾鍋的樣子也令人欣賞,不進入體制內謀一官半職,也不在任何政黨內發展。原以為這個賞味期可以延續更長。直到民進黨總統黨內初選,不能說的公開作弊祕密,林飛帆竟然選邊站,幫起蔡英文撐起說謊大傘,我才算看破了。
我不會因此否定當年太陽花的純淨無瑕,更不會否定太陽花運動在台灣社運史上空前絕後的成績。只是,純情的太陽花,最後仍逃不過藏污納垢的宿命。
當前的民進黨早已不是我們認識的民進黨。不是整形前後仍然同一人,是有人冒充民進黨的臉孔,裝滿老國民黨的靈魂,更吸收了共產黨的日月精華。平心而論,共產黨還懂得共產共享。這個新潮流黨只為少數人獨享,沾到餅屑的人還自以為保皇是王道,犧牲是非,毀棄價值,燒成灰了還剩二片唇上下動不停--愛台灣,繼續行騙。
我為林飛帆感到不值。在民進黨尚未面露猙獰面孔之前,他跳進去還沒有這麼可惜。現在這個滿身銅臭味的民進黨,林飛帆選擇此刻跳進來,把那段時間我們最美好的共同記憶一起送進火葬場。
柯文哲說,林飛帆是年輕人,要找頭路。我看,林飛帆此刻投入這個頭路,倒像老人家的晚節不保。當年太陽花帶給我們的震撼感動,現在看起來變廉價了。
蔡英文還想靠林飛帆拉攏年輕選票,2020年的選舉既不緊繃、又窮極無聊,不投票族人數增加,年輕人還有興趣投票嗎?兩個政黨都被初選害死了,從今開始該思考:廢掉總統初選,救黨圖存。
太陽花曾經純情,與作弊黨混合後,就無需再傳唱下去。作弊黨的作弊總統任期如果再延續,表示台灣人選擇放棄是非價值了。大家愛談大是大非,實在談太遠。先教會家裡的孩子遠離作弊,再談國家認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