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 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 loud@gmail.com。
2025/03/24
時間:114年3月25日(二)10:00
地點:內政部(中正區徐州路5號)
主辦: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
3月12日,內政部移民署以大陸配偶劉振亞在大陸抖音平台提及武統,有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安定之虞,遭內政部撤銷依親許可,並強制十日內(3/25)出境。劉振亞及其家人將與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共同召開記者會,請內政部長劉世芳正視移民署濫權的問題,即刻撤銷行政處分。避免骨肉分離,對三名子女造成難以回復的重大傷害!
劉振亞對自己針對兩岸情勢的分析,遭移民署曲解為鼓吹武統,感到冤枉。同時,移民署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採取過當的處理,將拆散兩岸家庭,對三名未成年子女造成難以回復的傷害,感到悲傷。
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認為在亞亞案上,移民署單憑影片便推論有危害國家安全的結論,立即撤銷依親居留許可,明顯是為了奉命行事而擴大行政解釋空間,並在缺乏明確的判斷標準下,做出戕害新住民家庭的錯誤處分!已經明確是濫權的違法行為。在此,我們要求內政部即刻撤銷違法的行政處分!讓劉振亞與台灣家人繼續在台灣共同生活!
活動日期:
2025/03/25
回應
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二十條有載明:
公民及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二十條有載明:
第二十條
一 任何鼓吹戰爭之宣傳,應以法律禁止之。
二 任何鼓吹民族、種族或宗教仇恨之主張,構成煽動歧視、敵視或強暴
者,應以法律禁止之。
學者質疑亞亞案裁決遭出征 蔡正元:縱容民進黨到這地步
學者質疑亞亞案裁決遭出征 蔡正元:縱容民進黨到這地步
2025-03-25 中時新聞網 祝潤霖、陳俊吉
陸配「亞亞」劉振亞被移民署片面認定武統言論,廢止居留許可,限期於25日離境。最終亞亞於晚間7點松機記者會後配合離境,但討論仍不斷。前立委蔡正元直言,就連身兼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董座的中正大學教授羅世宏質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引用兩公約裁定駁回聲請存在明顯瑕疵,也被青鳥出征;連綠的人要講道理都不行?人民怎麼會縱容民進黨到這種地步?只要民進黨不爽,就不讓別人講話、開會?這叫流氓、角頭!
蔡正元25日在中天節目《林嘉源辣晚報》表示,暫且不管亞亞這案子的是是非非,高等法院裁決陸委會的這個行政處分是有效的。然後就有一個學者叫羅世宏,他就跑出來講說:你那個裁決是有問題的!我們可不可以質疑法院的裁決?民主社會這很正常!法院裁決怎麼說?他說:根據兩公約,行政命令驅逐你有道理。那羅世宏怎麼講?他說:法院你們弄錯了,兩公約只約束政府機關、不約束人民。
蔡正元強調,也就是說,你這個國家的法律或制度有違背兩公約的話,你要做修改、修訂。兩公約從來沒有拿來對個人作任何行政處分的理由,從來沒有!所以他覺得這個法律引用的裁定書有問題。
前立委郭正亮提到,最高行政法院還沒有裁決,他在上訴!已經上訴到最高行政法院了。蔡正元指出,羅世宏就質疑高等行政法院的裁決書:你到底法律有沒有念通?怎麼會用兩公約來限制個人的行為?兩公約只管行政機關、不管個人,這個在法律上是很清楚的事情。而他只是質疑、批判,覺得這個裁定不對,他馬上被青鳥出征!郭正亮補充:他是淺綠,淺綠也被出征!蔡正元直呼:連講法律道理都不行?郭正亮嘆:「都不行!」
「只要我喜歡,沒有什麼不可以的!」蔡正元直言,管你韓國瑜?只要民進黨看得不爽,就控制主席台!民進黨一向不都是這樣子嗎?誰縱容的?台灣人民縱容的。今天韓國瑜說:「你不要一直吼叫,我耳朵很不舒服!」豈止韓國瑜不舒服?全國人民眼睛都不舒服才對!怎麼會縱容民進黨到這種地步?不爽就不讓別人講話、不准別人開會?這叫什麼?這叫流氓、角頭!
法務部研議立法管制言論
法務部研議立法管制言論
次長徐錫祥證實開過小組會議、學者提設專法 政府做法被譏吹戒嚴法螺
2025-03-27 中國時報 陳志賢、胡欣男、黃敬文
大陸配偶「亞亞」劉振亞被內政部移民署認定在台發表「武統」言論,遭廢止其居留許可,驅逐出境。移民署放話,與亞亞相同鼓吹武統的陸配,將循例辦理。台灣是否走回管制言論,針對鼓吹戰爭或武統訂立專法?法務部次長徐錫祥26日表示,有學者建議修訂專法。政府的做法,遭譏是以保護民主之名,吹起戒嚴的法螺。
亞亞25日晚已搭機返回大陸,但仍有綠營側翼緊盯陸配昔日的網路社群言論,檢查是否有鼓吹武統內容,蒐證向移民署檢舉。政府是否重回1992年《刑法》100條內亂罪修正前,管制言論、懲罰「思想犯」?引發關注。
徐錫祥昨在立院受訪表示,對於武統言論的相關規範,散落在各個法律條文中。法務部先前有開小組會議,學者的意見是希望能立專法。但是否設立專法,或在《刑法》增設,尚在廣徵意見,基於言論自由與公共利益做最好決定。
法務部強調,法務部尊重學者依其專業表達的意見,為避免與會專家學者的困擾,不便說明學者的身分及發言內容。
針對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引用「兩公約」駁回亞亞提出的訴訟,徐錫祥指出,是參考兩公約的精神,並非依照兩公約的規定;移民署是依《大陸地區人民在台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許可辦法》第14條第1項第4款「危害國家安全及社會安定」規定,廢止其居留。
法務部官員表示,近年歐美各國出現仇恨性言論引發的犯罪型態,法務部曾在「刑法研修小組」邀專家學者討論《刑法》增修事宜,有學者關注仇恨性言論引發的可能犯罪,建議仇恨言論應予規範。
據了解,依《刑法》各章節,包括恐嚇公眾、公然侮辱、煽惑犯罪,有類似「仇恨言論」內容;但是否構成犯罪,法官會依個案情節審理。過去法界就有修法或立專法的籲求,但經法務部刑法研修小組討論,未有共識。
2022年5月,美國南加州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生槍擊案釀1死5傷,行凶者被懷疑有政治意圖,時任民進黨立委羅致政就拋出「仇恨罪」修法。法務部當時認為,可先蒐集外國的立法例,再邀學者專家討論。
時任國民黨立委李貴敏則反對此修法方向,質疑仇恨範圍很廣且見仁見智,法官與檢察官如何認定?若是民眾批評快篩劑不足、通傳會(NCC)雙標審查等言論,難道也算仇恨嗎?當時綠委傾向不立專法,而是透過修訂《刑法》加重刑責,待社會各界取得共識。
當時,法務部司法官學院犯罪防治研究中心也發布報告指出,我國因自身歷史,存有省籍、統獨政治立場衝突;若要進行仇恨犯罪法的立法,便應對我國文化脈絡有進一步的考察與評估,以免激發社會問題。此後,法務部的刑法研修小組曾討論相關議題。
擔任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董事長的中正大學教授羅世宏日前投書媒體,評論亞亞案的行政裁定在法律存在明顯瑕疵,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引用兩公約是過度解釋;讓不滿亞亞的網友轟爆事實查核中心網頁留言。羅向同仁道歉稱,「個人造業個人擔」,他的言論只代表自己;但他強調,立場不會改變,也期望內政部公開審查資料,讓大家知道言論自由的界線。
台大國發所所長劉靜怡也在臉書發文,有感而發地表示,「不出所料,果然有人吹起用戒嚴保護民主的法螺。」她並大酸,「的確很像當年蔣家政權御用政學人士的民主腔調呢。」
台灣驅逐劉振亞的法律依據主要來自於
台灣驅逐劉振亞的法律依據主要來自於《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該條例第十八條規定,大陸地區人民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予強制出境或限期出境:五、有事實足認為有犯罪嫌疑者。六、有事實足認為有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安定之虞者 。此外,移民署也引用了《大陸地區人民在臺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許可辦法》第十四條作為撤銷劉振亞依親居留許可的依據 。
卓榮泰稱亞亞案沒妥協空間!劉靜怡酸「用戒嚴保護民主」
卓榮泰稱亞亞案沒妥協空間!劉靜怡酸「用戒嚴保護民主」
2025-03-26 中時新聞網 林縉明
陸配亞亞因涉武統言論,遭移民署廢止居留許可、限期離境。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表示,內政部溫柔堅定處理,政府沒有妥協空間。台大國發所長劉靜怡今日在臉書表示,不出所料,果然有人吹起用戒嚴保護民主的法螺了,的確很像當年蔣家政權御用政學人士的民主腔調。
針對陸配亞亞事件,卓榮泰昨天表示,他要求內政部,溫柔處理此案下,仍要有堅定的態度。言論自由仍有界線,人民不能詆毀國家、又要國家保護。政府保護的是中華民國台灣的主權與國格,此案處理上沒有妥協的空間。
劉靜怡表示,接下來就是行政法上「直接強制」的問題了吧?至多再看看有沒有人會問問有無法律上進一步甚至憲法上的救濟途徑吧?問問整個程序有沒有合乎正當程序保障的基本要求吧?這些都是國考司律公法必考重點吧?還是現在要奉長官之命,又加上了一個法律明確度可以存疑的「溫柔堅定」執行要件?
劉靜怡說,不出所料,果然有人吹起用戒嚴保護民主的法螺了,的確很像當年蔣家政權御用政學人士的民主腔調。原來現在被奉為圭臬的法學風格是講話好聽,言論自由包括沒人可以強迫你接收不好聽的話,希望你老師有教你。
2025-02-20 誠實豆沙包
2025-02-20 誠實豆沙包
台灣人現在為了政治鬥爭的勝利,不擇手段,全無道德底線。
假設最後真的給他們獲得自瀆出來的「民主的勝利」,那這樣的民主自由,甚至連邪惡的共產專制都還不如。
2025-02-22 誠實豆沙包
2025-02-22 誠實豆沙包
誠實地指出日本的缺點,會被日本人道歉。
誠實地指出中國的缺點,會被中國人圍剿。
誠實地指出台灣的缺點,會被台灣人圍剿。
不枉我苦心證明中國台灣同文同種、兩岸一家親,呵。
2025-02-28 誠實豆沙包
2025-02-28 誠實豆沙包
為什麼稱讚中國叫「舔中」,稱讚台灣就不叫「舔台」?
台灣人不接受的「統一」,是指人格和待人處世的標準嗎?呵。
2025-03-22 誠實豆沙包
2025-03-22 誠實豆沙包
沒有智力障礙的都知道,中國不允許雙重國籍。
結果最近台灣政府媒體大張旗鼓宣傳身分審查,說有中國身分證者即除台灣籍。
整個事件這麼反智也能讓台灣人高潮,台灣人的腦子到底是有什麼中華障礙。🙃
痲瘋的社會
痲瘋的社會
2022-01-03 民報 江建祥/台獨人士兼美國律師,服務洛杉磯僑界逾三十年
曾經說過「威權時期不是大家都選擇服從嗎?」的蔡英文,為了能夠繼續擁有既得的政治暴利,使用了各種手段,強迫人們服從於她所建立起來的威權。在威權時期的醜媳婦如今熬成婆,兇殘變本加厲可以理解。但是原本敢於撚虎鬚、拍桌子的「英雄」如今都變成很擅長阿諛奉承的哈巴狗,為什麼?令人百思不解!
筆者亦忝為職業攝影師,最近在南加州一個人數超過兩萬的攝影愛好群組貼上冬至海灘即景,不經意地在照片的旁白加了一句「這麼冷颼颼的冬天,我思維海水的溫度應該在華氏40度左右」,結果遭到數十人的「圍剿」或「嚴厲糾正」,原因是南加州的海水即使在嚴冬也不會低於華氏56度,這海水調節的功能也是沿海的都市冬暖夏涼的主因。這些「正義之士」不是單純的謾罵或言語暴力,而是引經據典在網上展開一場科學論戰。Speaking out(不平則鳴),這是一種民主國家的正常狀態。
對不公不義採取強而有力的抵制或對抗,會帶給人自我肯定和對現狀有掌控權的自主感。這種自我肯定和自主權的「快感」,是破除不公不義的附加價值。但是,在一個不正常的社會,面對不公不義的事情,能有勇氣起而抗爭或破除改革者,卻是罕見甚至被視為必須受排擠、誅滅的異類。這一類社會長久受不公不義的折磨,施行壓迫的加害者為了維繫對自己有利的不公不義的制度,必須將不正當的行為正當化,而受壓迫者為了生存或苟延殘喘,都已經逐漸地對不公不義產生神經鈍化的症狀。這群長久生活在不正常的社會的人像患了痲瘋病的人一般,他們都有嚴重的末端神經萎縮的病變,他們有嚴重的知覺鈍化問題,他們需要不正常的刺激才能有所感覺。
在這種患了類似痲瘋病的社會,不良的執政者可以儲存層出不窮的桃色緋聞,在適當的時候透過「訊息農場」「配銷」到社會上,以遮掩執政者不想要百姓關注的議題。所以當論文門醜聞即將引爆的時候,高嘉瑜和林秉樞必須「銜命救援」。當公投告急的時候,王力宏的醜行必須出面制止人們運用他們的大頭思考。當然,中間還要夾雜十指緊扣的老頭以及干卿底事的大S婚變。這些人的末端神經已經嚴重萎縮,感覺不到應有的快感,怪不得木炭最終會變成管制品!
誘導性麻痺(Desensitization)或心臟長繭(callous),是一種情緒反應的鈍化,是面對不想面對的事情的一種心理應對方式。臨床心理治療上,讓患有恐懼症或焦慮症的病患,不斷地面對引發恐懼或焦慮的誘因,藉由頻繁的接觸,讓病患逐漸對發病的誘因失去敏銳的反應。通常人對凶殺現場血腥的場面都會有極其不適的反應,有的人甚至會產生噁心或嘔吐症狀。但是,一般的法醫或刑事調查人員則因為長期曝露在類似的狀況下,逐漸產生具有自保作用的情緒鈍化。收視率頗高的CSI(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影集裡常常可以看到,刑事調查局的工作人員坐在屍體旁邊,一手拿著洋芋片往嘴裡塞,一手邊翻動著屍體,一邊撰寫驗屍報告。雖然有些戲劇性的誇張,但是這些影像所要傳達的信息就是心理反應鈍化的現象。
台灣民意基金會游盈隆博士近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大約28%的受訪者不相信蔡英文總統有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論文或學位。對於這一個民調結果各方解讀不一,有民進黨裡所謂熟悉民調事務的幕僚的氣急敗壞,也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須努力」的樂觀看法,筆者看到的倒是缺鼻子、瞎了眼、爛了腳趾和手指頭的痲瘋病患。姑且不談截至目前為止,所發掘的實質上證據是否足以呈堂入證證明蔡英文的學術詐欺。蔡英文一連串違反人情的欲語還休以及完全違反邏輯、常識的行舉,竟然讓一個社會超過將近72%的人無感。這是一種令人擔憂的心理反應鈍化的現像,代表這個社會嚴重地病了。
從不公不義的壓迫裡獲得利益的人,包括加害人或與加害人有共同利益的人,通常對不公不義的存在缺乏認知。這種認知的缺乏,有時是因為加害人在潛意識裡,對事實認知所可能帶來的罪惡感的趨避,有時卻是因為對可能的報復,內心產生恐懼,故而有視而不見的鴕鳥心態,或者是對現狀改變的無力感所造成的無奈所導致。但是,大部分的加害人,卻都故意地把過錯歸諸於被害人,藉此來保留對自己的正面評價。這解釋了民進黨裡和蔡一起吃香喝辣的黨羽以及一群蔡的核心成員的同流合污、沆瀣一氣。
這種保持對自己的正面評價或者所謂的自我感覺良好的心態,在加害者和被害人的身上有不同的反應。加害人為了能夠自我感覺良好,便盡量將自己對不公義的責任降到最低程度,即使在無法完全推卸責任的狀況下,至少也要盡量將不公不義所造成的結果小量化(minimize)。反之,正常的受害人面對不公不義,為了保持對自己的正面評價,不至於有「咎由自取」的自我譴責,便會將不公不義的結果反射回到加害者的身上,藉此對加害者進行極力的反抗。然而有一些「反常」的被害人,為了維持自我感覺的良好,藉著對不公不義的存在的視而不見,用麻木不仁來欺瞞自己。最糟糕的是,還有一種被害人面對不公不義,完全不顧自尊,充分表現奴婢的心態,把所有責任往自己身上攬,認為自己之所以受到不公不義的待遇,一切都是咎由自取。你覺得台灣人是屬於那一種的被害人呢?
此外,台灣到處充斥熬成公婆的醜媳婦。這些原本的被害人,受制於加害者的淫威,不敢表達自己憤怒的情緒,壓抑日久,因此形成對加害者認同的奴婢心態。這一類患有斯德哥爾摩症的被害人,會用睜眼說瞎話的方式拒絕承認他們內心對不公義的不滿和憤怒,更甚者,會接受加害人對他們的鄙視和侮辱,並將之內化形成一種自卑感。更離譜的是,當這些默然接受鄙視和侮辱的人,在認同加害人之後,自卑轉化成自大,居然產生一種鄙視其他受害人的心態,並且在他們欺侮其他被害人的同時,病態式地感到莫名的權威快感。受過虐待的人為人父母後反而轉過來虐待自己的子女,或唯唯諾諾的女人對敢於主張自主權利的女人的鄙視和怒罵,都是同樣的心理。
處於強勢的加害者,通常可以肆意地透過他們對公權力或整個社會體制的控制,對正義做對他們有利的詮釋。相對地,這些加害者靠他們所掌控的媒體或教育機構的支撐,又進一步被他們自訂的正義標準所迷惑。如此惡性循環的結果,這些加害人已經對不公不義的事情失去了敏銳的感受。結構性的壓迫,透過政治、經濟和文化等組織,不斷地、系統性地循環複製。因為問題存在於社會結構,所以除滅惡質的領導人或制定新的法律都無法改變結構性的問題。
社會上許多的不公不義,沒能受到預期的抵制或抗衡,和人們「心肝長繭」的痲瘋現象有緊密的關係。治病除了要治標,適時的疏解病痛之外,更要能治本,將導致疾病的原因一併根除。麻木不仁的台灣人病得不輕,光靠像貼OK繃般的政論性節目或偶爾的街頭嘉年華會,是絕對無法發聾振聵。而統治者所設計、用來維繫政權的充滿弊端的選舉制度,只會加重麻痺、延宕治癒的時效,對潰爛的痲瘋毫無助益。這種痲瘋症狀需要長期的治療和呵護,包括適當的公民教育,提升「病」人對真、善、美的慕戀和追求,培養他們對正義、自由和平等的認知和尊重。這些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艱鉅工程,播種的人很可能看不到收成。做這種基礎工程的人,常常被人誤會、辱罵為西裝筆挺、坐在冷氣房裡喊「台灣人站起來」的蛋頭。台灣人裡有多少人願意參與如此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還是,我們得等待下一個「救世主」?
2025,台灣「極化」中?
2025,台灣「極化」中?
2025-01-02 FTNN新聞網 鄭自隆/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2024年台灣有些現象令人憂心,若不改善,會讓台灣持續極化,形成內耗導致撕裂。所謂「極化(polarization)」,就是立場趨向兩端,各持己見,無法透過妥協找出交集;這種現象,在朝野、社會,甚至兩岸關係,都看得到。
‧朝野極化
2024年大選,民進黨取得總統大位,在野藍白取得國會控制權,形成行政與立法相互制衡。這本是民主常態,沒有不好;而且在陳水扁當總統時亦是如此,當時朝野即使有對立衝撞,但並沒有如此激烈。
國會衝突始自2024年10月的國會職權案修法,藍白聯手大改造,稱之「國會改革」;民進黨抵死不從,醜化為「國會擴權」。問題是,藍白修法的總統問責、國會調查權等等,都是民進黨以前在野主張的,也是國民黨當時執政時反對的;結果兩黨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台灣政黨政治居然如此不堪,以「鞏固既有權力」作為是非對錯考量標準。
國民黨握有立法權,但民進黨還有最後的秘密武器「大法官」。大法官都是蔡英文時代任命,果然嫻熟政治配合演出,小處合憲、但重點均違憲犯規,演出如同「廢死」釋憲;但政治就是這麼回事,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牆梯,藍白聯手再推出《憲法訴訟法》修法,最後通過大法官未滿15人時,總統須2個月內提名補足,參與違憲評議大法官不得少於10人,同意違憲宣告則至少需9人,綁死大法官。
但媒體報導,對此行政院將以「窒礙難行」提出覆議,但修正條文規範的是司法院;行政院管不到司法院,可以越俎代庖說「窒礙難行」嗎?是否有違五權分際,大法官或許應該講講話。
去年12月的修法還有《財政收支劃分法》,讓地方多分錢;這也是民進黨在野主張的,但現在反對。《選罷法》提高罷免門檻,是民進黨支持者揚言罷免當選邊緣藍委惹來的。提高罷免門檻避免「濫罷」,藍綠皆利,有助政局穩定,民進黨反對又為哪樁?
更離譜是立院民進黨團全票否決自己總統提名的大法官候選人劉靜怡,只因為劉教授曾批評民進黨與某位綠委,所以黨鞭揚言誰支持誰開除黨籍;這已不是朝野極化,而是黨內價值極化,讓自己黨的總統難堪。
‧社會極化
政治極化,社會就會極化。某漢堡店主管涉嫌性侵女性員工,導致輕生。有建中生PO網要揪團去買漢堡,並說「沒有女權的世界真好」。如此荒誕行徑,居然還有其他著名男校生呼應,這是性別價值的極化。是甚麼樣的教育讓一流學校男高中生只會唸書,而忘了同理心與對他人的尊重。
少年如此,成人也未必高明。柯文哲的起訴書出爐,有人罵柯貪、忘記初心;有人質疑檢方政治辦案,缺乏關鍵證據,是羅織與構陷。意見兩極,但羈押起訴的北檢居然沒有獲得掌聲,顯然罵柯的一方是以意識形態看事件、而不是以司法論事。
檢察系統在柯案中,選擇站在「極化」的一端,讓司法天平失衡;讓檢察系統極化的啦啦隊,卻是媒體。打開電視新聞頻道的談話性節目,天天談柯案,而且只有單向聲音,連1月1日元旦也不放過,甚至主持人也跳下來和名嘴一起參與圍毆;新聞學教科書說的媒體應扮演「中立觀察者」角色,早就不見了。
‧兩岸關係極化
這是最令人憂心的。台灣與中國國力懸殊,千萬不能暴虎馮河;否則引來戰爭,就是生靈塗炭萬劫不復,台灣自日治時代以降累積的文明基礎瞬間歸零。
台灣對大陸所有作為,均視為惡意「統戰」。「統一」是中國不能動搖的價值,所有官方作為均會向此價值靠攏,不用訝異。但台灣只有「峻拒」一個方法嗎?為什麼不存異求同,找出可以不衝突的話語?習近平元旦賀詞談及香港、澳門,順口談到台灣「兩岸同胞一家親,誰也無法割斷我們的血脈親情,誰也不能阻擋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我們為什麼不說,在血緣、文化、歷史的基礎下,兩岸平等相待、共存共榮?
兩岸關係極化就會形成惡意螺旋。馬英九邀請陸生來訪,本是好事,但被批統戰,連小女生脫口而出的「中國台北隊」也引來罵聲,還把來客罵哭。罵人者不妨持「Chinese Taipei」問懂中文的老外,試問老外會翻成「中國台北」還是「中華台北」?更荒唐的是,今年台北市政府賀春條幅寫「蛇馬龍鶴」,也被某些議員批是偷渡中國球員「馬龍」,是「文化統戰」;簡直膽怯到聞「統戰」戒慎恐懼,不能自已。
政治極化、社會極化、兩岸關係極化,環環相扣,對台灣都不是好現象,廟堂之士應正視,不要只看到權力。藍綠搶食把碗打破,誰也吃不到。
2025-03-25 Te Pieng So(酥餅)
2025-03-25 Te Pieng So(酥餅)
台派老是被莫名其妙橫空出世的人代表,同樣的招式台派就是學不會、學不乖。
犧牲一個隨便抓就一把的什麼亞亞,養兩個莫名其妙的代表,中國完全不虧。
蔡英文本來就是統派童養媳。現在那麼多支那外配
蔡英文本來就是統派童養媳。現在那麼多支那外配,大部分是在蔡英文當陸委會主委時放進來的。
當時是支那外配進入台灣的「最高峰期」,比馬狗執政時還嚴重(內政部移民署的網站有數據)。
當時台聯立委曾因蔡三桂幫支那外配開大門而在立院痛斥蔡三桂,蔡三桂卻皮皮的回「難道要禁止自由戀愛嗎?」
當時滿街跑的廣告車(宣稱跑掉再送一個),蔡三桂居然稱之「自由戀愛」。
2025-03-27 誠實豆沙包
2025-03-27 誠實豆沙包
台灣人向來以耍流氓為傲,
認為:凡事只要耍狠耍賤,就沒有什麼是不能掌控、解決的。
但他們始終沒有搞清楚一件事:
跟最慘戰敗國崛起到如今成為世界二強之一的中國比耍流氓,
他們就只是國中生8+9的等級。呵。
台灣人不具備會被認為值得保護的「文明」。
「武統」諧音哏?綠粉瞎批五桐號 網傻眼:有病要看醫生
「武統」諧音哏?綠粉瞎批五桐號 網傻眼:有病要看醫生
2025-03-20 中時新聞網 祝潤霖
陸籍配偶「亞亞」被指控用社群帳號《亞亞在台灣》公然鼓吹武統言論,遭移民署廢止其在台依親居留許可。移民署要求亞亞須在10天內離境。但亂象不只於此,近日一位X上的網紅「妮可高端」質疑連鎖手搖飲五桐號,聯想諧音直呼「店名這麼噁心」。網友傻眼喊:有病記得去看醫生。
妮可高端近日在X發文質疑五桐號:「我沒在喝手搖,今天才發現有店名這麼噁心的手搖,分店還開了120家。台灣人神經也太粗了吧。」有X友留言稱:記得先前有人問過,然後有人很大聲說這個跟武統無關。妮可高端卻仍說:「所以只是故意取個諧音來噁心台灣人嗎?好的,夠噁心。」
沒想到X不少網友附和「根本故意的」、「天啊,這是諧音吧(武統號)」、「名字太奇怪」、「一看店名,就能知道很刻意」、「台灣人只在乎CP值,卻忽略了會因此失去什麼」、「你說梧桐就算了,這明顯就是衝著來的」、「拒喝」。但也有人說「怎麼覺得是台語『有同好』的意思?」
還有X友表示要轉發到Threads周知。根據《TVBS新聞網》訪問街頭民眾看法,民眾表示「現在政治一些統獨問題啊,這問題其實不要去太刻意去想,其實只是一個單獨的飲料品牌」、「我不在意,就沒有很在意,可能它諧音哏不夠重吧,而且諧音哏真的太多了」。
粉專「一百五」、「鎖綠鴉」也先後分享相關亂象,網友直呼「這個到底是有病還是沒有腦?」、「得了沒有腦的病」、「統一獅?統一發票?統一超商?有病記得去看醫生」、「不要爬山,因為有很多梧桐樹;不要家具,因為用梧桐油」、「你怎覺得他還有救?」、「以後打麻將到底可不可以吃五筒碰五筒啦?在線等,急!」、「不愧是綠共」、「又要鼓吹戰爭,又害怕人家講武統,一堆北七」。鎖綠鴉強調:「明天就去買一杯!」
2025-03-06 誠實豆沙包
2025-03-06 誠實豆沙包
中國2025年全球軟實力排名上升至第二,本來有點懷疑。
然後去看了一下【哪吒1】,我相信了,真的很好看。
感覺中國近年真的是有在效法日本、韓國的流行文化征服世界之道,在國家軟實力上下功夫。
反觀台灣人的精力,都花在情緒勒索別人、罷免什麼的。
中國沒必要對台灣發動戰爭,台灣人正在自取滅亡。呵。
2022-05-30 Te Pieng So(酥餅)
2022-05-30 Te Pieng So(酥餅)
最近很多人愛侃侃而談言論自由,更愛當起法官,什麼算言論自由、什麼不算,卻缺乏一個最重要的觀念:言論自由請求的對象是政府,是藉由防止政府侵犯言論自由以達成言論自由的目的。意見不同的一般人民之間是無法侵犯彼此的言論自由的。作為一般人,我也不會是你言論自由的請求對象。仙島一堆人常常什麼是公、什麼是私都分不清楚。
所以當我們要檢視言論自由是否被侵犯,要檢視的對象必定是政府與公權力,而不會是一般人民。既然政府是要被檢視的對象,最好不要自己兼任裁判,隨便用公權力威脅別人;出現這種行為,就已經不利言論自由。更不用說,蔡政府濫用「社維法」行限制言論自由之實,是長期的累犯。
在仙島,我發現,大部分人根本不在乎言論自由。看到不喜歡聽的話,大部分人都恨不得講的人受到懲罰,這才是不分藍綠的真相。
2025-03-29 誠實豆沙包
2025-03-29 誠實豆沙包
那些誠實講出台灣缺點、真心想要台灣變好的,
都會被打成中共同路人、瞧不起台灣。
該謙虛的時候自大、該自信的時候自卑,
台灣人的精神障礙真的很嚴峻。呵。
軍審制度恢復…民眾黨:進步價值轉眼拋棄 台灣法治「德意志
軍審制度恢復…民眾黨:進步價值轉眼拋棄 台灣法治「德意志」說了算
2025-03-13 聯合新聞網 林銘翰
有關賴清德總統宣布恢復軍事審判制度,台灣民眾黨表示,國防部長顧立雄當年高舉改革,如今竟然選擇大走回頭路,所謂「進步價值」轉眼拋棄。而面對重大的政策變革,國防部至今未提出修法草案,破壞民主憲政制度,台灣的法治形同「德意志」一人說了算。
賴總統上午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後在總統府發表敞廳談話。賴總統表示,為了因應中國滲透及間諜活動,策略包括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藉由恢復軍事審判制度,軍法官回到第一線與司法機關協力,處理現役軍人涉犯叛亂、利敵、洩密、廢弛職務、抗命等軍事刑事案件。
民眾黨稍早發布聲明指出,2013年洪仲丘事件引發社會憤怒,25萬人身穿白衫走上街頭,迫使政府回應公民社會期待,因而推動軍事審判制度的改革。而過去為洪仲丘奔走的律師顧立雄,曾經主張「軍法移司法」、公開宣示「絕不允許軍法復辟」。
民眾黨表示,沒想到十多年過去,當初高舉改革的顧立雄,現在身為國防部長,竟然選擇大走回頭路,進步價值轉眼拋棄。賴總統一聲令下要恢復軍事審判制度,面對如此重大的政策變革,國防部至今未提出修法的草案,破壞民主憲政制度,台灣法治形同「德意志」一人說了算。
民眾黨認為,中國威脅日益升高,為了維護國家安全,防止境外勢力滲透,一直都是民眾黨最重視的原則。但是對於國家安全的期待,政府有責任也有義務,用更清楚的輪廓回覆台灣社會。
此外,民眾黨立法院黨團也透過新聞稿表示,民進黨當年傾全力廢除軍事審判,賴總統同樣高升疾呼廢除軍法審判。沒想到如今大權在握,毫無顧忌地大走戒嚴威權老路,而民進黨目前也呈現一片安靜死寂。國防部從未與社會討論,更沒有提出任何相關法案修法版本。現在的民進黨已經淪為一人政黨,就是唯「德意志」獨尊。
民眾黨團指出,台灣社會處處充滿白色恐怖、威權時期的既視感,「今日之軍法復辟、明日就是警總再現」。賴總統所謂的「沒有選擇」都是藉口,一心只有崇拜威權,不願鞏固深化民主韌性,選擇鑽進「民主退步、自由限縮、人權倒退」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