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接任黨主席後對立委選戰的第一著棋,就是徵召被列為11寇的子弟兵羅文嘉至北市大安區競選,以突破艱困選區。去年紅衫軍反扁過後,11名民進黨政治人物因曾發表批扁言論,被深綠基層標定清算,加上黨中央及府院高層默許甚至配合,在今年初的民進黨初選中,幾乎全軍覆沒。但要是將陳水扁的動作視為幫11寇平反,未免太過天真,羅文嘉等11寇,真的想被提起「平反」這件事嗎?
具有自我反省的政治動作,一直是民進黨優於國民黨的社會印象,去年在陳水扁政權搖搖欲墜之時,民進黨是否有內部反省機制,也是被關注的焦點之一。但隨著擁護扁政權大於一切的價值瀰漫,對於陳水扁採取較為批判立場的政治人物,在北高市長選後民進黨小勝後立即淪為戰犯,保皇派則挾著勝選之威,對黨內進行政治清算,建構民進黨的新價值。
今年初羅文嘉淪為黨內寇讎,連續在《蘋果日報》刊登多篇〈綠海〉系列文章,現在卻以「大局為重」接受徵召,請問民進黨內的氣氛比起他去年批扁時好多少?恐怕只是每況愈下吧。現在看來,〈綠海〉不過是孤芳自賞,以孤臣孽子之情玩玩作文比賽罷了。
不只羅文嘉,11寇現在又有多少仍有聲音?去年底張熙懷抹紅事件、今年中正紀念堂存廢問題,最後只剩段宜康一人批評綠營操作,但隨即也遭圍剿。到現在入聯爭議,民進黨內已是一言堂,11寇中,除沈富雄退黨外,哪一個不是已經選擇重新習慣新民進黨。
所以去年黨內反省的大動作,對現在的11寇來說,恐怕只是誤認有選票市場的錯誤判斷,既然領悟了藍綠中間沒票房,現在的妥協,也只是在維繫政治生命的必要手段,說好聽是療傷止痛,說不好聽則是痛改前非。
不只11寇,現今許多號稱要超越藍綠的第三勢力政團,恐怕都要面對經歷了多年統獨鬥爭,壕溝越挖越廣,壕溝內早就被清得一乾二淨,要擔任弭平藍綠內戰維和部隊,都得面臨有將無兵的窘境,大將軍固然英勇,但孤身一人站在壕溝中,都會被藍綠視為敵人亂箭攻擊。也許等到哪一天民進黨敗選,再有一批人重新舉起黨內反省的大蠧,但那時除了爭權奪利之外,又和超越藍綠扯得上什麼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