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特派員:小美離職記

2007/10/28

引用這篇文章 這個月16號,無疆界記者組織發出年度新聞自由評比,結果台灣在全球169個國家中,新聞自由排名從去年的43名提升為32名,成為亞洲國家的最高排名,但是台灣的新聞自由真的進步了嗎?今年是台灣解嚴二十年,不過環保署卻在上個月19號,發函給自由時報和台灣新聞記者協會,不同意自由時報記者周富美再到環保署採訪,而周富美也成為台灣解嚴以來,第一位遭到公部門點名禁止採訪的記者;而自由時報也很「配合」的、在25號就把周富美轉調內勤,此舉震撼了台灣新聞界,也讓外界質疑自由時報是不是受到了政府高層的壓力,才會棄守媒體自主權與新聞採訪自由。

跑新聞已經八年的前自由時報記者周富美,在新聞圈大家都暱稱她叫小美,只要有空,她就會到樂生療養院陪陪高齡77歲的鮑伯伯。

跑新聞多年,周富美深切認為病患需要的不僅是醫療,還有家人的關心,因為她的父親也是老兵,現在年事已高、但是健康狀況不佳,所以她選擇跑醫療新聞,尤其是對弱勢團體特別感興趣。 去年周富美還為血友愛滋病患寫了一本書,叫做「時間的病」。

主跑醫療新聞八年,幾個月前周富美改跑環保署,習慣站在權勢對面採訪的個性,讓她的人生出現小轉彎。

9月17號,環保署召開環評委員大會,討論許多攸關環境的重大工程開發案,媒體記者依照慣例前往採訪,不過不尋常的是,環保署在開放會前15分鍾拍攝後,就把媒體統統趕出來,不過周富美不畏強權在門口大聲抗議。 曾經擔任環評委員的律師詹順貴,對於環保署的做法相當不以為然地表示,立法院在民國94年就已經公告「政府資訊公開法」,環保署這樣的做法根本是大開民主倒車。

周富美抗議環保署的行為還招致報復。9月19號,環保署發函給自由時報以及台灣新聞記者協會,用「妨礙公務」的理由,要求自由時報迅行處理,而且不同意她再到環保署採訪,成為解嚴以來,第一位遭到公部門點名禁止採訪的記者。

環保署不願意針對這個被批評為箝制新聞自由的事件,接受本節目的採訪。但同樣讓人對台灣新聞自由發展感到挫折的,不只是周富美的採訪對象而已。9月25號,周富美服務的自由時報以電話通知她,從當天開始轉調內勤。換句話說,報社同意了環保署的要求。

周富美在第二天返回報社,要求恢復採訪記者的職務卻被拒絕,當天晚上她遞出辭呈表示抗議。 兩星期之後,自由時報口頭告知周富美,報社社長批准了她的辭呈,引爆外界對自由時報立場的質疑。

身為台灣主要媒體之一的自由時報,也拒絕本節目的要求,對周富美的調職和辭職事件接受採訪。

當記者行使監督政府的第四權,所面臨的困難除了政治力的阻撓,還有來自報社內部的編輯政策,小美沒想到自己會受到這樣的對待,不過她沒有後悔當一名記者;雖然有人批評她跨越了媒體和社運之間的那條線,不過她不以為意。為了爭取記者的勞動權,她目前正針對自由時報,向勞工局申請勞資爭議調解。

她、暫時離開了媒體,一切要等待調解有結果之後再說,不過小美說,她熱愛她的工作,如果因為這次事件而遭到免職,有機會她一定還要再回來振筆直書,當一個不畏強權、監督政府的記者。

臉書討論

回應

To: relax.chi
感謝幫忙貼文,你也該relax一下了,謝啦!

時報高層鬥爭內幕(二)
2007-10-17 數位網路報 本報特稿

自由時報經過中華民國發行公信會嚴格的稽核後,宣布每日有費報發行72萬2817分,由此證實該報為台灣第一大報。本來這是一椿可喜可賀的事。但是從我本身三次與該報聯繫,居然該報無人知道現任社長林鴻邦的簡單學經歷,讓我感覺:這種第一大報,只是數字上的第一,真正的內涵還差得很遠;難怪自由「從古至今」發生不少光怪陸離的事情,令人嘆為觀止。
根據我的紀錄,2005,2,18,那時自由時報還在台北市南京東路時期,當天上午10:30左右,我打當時的自由總機02.2504.2828找發行人吳阿明。總機說他要下午才到,並問我來意。總機即刻將電話轉給人事室某小姐,她說,未奉命,不敢說出社長林鴻邦的學經歷。11:05我再電人事室,一名陳小姐接,她推說,人事主任朱邦華出國要下週才返台,他並沒有保管林鴻邦的資料,所以不知他們的學經歷。我留下電話,請轉告朱主任回國再聯絡。結果是毫無消息。
二年半以後的今天早上11時許,我打電話找朱邦華和吳阿明。該報都說,要下午才到,總編輯陳進榮也是如此。後來我就打電話到朱主任寓所找他,他說不知道社長的學經歷。下午4時許,找到發行人吳阿明,也是不曉得。吳說,只知道社長小學在台畢業後就赴美留學,其餘詳細學經歷均不知道。
我在2005,2,18寫道:報社的社長簡單的學經歷這種資料,報社沒有人知道,這不是笑話?
自由的記者常常採訪別人。當別的同業要採訪他們時,卻一推二百五。這種態度實非正常報紙所應為。所以吾友吳豐山曾說:台灣的報紙是最落伍的行業,真不是蓋的!
兩年半前,我遇到的情況,到現在沒有改變。自由,你要醒醒啊! 自由常常陶醉在「台灣第一大報」的美夢,並且沾沾自喜。其實,因為本土的自立、台日先後關門,熱愛台灣的一群人才轉而支持自由。在林榮三領軍的這家報紙,無論人才、內容和經營都不如其他兩報。即使是資料庫的市場,也難望兩報項背。對於報紙瞭解的人,只要到一般圖書館走一趟,就可知道。像這種報紙,即使每天印出百萬、千萬分,會讓人尊敬嗎?要是沒有林榮三「起販厝」所賺的大把鈔票,情況是相當危險的。

我國著名的前華府記者續伯雄回憶說,歐陽醇教授在「自由日報」(自由時報前身)的不快心情,新聞界人盡皆知,主要是被一個向所看重的學生(註:指顏文閂)以狠毒手段相逼所致。他在多次來函中表示,自由的兩個主事者(指出資的董事長林榮三與發行人吳阿明)本非報人,甚至嚴格說來連個知識分子也算不上(註:林榮三僅是開南畢業,吳阿明學歷也低,指他們受教育有限,眼界不高),他們只問廣告能刊登多少,根本不問報紙為何物。歐陽醇所以應允去為自由主持編政(註:擔任社長),一則「舊疾復發」(指熱愛新聞的毛病又犯),以為又找到一個「用武之地」;二則該報能由台中遷到新莊發行,是因得到宋楚瑜的支持,並有好友王洪鈞先生主持筆政,故開始十分樂觀,期望在他專業的督導掌舵下能讓該報脫胎換骨。雖然經他一年之努力,將發行由5.3萬分發展為14萬分的中型報紙,但他的全盤理想仍然是落空了。他相當失望,也很難過;只因為主事者(林榮三)原非報人,對他們前恭後倨的無禮態度並不氣惱。真正讓他傷心與怒不可遏的事,是他被一個他向所欣賞的學生背後捅刀,暗下毒手,以惡狠的手段逼宮(註:學生顏文閂,逼迫老師讓下社長,自己再接任該職),事後還花言巧語誆騙於他,所以他才公然說了一句「欺師滅袓」的重話,顯見他為了此事怒氣之甚。
為了此事,他十分氣餒與自責,他連續去信對續伯雄說:「包括我自己,對此事也應檢討。這不僅是新聞報育的失敗,也是台灣整個教育的失敗。」

四件事讓不少人對自由失望:
1.假日台北縣市版經常廣告擠掉新聞。雖說廣告是報紙命脈,但是老是比兩報新聞少那麼多,實難向讀者交待。
2.過去一直說,聯合、中時加入,自己才要參加ABC(中華民國發行公信會)。如今情況依舊,為何單獨行動?說不出理由。
3.處理周富美事件,貽笑大方,非大報風範。
4.幾十年過去了,沒有出版過任何週年慶的專書,忽視文獻的程度令人震驚。林榮三、吳阿明或其他的相關人士,均未留下回憶錄供學術研究,非常可惜。轉瞬間,報社三十週年很快就要到了,是否能預先準備?
感覺上,自由已經長成大人,卻一直還穿著囝仔衫,非常不協調。
以下是自說自話,自己的回應:「說到自由,你不能不生氣!
連基本的資料都沒有,還辦什麼報?
總編輯有人幹這麼久?是否因為聽話、配合度高,就一直幹到老死?
榮三大大,請多為報社著想!請不要當皇帝,要多聽民意!」

*reporter on 2007-10-19 10:06
自由時報還有兩件重大怪事:
1.直到今天為止,沒有工會。這是其他媒體界少有的現象,有興趣者可以深入探討:到底是員工不敢組織,還是老闆做出的手段?或者是真的「報社一團和氣」,「沒有必要」?
2.自由時報屬於「自由時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才七千萬元,實收也是如此。這種資本額和實際差很多,是否在法令上站得腳,相關單位也可深入追查。

*reporter on 2007-10-20 21:42
今天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在台南市安南區參加國家歷史博物館開館典禮時說,四百年來,台灣的歷史大多是荷蘭人、日本人寫的,缺少台灣人史觀,非常的遺憾。就好像求職者自己的履歷、自傳請別人寫,一樣的荒謬。
自由時報無史,最近在大陸的網站上看到很多林榮三的資料。自由時報的歷史,將來難道要讓大陸出版嗎,或者是由中時、聯合幫你寫?萬一有一天變成這樣,那才是林榮三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