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王坤沙種鴉片為民族獨立 曾吐露內心寂寞

2007/10/31

世界頭號毒梟坤沙26日過世。(圖/美聯社)

2007/10/31 17:32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金三角最大毒梟坤沙以74歲的高齡病死於緬甸仰光,坤沙帶有中國和緬甸的血統,在金三角地帶大量種植鴉片,並且擁有龐大的軍力,坤沙的一生評價兩極化,有人認為他是十惡不赦的大毒犯,也有人認為他是民族英雄。

一代毒王坤沙26日在緬甸仰光病死,鴉片大王的時代正式劃上句點。坤沙本名張奇夫,1933年出生於緬甸,父親是漢人,母親是緬甸當地的撣族人,坤沙的教育程度不高,但是他在18歲就已經擁有自己的武裝部隊,金三角基地的撣族部隊,真槍實彈的操練,坤沙的武裝實力不容小覷。

為了保持武力和權力的優勢,他在俗稱金三角的地帶,也就是緬甸、泰國和寮國的交界處大量種植鴉片,因為坤沙相信,鴉片的收入能夠讓人民富裕,也能夠成為對抗緬甸軍政府的資金,進而促使撣族的獨立。

坤沙曾說:「補給和槍彈,只要有錢,我們還是可以買得到。」

坤沙每年從金三角出產的鴉片就佔了全世界的70%,坤沙的軍隊在全盛時期更高達四萬人,雖然鴉片讓坤沙賺進大把的鈔票,不過也讓他惡名昭彰,在逃亡的日子裡,坤沙也曾對著鏡頭坦承自己相當寂寞,他說:「為了毒品就把我陷在森林裡躲躲藏藏的,怎麼不寂寞呢?當然寂寞囉。」

坤沙的遺體在30日火化,有親友的陪伴,坤沙結束逃亡軟禁生活的前一刻也不算太寂寞。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