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資法漏洞 文建會擺明二套標準

2007/11/16

問:依目前法規,即使再過一百年,文建會還是可能不主動指定樂生古蹟? 答:我不能說你不正確。

提問者是記者,回答者是文建會科長林滿圓,場景是11月16日樂生再堵文建會。所謂目前法規,是指前年二月甫修正過的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01條,地方政府不作為,中央得命其於一定期限內為之,屆期不作為,得代行處理。

但林滿圓的說法是,文建會認定北縣府「有表達作為意願」,再細問從何得知,她只說公文有提,「基於政府單位彼此信任」原則,自然暫不介入。依此邏輯,記者進一步詢問,是否可能一百年文建會都不介入指定?林滿圓略顯尷尬地表示,不能說這種推論不正確,她說,這是文資法的漏洞。

即使文建會官員也承認,這是二套標準,對待樂生和中正紀念堂/台灣民主紀念館。即使翁金珠也承認,這是文建會卸責,並且有錄音為憑。

然而,阿公阿嬤們來了不知幾十次,開會抗議衝撞協調,青年樂生聯盟和支持樂生保留的學生群眾,依然努力打起精神,先請政大陳芳明、台大夏鑄九和文化界人士王墨林等人輪流發言,再以預先準備好的問題質詢文建會官員施國隆,最後貼上象徵解除政治力干預的文化符咒,一個小時,行動結束。

陳芳明說,讓文化回到文化,讓政治離開文化。曾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陳說民進黨當權之後,已經與民間脫節、和本土疏離,他希望曾是同僚戰友的現任文建會主委翁金珠,用處理台灣民主紀念館的方式,處理樂生的古蹟指定爭議。

夏鑄九則提出三階段保留樂生論。先請文建會主委翁金珠拜會郝龍斌,同意分段通車,解除政治壓力,再由文建會指定樂生院為古蹟,最後才是工程和技術配套作法。信筆一揮,陳芳明和王墨林分別用毛筆寫下題字:愛台灣護古蹟‧排除歷史也是台灣民主歷史。

因為期待,所以失望,當那一天樂生阿公阿嬤和學生們不再來文建會,或許才是台灣社會最深沉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