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嚴令:年底前不得新增貸款

2007/11/20

2007年11月20日05:36 [我來說兩句(14)] [字號:大 中 小] 來源:  銀監會一位官員昨天證實,監管層已要求各銀行控制貸款,確保年底時的貸款餘額不超過今年10月31日時的水平。據稱,此舉旨在支持將宏觀調控措施落實到位的指導性做法。受此影響,近期上海各銀行已明顯收縮貸款,部分銀行已經出現停止發放貸款的情況。

  銀行業績將受影響

  早報記者昨日以個人客戶身份致電幾家國有銀行,詢問申請個人貸款的情況。其中,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均表示,個人小額貸款暫時還不受限制。建設銀行第二支行的一位業務員說:「快到年底了,我們的貸款額度也快用完了,你可以申請,但不一定今年能申批下來。明年年初會好辦很多。」

  華夏、光大、民生、興業等股份制銀行的信貸員都表示,目前審批貸款很難,總行要求嚴格控制年底前的新增貸款。

  分析人士認為,銀行暫停放貸有可能對股市起到降溫作用。目前股指雖已低於年內高點,但仍接近2006年末水平的兩倍。貸款發放量下降,有可能降低包括銀行在內的一些主要上市公司的利潤,或減少金融體系內可流向股市的資金。法國巴黎證券(亞洲)有限公司的首席經濟師陳興動認為,年內限制銀行放貸,一定會對銀行的效益產生不利影響,銀行股的業績會隨之下降。

  「做得太晚」

  這種「一刀切」的政策表明,監管層遏制當前投資熱潮的迫切感進一步增強,投資熱度居高不下正使中國經濟面臨過熱的危險。有分析人士指出,監管層全面凍結銀行貸款的做法表明,美國經濟最近出現的問題,可能明顯加大了監管層制定政策的難度。美國降息縮小了中國央行在不產生顯著負面影響的前提下加息的空間。

  儘管今年以來中國不斷加息,但從最新公佈的經濟數據看,中國仍面臨投資過熱導致經濟失控的危險,有可能出現通貨膨脹率大幅上揚和銀行壞賬大量增加的局面。

  對於中國的貨幣政策,陳興動認為「像沒有牙齒的老虎,步子太小,做得太晚」。以加息為例,中國今年屢次加息,卻碰上了國際市場進入減息通道的尷尬局面。陳興動表示,早兩年就應該加息了。他說,本次的限制放貸政策就如加息一樣,「早就應該做了」。政府應該制定一些強有力的貨幣政策。

  此次要求暫停發放貸款的命令不禁使人想起2004年4月的「窗口指導」,當時中國銀監會要求各銀行放緩新貸款審批速度。但在受到批評之後,有關部門很快放棄了這一做法,轉而實施了9年以來的首次加息。

  陳興動分析認為,此次限貸政策並不會持續很久,僅僅是政府短暫性的調控措施,對市場的影響不會持久。(東方早報)

銀監會否認有關禁止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報導 2007年11月20日10:24 [我來說兩句] [字號:大 中 小]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天津視窗11月20日電: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言人否認了銀監會已命令商業銀行停止發放貸款以控制投資過快增長的報導,而若干商業銀行員工週一表示,銀行已經開始限制新貸款的發放。

  該發言人否認了《華爾街日報》所報銀監會已命令商業銀行將今年的貸款總額控制在10月31日水平的消息。

據此消息,大多數新增貸款申請者的申請都將遭到拒絕。

  該發言人表示,沒有作出停止發放貸款的命令。但他拒絕透露商業銀行是否已被告知減少貸款的發放量或停止某些項目貸款。

  中國銀行蘇州分行信貸部一名員工表示,該分行已經不再批准新的貸款。

  他表示,該分行將維持或減少貸款數量,除現有客戶外,一般不再向新的貸款者發放貸款。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