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2007/03/02
沃爾瑪終於妥協了。
2月27日,風傳了兩年多的沃爾瑪收購好又多案終於落定,沃爾瑪宣佈購買好又多商業發展有限公司(Bounteous Company Ltd.)35%的股權,此宗收購已經獲得中國政府批准。
這才只是開始,據知情人士透露,沃爾瑪將在未來3年內把好又多的101家門店全數納入麾下,總共耗資約10億美元。
而在談判之初,沃爾瑪只願意首期購入好友多旗下產權明晰、資質較好的31家直營店,現在,首期收購變成了對於公司整體股權的部分收購。
但是對於沃爾瑪而言,這筆交易是在其國際業務遭受了一系列重大打擊後取得的成績。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麥道克說:"通過對好又多的投資,我們有機會擴大在中國這個世界上發展最快的零售市場的業務,這是我們增加在華零售業務規模的重要一步。"
分期並購
沃爾瑪官方沒有披露收購好又多的價格,只聲稱將保留好又多品牌,雙方公司也將繼續拓展新店,達成一定條件後,沃爾瑪將會在今後成為好又多的控股股東。
據沃爾瑪內部知情人士透露,沃爾瑪將在3年內分兩期吞併好又多。首期收購35%的股權,沃爾瑪向好又多支付約5億美元;在未來三年時間內,好又多將對眾多資產狀況不夠理想的非直營店進行清理和整改;根據其餘60多家非直營店的改善狀況,沃爾瑪將再次收購剩餘股權並付清餘款。整個收購所涉及資金總額約為10億美元左右。
"沃爾瑪這種收購方式類似於TESCO收購樂購,這是善於討價還價的沃爾瑪在這次收購事宜上作出重大妥協的結果。"該知情人士透露。
據瞭解,在好又多傳出賣股初期,其門店已經近百家,銷售額超過100億人民幣,曾在海外要價高達20億美元,沃爾瑪、家樂福、華平基金,都參與到了競購好又多的行列中。
在各家的出價中,華平基金出資最高,家樂福最低,因此家樂福在競購中較早被淘汰。
在資產認估過程中,由於好又多各地店面股權複雜、資產結構混亂、店面資質不夠理想,華平基金考慮到將來的資產整合難度以及未來投資回報能力的不確定性,逐步退出了對好又多的收購。
剩下的是沃爾瑪。精明的沃爾瑪在具體商談收購方案過程中,曾強硬表示首期只收購部分產權明晰、資質較好的31家直營店,而好又多的出售底線卻是不能將整個資產包分開。"最後僵持的焦點還是在首期持股數和付款額上。"該人士透露。
去年,雙方曾簽訂彈性協議,三年內沃爾瑪將分階段收購好又多25%、26%、49%的股份。正如業界的分析,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符合沃爾瑪通常收購風格,即由少量股份開始,在經營的過程中逐步收購歸為己有,其好處是能夠將並購風險控制在最小程度,沃爾瑪在整合的過程中逐步適應當地的風土人情,被收購企業也在這一過程中慢慢接受美式管理文化,這樣將文化差異和衝突盡可能控制在最小範圍內,從而降低整合成本,最大程度確保整合的成功率。
開店遇阻
看起來,以並購總額的一半資金獲得35%股權,有點付押金的味道了。沃爾瑪為何妥協?
2月1日,原坐鎮中國的亞太區總裁鍾浩威退出直接管理,轉為中國業務顧問,新任總裁陳耀昌到任。鍾浩威執政中國業務2年多以來,最大的任務就是完成沃爾瑪在中國的店網佈局,收購好又多成為他必須完成的工作,因為沃爾瑪的直接開店,正在遭遇阻力。
此前,沃爾瑪反覆聲明計劃在2007年開始大規模開店擴張,但是現在看來,沃爾瑪的開店速度不但沒有加快,反而突然放慢。"我們今年已經不再想公佈開店計劃了,這種數字其實並沒有太大意義。"沃爾瑪中國新聞發言人董玉國說。
據業內人士透露,今年1月以來,沃爾瑪一些早已招聘好的新店人員開始被遣散,或被分配到其它已開店候任。查詢沃爾瑪的開店紀錄,今年兩個月以來,沃爾瑪除了原已裝修動工的衢州和寧波兩家分店順利開業後,原申請的成都等地多家分店的開店計劃皆未獲批。
一位接近沃爾瑪的業內人士分析,首先,沃爾瑪不論與深國投合作還是與大連萬達等地產商合作,在獲取商業網點資源方面相對便利。但是自2007年開始,沃爾瑪申報的新店都脫離了合作夥伴,企圖以自己獨資的名義進行。
"沃爾瑪已經明顯感覺多年來不得不受制於地產合作方的制約,影響業務擴張速度,但是根據商務部去年最新出台的商業網點管理辦法,以及我國目前土地管理的嚴格程度,沃爾瑪不論是尋找合適的租賃物業還是按照國外獨資買地開店,兩種途徑都很難展開。事實上,沃爾瑪在國內的業務要按開店方式實現迅速擴張越來越難。"該人士說。
目前,沃爾瑪全國擁有共68家購物廣場,3家山姆會員店和2家社區店,在中國市場的網點佈局還遠遠沒有達到理想規模。而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去年才剛剛進入,廣州市場則仍是空白。與之對應,好又多現在有31000多名員工,在16個省的34個城市開設了101家商場,是中國綜合超市行業中地域分佈最廣的零售企業,分別在廣州、成都、廈門、上海等主要城市擁有強大的市場地位。
因此,只有盡快完成收購,形成規模,沃爾瑪的殺手鑭——耗10餘億元巨資打造的物流配送體系才能物盡所用。
整合難題
據董玉國介紹,目前雙方都有意願在三年內實現沃爾瑪完全控股好又多。但是業界認為,雙方是否能成功整合,卻存有變數。
"沃爾瑪雖然目前只有35%的股權,但要直接參與對好又多不良門店的整改,所有的店面整改標準都按照沃爾瑪的要求。"前述沃爾瑪內部人士說。
而這種整改將面臨諸多問題。
首先是經營模式上的差異。據一位好又多的前採購主管透露,好又多的行銷、管理、採購、人員構架都是偏向家樂福模式。例如採購,好又多是典型的"從上游供應商尋求利潤",沃爾瑪則不會收取進場費,是通過規模效應以低價採購產品,最終商品售價由沃爾瑪來定。"
同時,好又多存在資產結構不合理、龐大的組織規模等諸多問題,這些都將導致並購後不可能短時間順利的對其調整和消化。
上海商學院連鎖研究中心主任吳建國就斷定,收購好又多,沃爾瑪將面臨困難的整合。"並購一旦成功,沃爾瑪在中國市場上的量將會有一個很大的突破,其中包括門店數量、直接銷售額的累加等,但這只是一個表面現象。"
收購好又多後,好又多3萬多名有行業從業經驗的員工也將被納入沃爾瑪,從而在一定程度解決其擴張的人力問題。但是這些員工都將面臨沃爾瑪式的改造。
人才短缺一直是處于飛速發展階段行業所面臨的問題。中國零售業的興起不過10年時間,零售人才儲備有限。按照目前國內的標準,一家1萬平米的大賣場需要員工約500人。全球僱傭服務行業領導者萬寶盛華預測報告顯示,2006年第四季度批發零售行業的僱傭指數對比上個季度上升13%,對比2005年同期上升9%,零售人才的緊缺可見一斑。
"三年後,如果沃爾瑪收購好又多成功,中國零售業將真的跨入沃爾瑪時代!由採購方式引發盈利模式、經營管理模式、物流配送系統的變化,沃爾瑪在帶領國內零售企業跟進革新的進程中,自身也有能力逐步壟斷。"華南商業網主編黃華軍說。
目前,沃爾瑪面臨的一個關鍵性挑戰就是能否搭建一個足夠廣闊的銷售網絡,把價格降到最低,從而在與當地連鎖超市的競爭中形成優勢。隨著城市中產階級占中國總人口比例的不斷提高,沃爾瑪在中國的目標消費人群也在不斷擴大,只有在中國,才有可能重複沃爾瑪在美國創造出的銷售奇跡。這也是沃爾瑪為什麼對中國市場如此投入的原因。
根據沃爾瑪去年10月公佈的2008財政年度增長預測報告,未來一年將增加超過600家門店,店舖面積將增加6000萬平方尺,預計國際市場的店舖面積增長率為10%,美國本土增長率為7%。而中國是沃爾瑪國際業務拓展藍圖上具有戰略意義的重點市場。
去年,沃爾瑪公司高層表示,20年後,它在中國的業務可能會趕上美國本土。
本文已經《21世紀經濟報導》授權刊登 王志靈 深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