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1
【經濟日報╱記者 邱金蘭】
2008.01.21 04:43 am
繼渣打、花旗、荷銀及匯豐銀買下本國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也有意競標寶華銀行。國際級外銀在台灣市場的併購競賽,愈來愈熱烈。
外銀併了國銀,這些國銀變成外銀,在外銀可以提供全球暢行無阻的服務後,兩岸三地的台商客戶,當然會選擇跟這些外銀往來,這是本國銀行面臨的危機。
對於國銀眼前的迫切危機,政府相關單位有意開放金控子銀行參股陸銀,這項政策有可能在總統大選前放行,但短期內受惠的也只有在香港設有子行的金控,其他金控還需要時間尋找香港子行標的。對多數國銀來說,當前最需要的仍是國銀直接登陸設分行。
對於這個問題,政府經常以監理合作做為擋箭牌,但從政府遲不開放大陸銀行來台設辦事處來看,政府對於國銀登陸的態度仍很消極。
實際上,銀行辦事處不能經營業務,辦事處的設立不涉及監理合作問題,台灣的銀行已有七家在大陸設立辦事處多年,大陸的銀行至今無法來台設辦事處。
在對等互惠原則下,國銀在大陸辦事處想要升格分行,第一步要做的勢必是要先讓大陸的銀行來設辦事處,政府若有心解決銀行業者需求,早應開放大陸銀行來台設辦事處,但政府並沒有跨出這一步。
政府的兩岸金融管制,已讓國銀商機錯失八年,也造就了外銀的新商機,外銀來台併購,凸顯的不止是台灣金融市場日趨國際化,台灣金融產業的未來,更是政府要面對並思考的新隱憂。
【2008/01/2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