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5
【經濟日報╱記者邱展光/台北報導】
2008.01.25 03:34 am
印度昨(24)日對台灣、美國、南韓進口的酚做成反傾銷終判,即日起,三個國家所有生產廠商,包括其在國外的生產廠,產品賣到印度要被課徵每公噸137美元至196美元的反傾銷稅。
台灣區石化公會強調,除了印度外,台灣生產的丙酮、丙二酚等產品,都被大陸課徵反傾銷稅。去年3月,大陸對南亞、信昌及長春生產的丙二酚做成課徵反傾銷稅的判決,稅率在5.3%至6.3%。
台灣酚的生產廠商有台化,年產能40萬公噸;長春年產能為20萬公噸;信昌年產能為20萬公噸。酚類生產商表示,目前賣到大陸的報價每公噸約1,560美元,因被課徵反傾銷稅,有些台商的產品售價低於報價約每公噸20美元。
市場人士估算,廠商每公噸酚的毛利高達300美元至400美元;這次印度祭出課反傾銷稅的措施後,台商的毛利可能被壓縮至100美元至200美元間。
去年12月底,大陸開始對台灣、日本及新加坡輸入的丙酮,課徵9.6%至66.4%的懲罰性關稅,將台化、信昌、李長榮、長春等台商產品外銷大陸帶來衝擊。
【2008/01/2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