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1月25日 08:00:37 來源:半月談
【字號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關閉】 【Email推薦: 】
1月14日,顧客在上海一家大型超市的「台灣寶島水果」專櫃前選購。據悉,2007年春節期間將有包括蓮霧、青檬、芭樂、楊桃、柳丁等約100噸台灣水果供應上海市場。 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看似平常,但關乎民生,它一頭連著黨中央、國務院,一頭連著千家萬戶,是政府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經濟槓桿。在這輪農產品漲價過程中,農民到底受益幾何?還得仔細算算「農家賬」。
「雖然農產品漲價讓我們賺了些錢,但種地花費、吃的用的也全都漲了」,山西部分農民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說。記者在山西、河北兩地農村採訪瞭解到,2007年以來農副產品價格上漲帶動了農民種植養殖效益的提升。與此同時,農用生產資料、人工等生產成本在增加,農副產品漲價效益正在被削減。在「兩加一減」因素影響下,農民實際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在農副產品漲價面前,農民呈現出「盼漲又怕漲」的複雜心態。
糧農:農產品價格上漲帶動農民增收
太谷縣是山西省的農業大縣,主導產業是玉米、蔬菜等種植業和豬、雞等養殖業,第一產業收入占農民年純收入的一半左右。該縣農經辦主任薛玉平介紹說,2007年這個縣的玉米、蔬菜、生豬等農產品價格均出現較大幅度上揚,受此影響,預計全縣農民第一產業人均收入將達到2725元,同比增加489元,增長幅度達21.9%。
太谷縣水秀鄉小王堡村是一個養豬專業村,全村183戶農戶中養豬戶達140戶。村主任成萬選說,現在生豬價格為每斤7.2元,比2007年年初的4.5元/斤漲了近3塊錢,養豬戶每養一頭豬平均能賺500元,比2006年多賺300塊錢。但由於玉米、豆粕、麥麩等飼料成本上漲,2007年出欄一頭250斤左右的生豬,其成本也要比2006年增加100多元。
位於山西南部的侯馬市(縣級市)種植10萬畝玉米,其中95%以上是商品玉米。市農業局局長葛耀文說,當地玉米收購價格已達0.8元/公斤,比2006年同期漲了2毛錢,老百姓今年種1畝玉米的純收入能比去年增加100元左右。
侯馬市高村鄉西賀村村民閆秀英家種了3畝玉米和7畝棉花。她說:「2007年玉米價格和棉花價格都比2006年高得多,刨去成本,我種玉米和棉花的純收入將達到7500多塊錢,比2006年肯定要掙得多一些。」
閆秀英說:「雖然玉米、棉花的價格漲了點,但油、豬肉、蔬菜什麼的也都漲價了。比如家裡平常吃的食用油過去才2塊多錢一斤,現在漲到了5塊多;豬肉去年才六七塊錢一斤,現在漲到了十幾塊錢。」
與此同時,化肥、塑料、飼料、柴油等農業生產成本也有較大幅度增長。太谷縣水秀鄉郭家堡村蔬菜種植戶郭榮才說,由於農資等價格上漲,2007年種1畝蔬菜的投入要比上年增加五六十塊錢。具體包括:大棚塑料每斤漲了5毛錢,復合肥由110元/袋漲到135元/袋,一般的磷肥由20多元/袋漲到32元/袋。此外,由於柴油價格上漲,每畝地的機耕費也由原來的十幾塊錢增加到現在的35塊錢。
太谷縣、侯馬市有關農業專家均認為,在生產成本和生活成本同時上升的雙重影響下,農副產品市場價格上漲給農民帶來的增收效益被明顯削減,不過生產成本與生活成本的上漲幅度低於農副產品市場價格上漲帶動農民增收的幅度。「總體看來,農民在農副產品價格上漲過程中還是得到了實惠」,太谷縣統計局副局長白艷林說。
資料圖片:全國各地的牛奶價格近期普遍上調
奶農:鮮奶價格雖然上調,實際養殖收益下降
近期,由於鮮奶價格多次上漲,受成本壓力,國內幾大乳品企業醞釀調價。但記者瞭解到,雖然目前河北石家莊地區的鮮奶收購價格達到1.5元/斤,比去年同期高一倍,但河北行唐、曲陽等奶牛養殖大縣的奶農卻高興不起來。
行唐縣獨羊崗鎮余底村的奶農說:「別以為鮮奶漲價了,我們就能發財。」據介紹,目前,餵牛的棉餅從去年的0.6元/斤漲到1.1元/斤,精料從2元/斤漲到3.6元/斤;給牛輸液的價格從40元漲到60元~70元,移胃手術費從300元漲到500元。小牛餵養兩年半後才能產奶,這中間要不斷往裡搭錢;如果奶牛得病,就鐵定賠錢了。
曲陽縣陽坪鎮岸下村農民馬躍虎養了40頭奶牛,屬於當地為數不多的規模大、實力強的奶農。他說,奶牛養殖成本不斷升高,鮮奶價格始終沒有回歸正常水平,漲到目前的價格理所應當。舉個例子,一瓶礦泉水都賣2元錢,鮮奶才1.5元/斤。多年來,每頭奶牛年純收入一直維持在3000元~4000元,考慮物價上漲因素,實際收益是下降的。對一些小養殖戶來說,還不如出去打工,每月能掙1000元。
記者瞭解到,這些地方的奶牛養殖戶分散,組織化程度低,大部分奶農的養殖規模在2頭~5頭之間。特別是小戶奶農很脆弱,抗風險能力差,最需要扶持。記者採訪到的幾名奶農反映,目前,他們沒有得到任何補貼,也沒有加入任何協會、農會組織。一些奶牛養殖大戶說,有沒有各種補貼並不是很重要,他們希望鮮奶收購價格能隨著養殖成本水漲船高,形成從原料奶到成品奶的正向價格傳導機制,而不是從終端消費市場到源頭奶牛養殖戶的逆向價格倒逼機制。[相關閱讀:聚焦:全國多個地區牛奶漲價 申報政策如何落實?]
「盼漲又怕漲」:農民心態矛盾複雜
記者在採訪中同時發現,生產成本、生活成本和農產品漲價效益呈現出的「兩加一減」形勢,對農民的生產生活和心態產生了一些不利影響。
一是農民實際生活水平有所下降。太谷縣侯城鄉王誨莊村村民趙德龍說:「漲價後有些東西貴了,我們就不買了。本來兩三天吃一頓肉,我現在一個星期吃一頓甚至不吃了。反正農民過日子,也沒什麼好歹。」
二是在對待農副產品漲價上出現「盼漲又怕漲」的複雜心態。閆秀英說:「我們種地的就盼望國家能進一步提高糧食價格,但又害怕其他物品的價格一塊兒漲。如果糧食價格提高一點,其他物品價格再降低點就好了。」
三是對種植業的增收效益信心不足。由於價格上漲,家裡種了7畝玉米的趙德龍2007年種地比2006年多賺了1000多塊錢。他說:「儘管如此,我還是不會把心思放在種地上,因為打工什麼的比種地賺錢多了。」
有關農業專家分析認為,農產品漲價對農民的帶動效益之所以被削減、農業持續增收難,除了市場因素外,其根本原因在於農業生產率低下、效益不佳。有關農業專家認為,當前農村土地分散、利用效率低,農民種植和養殖的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程度不夠,導致農業效率低、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進而使農民缺乏影響和掌控農產品市場的能力,很容易受成本變動、市場波動等不利因素影響。
葛耀文、薛玉平等建議,有效防止農產品漲價效益被削減、提高農業對農民持續增收的貢獻,一方面要繼續加大對農民種植、養殖的各種補貼;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方式,由此提高農村土地的集約化程度,加快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從而降低農民種植養殖成本,提高農副產品的附加值。(記者 晏國政 王民)
人大代表會上「曬」菜價 價格主要漲在中間環節
在北京豐台團的審議現場,北京市人大代表、新發地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曬」起了菜價。
「2007年1月20日,豬肉批發價格13元/公斤,今年1月20日豬肉20元/公斤;去年大米2.2元/公斤,今年2.28元/公斤……」昨天,在豐台團的審議現場,市人大代表、新發地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曬」起了菜價。
作為首都最大的菜籃子供應基地,新發地農產品的價格可以說是市場的晴雨表,而農產品的價格上漲問題也成了代表們關注的話題,「曬菜價」讓大家對這個問題認識得更加科學。
國新辦就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等情況舉行發佈會
去年8月,全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啟動後,農業部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立即會同發改、公安、商務、海關、工商、質檢、環保等部門組成農產品整治組,紮實開展工作。目前,已圓滿完成了農產品專項整治四項目標任務。
一是蔬菜、畜禽、水產品農藥獸藥殘留超標率進一步下降。從監測結果看,去年11月份蔬菜中農藥殘留監測合格率由9月份的93.2%提高到95.3%,畜產品中瘦肉精污染監測合格率從9月份的97.7%提高到98.4%,水產品中硝基夫喃、孔雀石綠、氯黴素污染監測合格率分別提高了1.8、0.9、0.3個百分點。
二是全國676個大中城市農產品批發市場已100%納入農業部門質量安全監測範圍。
三是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種植養殖場、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場)使用違禁農藥獸藥和飼料添加劑問題基本解決,全國生產基地抽樣量84.6萬個,合格率為98.9%。
四是違規生產、銷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種高毒農藥的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全國收繳的875.8噸高毒農藥已全部銷毀。
陶冬:農產品才剛剛進入牛市
「農產品才剛剛進入一個長期牛市!」在「2008年邁科基本金屬市場展望」研討會會上,瑞士信貸銀行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陶冬先生做出以上判斷。
他認為,今年工業材料價格會非常動盪,但農產品剛剛進入了一個長期牛市。無論美國經濟如何動盪,無論中國宏觀調控如何進展,隨著新興市場對於蛋白質需求的提高,隨著美國對乙醇需求,農產品的牛市剛剛開始,農產品會面臨工業基礎產品一樣的長期大牛市。
中國農業部要求各地確保春節期間農產品供應
新華網北京1月18日電(記者 陸裕良 董峻)隨著春節的來臨,農產品消費逐漸進入旺季。農業部日前發佈緊急通知,要求各地確保農產品的市場供應,並加強質量檢測,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為力保春節供應,農業部總經濟師、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張玉香近日提出,要密切關注市場運行動態,及時收集發佈價格與供求信息,進一步改善市場交易管理與服務,鼓勵更多經銷商在節前擴大經營規模,增加花色品種,在節日期間不歇業。
瀋陽:農產品進批發市場將實行「逢進必檢」制度 農產品批發市場要從四方面力保春節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