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基金 未必是搖錢樹

2008/01/31

2008/01/31 【經濟日報╱記者黃俊苔/台北報導】

好的表演「安可」聲不斷,受歡迎的基金也可能提高額度追募。去年上半年受到市場氣氛熱烈推動,共有十檔投信基金,追募金額超過百億。只是,基金的加演場,到底是好戲連台,還是歹戲拖棚?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過去一年共有十檔基金追募超過百億,其中九檔集中在上半年,8月美國次貸風暴爆發後,金融市場瞬間萎縮,下半年就僅有兆豐國際第一基金加募金額突破百億。

2004到2006年間,不動產證券化基金(REIRs)幾乎漲了一倍。順應潮流,去年國內投信推出的78檔新基金,就有15檔為不動產證券化基金(同一檔基金配息與不配息分開計算)。去年加募百億的十檔基金中,就有寶來全球不動產證券化基金與保誠亞太不動產證券化基金。足見去年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的受歡迎程度。

「兆豐國際第一基金」原本為「國際第一基金」,因應兆豐投信與國際投信去年9月合併,今年1月改名。去年7月台股熱時,國際第一基金績效一度搶占台股基金績效第一的位置,當時持有這檔基金的投資人,半年就賺進六成。這檔規模僅有20億元的績優基金,瞬間就被投資人買爆。業者趁勢追募100億元,發行額度一下子成長為六倍,但8月碰上次貸風暴,台股大受牽連,近半年來,這檔基金績效暴跌超過五成,根據去年12月的資料,基金規模已經萎縮至18億元。

去年國內基金績效奪冠的德盛安聯全球綠能趨勢基金,挾帶著環保資源的新趨勢,以及一年超過六成報酬率的績效表現,當然吸引不少投資人的目光,去年年初也緊急加募120億元。只是最近受到油價回檔的影響,綠能產業相關股價大跌,近一個月跌幅接近三成。

至於去年追加額度最高,達到200億元的群益安穩基金,業者表示,追加的目的只是為了配合旗下安穩、安信、安利三檔進行合併。

台大財金系教授邱顯比提醒投資人,市場上出現一窩蜂特定基金時,很可能已經走到市場高點。檢視去年加募百億的十檔基金,半數以上近半年績效表現不佳。由於基金提高發行額度,多數原因是因為短期績效表現特佳,得到投資人的矚目。然而,高報酬的背後其實也帶著高風險。投資人在選擇的時候,應該還是回歸自己的資產配置,是不是真的缺少這一類型的基金。否則,一味的追求熱門基金,不見得就能帶來高報酬。

【2008/01/31 經濟日報】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