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14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教育部要為國語文「正名」。「國語文」將改稱「華語文」,但「國語課」不會改名。報系資料照片 「華語內涵是什麼?廣東話、客家話是不是華語?」北市國文科輔導團的老師聽到「國語」要改稱「華語」,感到錯愕,認為這麼大的事,應該廣泛討論再定調,不然會造成教學混亂。
台北市國中國文科輔導團召集人、永吉國中校長林美雲表示,單是台北市就有幾千位國文老師,但是只有極少數參加課綱研修小組、審查小組會議的老師才知道「中文」改「漢字」、「國語」改「華語」,她認為資訊應更公開,開放讓各界充分討論,否則驟然發布實施,會讓老師「各自解讀」。
有國文老師表示,華語是相對於外國人來說的,在國內很少人講華語兩個字,而且不同地區的人,對華語的內涵也有不同的解讀。例如,馬來西亞的人,可能把普通話、廣東話、客家話,通稱為華語;外國人聽香港人說的話,也認為是在講華語。
林美雲表示,並不是說「國語」不能改成「華語」,但需要透過更廣泛討論,釐清「華語」內涵的共識,不然會更混亂。
她指出,目前多數人的認知,華語通稱是華人地區說的語言,突然要把「國語」改為「華語」,老師一下子會無所適從。
建議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