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名家論壇 不論國、華語 都無法改變語言本質

2008/02/24

 正當民進黨政府一面「去中國化」、一方面將國語改為「華語」之際,中央研究院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特級教授王賡武廿三日指出,政府政策因執政者輪替而易,對於台灣的官方語言,不管要叫國語還是華語,都無法改變語言的本質。

 龍應台基金會昨天在台北中山堂光復廳舉辦國際名家論壇,邀請王賡武以「中國人?華人?東南亞版的華人「認同」」為題,爬梳「華人」意義的歷史演進,並從東南亞國家的「遠方觀點」,試圖為陷入身分認同糾葛的台灣社會,提出不同例子供借鏡。

 王賡武生於印尼泗水,在馬來西亞長大,專研「海外華人」議題五十年。他指出,所謂「僑」者,係指「暫居國外者」,而一九四五年之後,才有「華人」一詞出現,因移居地不同而有馬華、泰華、印華、菲華等不同稱呼。「這些中國人雖然不再回去中國,但他們仍視自己是華人。」

 王賡武舉出三種不同的海外華人文化:效忠型(faithful)、周邊型(peripheral),以及邊緣型(marginal)。

 「早期的效忠型與毛澤東意識形態有關。」王賡武表示,這些人堅持中華文化不可分割,他們強調中國的大一統。但隨著移民教育程度提高,新型態的效忠型華人重建新的華人文化,以諾貝爾獎得主楊鎮寧、史學家余英時與杜維明、作曲家譚盾為代表。

 周邊型華人代表人物是建築師貝聿銘、科學家何大一、電影導演李安,他們雖不像效忠型華人認為中國文化不可分割,但「或多或少仍是認同中國的」。邊緣型華人則以陳禎祿、陳修信等人為代表,主張新移民在異國落地生根。

 多位聽眾提出「教育體制」與「認同」的問題。王賡武舉早期馬來西亞為例,馬國教科書雖然有教中華文化,但絕口不提中國政治,為的就是要讓年輕的華人認同、效忠馬來西亞。

 王賡武並舉新加坡為例說,新加坡國語是馬來語,但中文是四種官方語言之一,在台灣,語言要叫什麼名字,就看是誰掌管語言政策,但不管政策為何,都不能改變語言的本質。

 這場演講吸引一千多位聽眾聽講,包括史學家韋政通、民進黨立委林濁水、前外交部無任所大使陸以正,以及時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建國中學校長吳武雄也帶卅多位建中學生聽講。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