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立法委員自2月1日就職以來,扣除年假,經由黨團協商,遲至2月22日才正式開議,隨即又於3月17日起停會一週投入與立法委員職務無關的總統大選。總統大選結束,該正式投入工作時候到了,還是有人繼續缺席;4月3日,公民國會監督聯盟整理了2月1日至3月26日期間所有立委的出缺勤紀錄,在立法院公佈;根據公督盟的統計,立委缺席天數排名第一的是國民黨籍立委劉銓忠以及楊仁福,應出席次數34次、缺席27次,缺席率高達八成,他們缺席而領的「乾薪」折算現金,一天高達16萬2千元。
公督盟呼應國民黨日前提出的自律公約,執行長何宗勳表示,依照國民黨黨紀,立委缺席超過十天,就不可以提名,回應目前立委出席會議狀況,實在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何宗勳說,這些常缺席不開會的立委,像極了小叮噹漫畫中那個不愛上課,愛耍賴皮的「大雄」,公督盟給這些榮任「大雄」的委員「加油、鼓勵」,希望他們能回到工作崗位,克盡職責,方能不辜負選民的期待。
公督盟表示,立委缺席率最高的高達八成,前兩名立委分別屬於經濟委員會、交通委員會。而缺席率最低的是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共計有八位缺席率是五成;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曾提出,立法委員出席開會出席率應該高於五成,但是,以目前據公督盟監督與統計資料結果,立法委員出席率較好的也只不過達到最低標準的五成,而且,高出席率的立法委員,多數是外交及國防委員會。
公監盟理事長,也是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長的林峰正,在記者會上呼籲立委們要堅守職務,他認為,立委的工作本份就是開會,對於即將上任的馬英九總統,將國會改革視為施政重要方向之一,林峰正認為立委開會的「出席率」就是重要改革的指標之一。社大全促會北部辦公室主任高茹萍希望各界有更多人力來協助監督立委的出席表現。因為立法院不夠透明,公督盟的統計資料,都是義工根據立法院每次開會的議事錄,花費很多時間比對,得出的結果。不過統計資料是根據立委的簽名,有可能發生立委到場簽名,但是並未實際參與會議的狀況。林峰正表示,根據簽名來評訂出席率,目前只是最低標準,他認為最不可取的是,立委連形式上的出席都失責,連基本的前來簽名都不來簽。
下週聯盟及協助監督的NPO團體,將開始進入委員會議,公監盟將實地進行觀察。監督週報也都上網,可讓人民下載,瞭解立委參與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