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評退回 興建蘇花高恐無望(聯合新聞網2008/04/25 16:20) ....因此除非新政府願意再重起爐灶,否則爭議近十年的蘇花高興建案將就此沈寂,興建無望。但因蘇花高的爭議性高,新政府重新提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看到此的新聞標題,站在反蘇花高立場但是不太清楚內情的運動者也許會振奮一下(筆者就是其中之一)。但是此新聞頗有自行臆測的嫌疑,並刻意忽略了環評差異分析退回的真正意涵,尤其是"新政府重新提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一詞,竟然不見記者主動採訪新政府對於蘇花高環評退回的觀點,就丟下一句似是而非的推測,實在令人納悶。也許此報在明天早上會有進一步的採訪,否則,"蘇花高爭議高"豈會是新政府拿來掩蓋交通決策黑箱的唯一回答?
事實上此次環評差異分析審查中,只是將環評差異分析退回交通部。
何謂環評差異分析審查呢?會有環差審查的原因,在於蘇花高環評在89年通過後(不到四個月即通過之粗糙環評),又有路線規劃變更,所以必須進行此審查。也就是說,環差分析審查只是審查變更路線的環境影響,並不具有原已通過環評的蘇花高政策是否進行的審查權,套用詹順貴先生的說法: 政客宣稱蘇花高興建與否將尊重環評的結果只是煙霧彈,事實上如果環差審查始終不過,政府卻硬要開闢蘇花高,交通部國工局只要按照89年的舊案進行建設,在法律上並無不可。
顯然今天環差的審查結果,只是蘇花高爭議與其運動中的一個階段,並不會是運動的終站。假若馬先生與其國家機器,如同其宣稱,當真認為蘇花高問題爭議高又那麼敏感,
我們就要提出進一步的要求 :
新政府必須將蘇花高的決策爭議公共化,
不能再躲在冷氣房裡作政策黑箱,
若再有蘇花高建設提案,必須立法進行審議式民主,或交由公投議決,
如此台灣才真正有機會對於公共政策問題,進行理性辯論!......................
------------------------------
關於環差分析退回的新聞以中央社的報導較為精準,有各方的採訪內容 其內容整理: http://www.wretch.cc/blog/AsTHU&article_id=23350292
-------------------------------------
回應
Re: 蘇花高環評差異分析退回的背後真相
89年通過環評差異分析的委員們應該出來說句話.
Re: 蘇花高環評差異分析退回的背後真相
89年通過的是環評(環境影響說明書的審查)
所謂環差(環境影響差異分析)
指的是變更環說書內容需要提出環差報告並經由環評委員審查
蘇花高案子現在一直卡在現差報告的部份
現差(環境現況差異分析)指的是基於環評法中規定
開發行為在環評通過後超過三年沒有動工就要提出現差讓環委審查
因為過了三年環境的現況也許會改變
同樣的開發行為對環境也可能會有不同的影響
所以蘇花高就是因為超過了三年未動工
現在躺在環保署裡一直審來審去的就是現差的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