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 2008.04.29
周慧如/專訪
內定出任陸委會主委的賴幸媛昨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她願意接受馬英九邀請入閣,是因為馬對兩岸政策的理念「維持現狀」,與台聯轉型後的理念相同,她願意接受,對於馬蕭在競選時開出的七月實現週末包機,她願意盡力去達成,但也必須有對岸的善意才能做到。
賴幸媛因強勢要求財經兩部對大陸產製的襪子、毛巾,開徵反傾銷稅,而被視為「反中」的代表人物,但是賴幸媛大呼不平表示,「我是援引WTO防衛機制,任一國對台出現不公平貿易,均可採取此一措施,不要把我貼標籤成逢中必反的人物。」她接受專訪內容如下:
問:馬英九、劉兆玄一週前開始徵詢妳的意願,妳是如何考慮接受?
答:初受邀請,真的很吃驚,我的心裡也很掙扎。但是馬劉對兩岸所談的種種理念:維護台灣主體性,對台灣人民有利等等,與台聯轉型後的理念相同,我們認為統獨都是假議題,台灣不能再被撕裂,應該要超越統獨,我向李前總統、黃昆輝主席報告後,他們同意我接受,我也願意接受挑戰,承擔責任。
問:一中各表是馬蕭兩岸政策的重要基石,妳會接受嗎?
答:國內對兩岸關係最大的公約數就是維持現狀,馬主張不統、不獨、不武,與我們相同。一中各表又不是新東西,這是李前總統時代就有,我方各表的是中華民國,也可以說是中華民國在台灣,這是沒有問題的。
問:有人認為,妳負責陸委會,江丙坤出掌海基會,未來可能再次發生黃昆輝與邱進益時代的海陸大戰?
答:不致於吧,陸委會是行政部會,專責兩岸政策的制訂與執行,向立法院負責。政府如何形成兩岸政策,自然有政府運作的機制,政府只有一個,不會政出多門。陸委會依法授權海基會處理涉及公權力的兩岸事務性協商,兩會在法律架構下,各自分工,沒有問題。
問:對於馬蕭主張,開放陸客、七月起週末包機直航等,妳有信心做到嗎?
答:兩岸政策的推進有二原則及一必要,兩原則是開放措施必須有配套、利益必需全民共享,而一必要是雙方都要有善意。馬英九所提的兩岸開放措施,無論是陸客來台、人民幣兌換、週末直航等,現政府在去年二月就做好配套措施,現在這些配套措施要不要Update,還要聽取陸委會的報告,況且,要看對岸善意才行,但是我可以說,對於七月包機直航,我會努力去爭取、促成。
問:40%上限應該鬆綁嗎?妳過去對弱勢產業遭到中國產品傾銷,十分關切,未來妳會不會以陸委會主委身分,越俎代庖,主張嚴禁中國產品進口到台灣?
答:我不是逢中必反,政府部會本身就有協調的機制,任何開放措施都要有充份的討論,與具體的評估才能做決定。
被視為「反中」,賴大呼不平:不要把我貼標籤成逢中必反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