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性的勇氣與力量――我看《環亞罷工90小時》

看郭明珠的紀錄片作品,總是讓我動容不已。其實,稱《環亞罷工90小時――環亞飯店工會罷工紀錄片》(以下簡稱《環罷》)為郭明珠的「作品」,並不是一個太準確的概念,我相信也不是明珠期待被描述的方式。

《環罷》若是一個「作品」,則這個「作品」首先是環亞飯店工會員工歷時五天的罷工行動本身;它是一個展現著工會意志的「集體創作」。然後,它的過程與前因後果,同時被包括明珠在內的幾位工運鬥士紀錄下來,又成為影像的集體創作。最後,明珠將這些影像剪接、製作、完成,將自己做為剪接者與導演的身份,謙抑的放在製作團隊的最後。

這就是為何我仍忍不住稱《環罷》為郭明珠作品的原因。我不是以「作者電影」的概念在說這句話,而剛好相反地、正因為明珠是這樣自覺地將作者/自我意識降到最低,使我想稱這部再現了台灣女性獻身工運/勞教/紀錄的影片為「郭明珠的作品」。在這個意義上,郭明珠代表或再現的,正是台灣女性讓男性由衷敬佩與汗顏的那種謙抑、勇氣與堅定。

明珠拍製紀錄片,並沒有太長的歷練。她在一兩年前的初試啼聲之作《三代不同堂》,是跟著「台灣倉運聯」在陳素香帶領下的「勞動轟拍小組」工作坊完成的一部練習短片。即使只有十幾分鐘,我們已經在這部紀錄自己家人過年情景的小品裡,看到明珠做為女性,對人際情感的細膩、不做作、不煽情的敘述能力。當然這極可能是是明珠對影像的敏銳掌握力,但我認為,這樣的作品,讓我至少看到了台灣女性被環境塑造出來的一種對人的體貼、同理心、與觀察感知的高度能力。這樣的能力放在紀錄片的拍攝上,其氣質就會一定程度的透露出來。

到了這部由三個段落組成的《環罷》,明珠對影像敘事與剪接的節奏掌握,已經一個大步跨到另一個台階上。從90小時罷工過程的大量影像資料片裡,要整理成不到一小時的紀錄影片,並非易事,而明珠的剪接清楚俐落,將五天環亞工會罷工過程中的重要現場、事件、講話、情緒,鉅細靡遺地整理出來。雖然這是一個以時間和過程為軸的平穩線性敘述方式,但是因為明珠和其他影像紀錄者,捕捉了過程中十分動人的片段和細節,使得影片並不落入流水帳式的瑣碎敘述中。

《環罷》的動人,首先當然是這個工會在罷工行動中展現的意志與毅力,這些都忠實的呈現在影片中。幾位罷工的帶領者,例如當時的環亞飯店工會常務理事董光漢先生,在與飯店資方周旋、苦撐的過程裡,所呈現的勇氣、疲憊、焦慮、和掙扎(對於自己帶領和鼓舞的罷工行動,是否讓其他同事日後更加辛苦的反省與自我質疑,尤其動人);他思及自己孩子時的真實情緒,也讓人低迴、沈重。在共同承擔罷工風險與後果的鬥陣情操和相互砥礪的勞動者情誼裡,我總是深受啟發,提醒著像我這樣雖收入不豐、但無論如何有著穩定薪資的白領勞工,要不斷警告自己,在相對安定的「小資生活」中,將會如何逐漸喪失了需要集體改變不盡合理之勞動環境的鬥志,和創造團結力量的動能。

在這個價值之外,《環罷》更讓我動容的,是我稍早所提的、影片裡外所再現的台灣女性的勇氣與堅定的抵抗力量。從影片中看來,站在第一線持續參與罷工行動的工會成員,多半是女性。此罷工運動的一位主要組織者周佳君是女性;以不同的形式前來支援、參與的朋友,大多是女性,也是我長期以來尊敬的朋友:素香、小塔、芳萍、君竺、雅婷、香伶…,和明珠。影片中一個非常動人的段落,是一位身材嬌小的工會成員鄭秀蘭,在環伺許多男性不太作聲的情況下,敢於面不改色地對「妥協派」代表、一位虎背熊腰的飯店大廚「大象」,義無反顧地嗆聲、對罵。這一幕可以成為台灣男性虛張聲勢之紙老虎形象,與台灣女性道德勇氣誠實無懼之鮮明對照、和幾乎是經典的某種「原型」人物描寫。

謝謝郭明珠,與所有直接間接地參與在這個罷工行動裡的女性、和一起與之打拼的男性伙伴,透過這部紀錄影片,帶給我的勞教。

事件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