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國欽
談到貿易,一般人想到的就是稻米、電腦、威士忌這些有形商品的出口,其實這個世界還有一種無形財貨的出口,這種型態的貿易即稱為服務貿易。
服務貿易既非出口有形的商品,那麼是出口什麼內容呢?大體而言包括外國人來台旅行的消費收入、專利商標權利金的收取、港埠運輸的服務、金融保險的跨境服務及海外營建工程的承攬等。
莫要小看這些服務貿易,雖不及全球商品一年十二兆美元的出口規模,但全球一年的服務輸出也高達二.七兆美元,比起二千年足足提高一倍。
美國雖然在商品貿易上帳上連年赤字,但是一年服務貿易的輸出卻高達三千九百億美元,享有的服務貿易順差達八百億美元,優勢無人能及。香港、英、法、丹麥及印度等國都享有服務貿易的順差,這些國家有些得力於權利金的收入、有些得力於觀光客的消費、有些則是以強大的轉運服務贏得優勢。
台灣二○○六年服務貿易的輸出二九○億美元,近六年平均成長率僅六%,莫說難以和美、歐抗衡,也遠低於港、韓一○%以上的成長,而且台灣由於技術大量仰賴輸入、國人偏好出國觀光,致使服務的輸入大幅增加,去年服務貿易輸入達三三○億美元,服務貿易呈四十億美元的逆差。
台灣服務貿易輸出規模成長極緩,因此除了在亞洲小龍、金磚四國這八國裡排名倒屬第二外,過去落後台灣八名的泰國,在去年已緊追台灣後頭,至於人口不滿千萬的挪威、瑞典、愛爾蘭的排名也由二千年落後台灣而至今遙遙領先台灣。
由服務貿易內容觀察,台灣服務貿易輸出排名所以六年退八名,是全面性的退後,不論是在觀光旅行、金融服務、專利權利金收入或轉運服務的表現皆遠遠不如新興的亞洲國家,台灣如今落至廿六名,後面緊跟著的是泰國、土耳其、波蘭及馬來西亞,與台灣僅有一步之遙,若台灣不加把勁,也許不久台灣就被拋在卅名之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