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十數的環保團體共同推動、自2004年起,每年舉辦的「全國NGOs環境會議」今(31日)起,在松山社區大學舉行兩天,應邀出席的總統馬英九,作出「成立環境資源部」、「全面推動國土復育、高山不蓋道路」、「溫室氣體減量」等政策承諾,不過,由於馬英九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為「在2016至 2020年間,二氧化碳減排至2008年水準,2025年減排至2000年水準,最後在2050年減排至2000年的一半」,實際達成的時間,都已經在他卸任之後,對於其任期內具體的政策與目標為何,則未作說明,引起了環保團體的質疑。
馬英九以「拼經濟」為其政策主軸,對於石化、鋼鐵…等高污染工業的發展態度語焉不詳;對於農業、土地、交通建設…等的願景,更引起環保人士的疑慮;雖然幾經轉折之後,終於還是出席了今天的會議,並且也做了一個四平八穩的致詞,「馬總統」與環保團體對話的「初體驗」,成績好像還不太難看。但是在幾乎無限上綱了的「溫室氣體減量」目標之下,對於環保重要指標「核能工業發展」的態度,馬英九全然未曾提及。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李遠哲改變反核的立場、在競選期間的馬英九隨即「附和」,表示核四不但要續建,而且要「速建」,「提供與二氧化碳無關的能源」、「符合世界趨勢」;在下午進行的「解構核能復興的神話」座談中,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康世昊以去年日本柏崎刈羽核電廠歷經地震的災變,說明核能發電結構安全、核廢料處理、核武擴散…等幾大疑慮,都沒有解決。
去年7月間,日本新潟中越海灣發生地震,造成鄰近的柏崎刈羽核電廠損害,以及輻射物質外洩事件;根據柏崎刈羽核電廠號稱「依據電廠當地一萬年內地震紀錄」推測出來的「理論上可能發生的最大地震強度」防震指標水平重力加速度值為0.3G;如果把時間再拉長到「五萬年內地震紀錄」推測的「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的」最大地震水平重力加速度值是0.45G。但是很「意外」地,這一次「新潟中越海灣地震」的重力加速度值,竟然達到0.68G;如果是 921地震,或者最近的四川地震,其重力加速度值都達到1G。
在新潟地震後,柏崎刈羽核電廠停止運轉,一直到今天,也都沒有恢復,日本對於核電廠興建時其結構的防震重力加速度安全係數是0.6G,而目前日本團體提出要將這個標準提升到1G;反觀台灣,核一廠的安全標準是0.3G、核二、三、四廠的標準則是0.4G,在地震頻仍的亞洲,特別是台灣地區,核電廠安全,實在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問題。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學術委員林碧堯對核電廠是「世界趨勢」提出挑戰,他說,核能發電是一個高成本的發電方式,加上核廢料問題無法解決;目前積極發展核電工業的,都是地三世界國家;工業國家只有日本、芬蘭,還在興建核電廠,歐洲、美國等世界經濟強國,都沒有再發展核電廠,所謂「世界趨勢」云云,必須要重新看待。
綠盟理事賴偉傑質疑,目前國民黨政府正在用「體制外」的方法推動核電工業的擴張。雖然目前對「溫室氣體減量」並沒有提出明確的中短期作法和期程,但是是不是會利用這個議題的正當性,順勢將「非核家園」解禁,草率地推動核四加速開始運轉、並對核一、二廠延役,這值得注意。
國民黨在環保政策上的表現疑慮不解,在今天馬英九來到現場,就出現了「經濟九萬兆、環境馬上爆」、「核四公投放馬過來」,以及「反對在烏山頭水庫興建事業廢棄物掩埋場」、「反對曾文越水工程」等的白布條,也有人將「加速核四、駭死台灣」的口號穿在身上,表達抗議。自從1986年「鹿港反杜邦」運動以來,以「環保弘法師」自許,二十多年來持續在全台各地的反污染抗爭中奔走,獲得環保團體頒發「環保貢獻獎」的粘錫麟也以「節能減碳不是脫西裝而已、環境政策才是最重要!」當面諷刺馬英九。
回應
馬總統芭樂票 沈署長愛說笑
「價值觀」和「理想」只有在出做選擇時才能夠分辨得出來。
在此之前,無論嘴上怎麼說都只聽聽就好。
馬總統在競選時,無論對什麼團體,都採取「從善如流」的「聽從策略」,因此白皮書幾大本、政見裡面無所不包,把所有彼此有嚴重衝突的政策也都放在一起。
雖然說不能以「欺騙選票」來譴責他,但是少這是「討好選民」的行為。
當他要拼經濟,要六三三,倘若少了國光石化和台塑大煉鋼廠兩個加起來達到六千億的國內投資案,他的六三三裡面的「六」絕對跳票。
口口聲聲要減碳節能環保的馬總統,卻又不敢表明不喜歡高耗能耗水污染性又高的重工業。
結果,他的愛將環保署長沈世宏竟然拿出「要他們進行碳交易」來搪塞作為因應國光石化和台塑煉鋼廠的對策!這兩個加起來將可能佔了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百分之十以上的大排氣王要去跟「誰」碳交易?
屬於非京都議定書國家的台灣,怎麼去搞碳交易?
跟我們非洲的邦交國什麼賽內加爾、史瓦濟蘭之類的(我弄不清楚到底這些是不是,還是也早已斷交了)交易嗎?這一整個國家的森林去抵這兩個廠的二氧化碳量還不知道夠不夠抵呢!更何況要是去跟我們那幾個小島邦交國去談談看,什麼聖文森、諾魯之類的幾十個島也不夠抵吧。
Re: 「NGOs會議」環團與馬總統的初體驗
只會作秀沒有大格局的政策
看來看去只是一個娃娃在演戲
絲毫感受不到人民有被照顧的感覺
老是要人民脫衣服 騎腳踏車 共體時艱
說穿了不過是為了無能找台階下
台電 中油漲價卻到現在還拿不出成本是如何計算的
現在又放任石化工業 汙染台灣 出口賺黑心錢
台灣不需要石化工業 資訊電子還有觀光百貨業才是我們應該要發展的
沽水期不去疏浚水庫 到了雨季才來洩洪 難怪經常缺水
對於濫墾濫伐的奸商又不制定嚴厲的懲罰條例(死刑或是無期徒刑跟巨額賠償)
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