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法家庭照顧假難作用
家長獨抗腸病毒,防疫現漏洞

2008/06/19
苦勞網特約記者

台北市教師會、勞動者家長聯盟今(19)天召開記者會,針對家長因為照顧疑似感染腸病毒,或因腸病毒停課學童,由於「性別工作平等法(2008年1月「兩性工作平等法」改名為「性別工作平等法」)」中「家庭照顧假」規定的不合理,造成受雇者家長無法在工作與兒童照顧間兼顧,提出批判;北市教師會與勞家盟並提出「停課學童家長得請家庭照護假」,以及「腸病毒期間家庭照護假不受七天限制」兩項訴求。

曾於1998侵襲台灣的71型腸病毒再度肆虐,目前全國已有多起疑似因腸病毒死亡病例、重症病例也達到203例;台北市的國小、幼稚園,只要班級內有一人疑似感染,就會宣佈停課10天;在目前一個普通家庭,都需要夫妻兩人工作,才可以養家活口的條件下,即便沒有小孩子疑似染病的症狀,學校一停課,家長也會立即面臨小孩子的托育問題,但是,在「性平法」裡,「家庭照護假」只有7天,這一次腸病毒一停課就是10天、加上沒有染病學童的家長能不能請「家庭照護假」?會不會被刁難?這都難以掌握;加上「性平法」只適用於5人以上企業,受雇於雇用4人以下雇主的受雇者根本沒有辦法請,就算排除萬難,請到了假,還是得併入事假額度、沒有薪水可領,也會影響考績。

在這種條件下,夫妻都必須工作的家庭,只得把小朋友再送到其他托育機構照顧,勞家盟常務理事、同時也是醫生的蘇偉碩說,像這種把小孩子推給家長、家長又只能把小孩子再推給安親班的狀況,使得「隔離」產生了漏洞,雖然學校已經停課,但又在安親班裏面聚在一起,照樣會造成感染、對腸病毒的防疫工作造成挑戰;蘇偉碩說,政府強調「防疫視同作戰」,對於流行疾病的防治,是屬於公共衛生的問題,對國家來說是大事,所以家長因為照顧腸病毒停課學童的休假,應該視為「公假」,由中央或市政府編列預算補貼;台北市議員李文英、許淑華要求,行政院可以「擴大內需」方案應急,台北市政府也可以目前使用浮濫的第二預備金支應這一個需求。

對於教師、家長團體的訴求,代表台北市勞工局發言的第二科科長吳海燕也無法提出具體的回應,只能強調現行法規的規定,無論「家庭照護假」,或者是一般的事假,是「不發給」請假期間的工資、但是不能額外地扣薪;勞工局第二科股長陳昆鴻說,在解釋上,「性平法」關於「家庭照護假」的要件,家庭成員「預防接種、發生嚴重之疾病或其他重大事故須親自照顧時…」,對於沒有病徵但停課的家長,只要有具體的需要,也仍然可以適用,在這種情形下,勞工請假雇主不應該刁難、給予不利的處分,否則可以依據「性平法」給予處罰;但陳昆鴻也承認,勞工請假狀況調查困難,勞工局只能被動地掌握家長請假的狀況,近來並沒有接到過關於「家庭照護假」的申訴或爭議。

雖然同樣沒有辦法掌握家長向雇主請「家庭照護假」的狀況,台北市教師會總幹事羅德水說,這種情況剛好說明了「性平法」這個規定的問題,一般勞工在面對類似這一次腸病毒的狀況,不是用自己的事假、例假、特休…等個人的方法,自行吸收無法工作的損失,就是再把感染的危險推回到安親班裡,「家庭照護假」的規定,根本無法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