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延光錫
(圖說:6月30日,已故工人Kim Sangman的葬禮進行。)
南韓一位現年49歲的營造工人,國中時就輟學,一直在首爾與釜山之間,奔波求生。他長久以來的夢想就是能擁有一輛在自己名下的卡車。今年四月這個夢想終於實現了。
可是,自己的卡車卻要了他的命。他在薪水連付房租都不夠的情況下,更別說是要付卡車的貸款了。他工作的永宗島是全國運費最低的地方,再說支付運費時給的也不是現金而是支票。近來因為突然沸騰的油稅和沒有運費標準的營造工作環境,他的貸款金額越來越高了。儘管罷了工,建設公司還是冷漠以對。
[圖說:穿喪服的建設工會會員後面就是Kim Sangman吊死在卡車上的地方。]
結果,他在自己夢想的卡車自縊,死後留下的遺書寫著三件事:埋怨世界、對不起給他貸款的金融公司、希望以後其他營造工人的勞動條件有改善。
他的名字叫Kim Sangman。
6月30日,Kim Sangman僅存的家屬,弟弟一家人,在平澤為他治喪。建設工會會員們皆哀戚地前來露天葬禮憑弔這位成員,連朗讀追悼詞的工會幹部也悲傷無力。屬於同一個單位的工會理事長反覆說了幾次「對不起」,建設產業工會聯盟的理事長也說:「我覺得很遺憾,很想握著他的手,可是已經沒辦法了」。
一個工人死了一個星期,他的葬禮就如此結束了。
另外,7月1日也進行了已故工人Kim Jiheon的露天葬禮,他死於參與建設產業罷工會議途中的交通事故。
原文連結: http://www.newscham.net/news/view.php?board=news&nid=48624
回應
Re: 在自己夢想的卡車裡上吊的工人
真令人感傷~
各位...
我的工作也是像這位工人先生一樣,沒有任何保障...
支持我繼續做下去的原因,除了經濟壓力外,最重要的就是「一顆熱忱的心」
無奈...
現實生活環境告訴我,這已不是學生時代參與救國團的一股傻瓜勁兒就能讓
自己及孩子們溫飽....
所以我曾嘗試另尋出路,但同事說,這個組織是條不歸路,在這裡,你會看見
很多台清交的高材生,他們的理想跟妳相同,但薪水比起外邊兒的花花世界,
卻足足缺了一大塊。
這又讓我想到每年的金曲獎,大家只想看流行音樂部份,恨不得進行非流行音樂
的時候,能按快轉跳過~
被人跳過的這部份,讓我想到參與勞工運動的大家,而我現在也是其中一份子了
後悔嗎? 是啊~
當同學告訴我,他們每個月扣掉開銷,每人都還能存2、3萬,甚至4萬時
羨慕及失落的心情是掩蓋不了的。
畢竟,我曾是他們的一份子,但一個偶然的十字路口,我走進來了
唉~
抱歉,佔用這塊資源來發洩偶爾出現在內心深處出現的真實聲音
噢,對了,我剛剛在奇摩看到一則非常震憾的新聞
月入兩萬五 家庭「近貧線」門檻
原來~我是貧窮級的人耶!因為我現在是個月入2月多一丁點的人
好可悲.....
Re: 在自己夢想的卡車裡上吊的工人
ALLCOME:這些現象就是在暗示你,戰爭快到了……末日快到了。
ALLCOME:還有那些網路上砍我文章的畜牲們,你們的報應也該到了。
Re: 在自己夢想的卡車裡上吊的工人
美帝扶植的南朝鮮傀儡政權已經惡貫滿盈
南朝鮮的貧困大眾快點團結起來
和朝鮮人民軍一起全面解放朝鮮
建立統一祖國大家庭
在不世出的偉人金正日將軍領導之下建設社會主義的天國
Re: 在自己夢想的卡車裡上吊的工人
新自由主義面紗下真實的美國
在美國政治歷史和新自由主義的發展中,1981年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正是在這一年,(演員出身的加州州長)雷根在1980年的大選後進入白宮擔任總統。他立即採取措施實施他的「新自由主義」議程,在對抗工會的同時,通過《經濟復興稅法》來支援商業精英。《經濟復興稅法》不僅包括戰後歷史上最大幅度的”減稅”,而且還有利於公司和富人 ——尤其是投機性的商業地産部門和金融業——的規定。因此,許多投資資本從生産性的工業部門流入投機性的金融部門。
新自由主義的議程之一是”消除金融管制”。這是雷根及其隨後的幾任總統都採取的政策。多年來,華爾街的強大金融資本一直爲了消除金融管制進行遊說,把"新政"實施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和其他保護性立法視他們追求更高利潤的障礙。由於雷根的新政策,美國進入了新自由主義時代,即”小政府”、”減稅”、”消除金融管制”、”自由貿易”和”私有化”的經濟政策時代。
新自由主義父是哈耶克(海耶克)。他是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米爾頓·弗裏德曼(Milton Friedman)就是他的弟子。在雷根擔任總統之前,弗裏德曼就向他傳授了自己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和貨幣主義,主張運用利率和貨幣供應來調節經濟。1由於運用了貨幣主義理論,在美聯儲主席保羅·沃克爾(Paul Volcker)的協助下,雷根緊縮貨幣供應量,把利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兩位數上。這造成了美國的嚴重衰退和墨西哥的債務危機。
結果,墨西哥雄心勃勃的工業化計劃付之東流,其貨幣比索不斷貶值,許多企業破産。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充當掠奪墨西哥的國際"警察"是華盛頓的一項計劃。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既充當許多欠債國家的警察,又充當其債權人,因爲它強加了嚴格的新自由主義措施,而且它的運作非常成功,使美國的銀行大獲其利。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從1980年到1986年雷根擔任總統期間,在支付了6000多億美元的利息和本金之後,第三世界國家仍然欠有8820億美元的債務。負債國陷入了債務陷阱,到1990年末,它們的債務增加到驚人的1.8萬億美元。這一切都歸咎于美聯儲在雷根政府的倡導下所強加的複合利率和高利率。3.4
因此,在世界的許多地區,貧困加劇,經濟增長放緩。國有企業的「私有化(or所謂的民營化)」以及教育和社會開設的減少造成了世界大多數人口的悲慘狀況。這些都是新自由主義和貨幣主義的産物,而新自由主義和貨幣主義是雷根政府所倡導和華盛頓歷屆政府強加給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東西。4
新自由主義、貨幣主義和隨之産生的債務危機不僅在海外給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帶來了一場大浩劫,而且也在美國國內帶來了一種新的金融資本主義範式,降低了資本收益稅,人爲地保持了低利率,大幅度地削減了富人的所得稅。另一方面,由於減稅和大規模加強軍備,美國聯邦政府發行了大量的國債來籌集資金,財政赤字達到了創紀錄的水平。因此,政府債券和外匯市場充斥著債務工具(期貨、期權和期權期貨),變成了投機的溫床。5這造成了現在被稱爲"黑色星期一"的1987年股市大崩盤。當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了508.32點,1天22.9%的跌幅是股市歷史上的最大跌幅。美聯儲注資了數百億美元,把股市從崩潰中挽救了出來。6
在美國國內,由於雷根政府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富人的收入急劇增長,而普通家庭的收入則下降了4%到6.5%。美國出現了鉅額的貿易赤字和製造業崗位的流失,但是公司掠奪活動卻推高了金融市場上的資産價格。7
20世紀80年代,公司”掠奪活動”一般是利用「垃圾債券」來收購(併購)公司。在”槓桿收購”遊戲中,債務取代了股權。被收購的公司將會進行重組,並且採取解僱(失業)、強制提高工作時間以及降低工資和福利等”削減成本”措施。由於雷根政府早已打敗了工會,因此,工人幾乎沒有進行任何反抗,並且工資停止不前。在這個(新保守派當道的)「新自由主義」的時代,經濟增長依賴債務和金融的繁榮。資産增長尤其是股票和債券等金融資産的增長成爲美聯儲關注的焦點,因爲"經濟很容易受到資産價格下跌的影響,因此美聯儲(FED)被迫進行干預,防止它們造成大規模的破壞"。8
在新自由主義的主導下,雷根及其繼任者無視社會保障、醫療保健、教育和基礎設施等國內問題,但是同時把美國的經濟放在大規模的軍事建設上。這一政策甚至持續到蘇聯陣營崩潰和冷戰結束之後。結果,美國的經濟從未能夠生産出足夠的剩餘,滿足除了民用消費和投資的軍事目的。這最終導致了通貨膨脹、經濟增長放緩、就業減少和債務加速增長。美國的國際收支赤字快速增大,並且單在2006年就超過了8000億美元。
高水準的外債會對國民的生活水平構成長期的威脅。9事實上,由於外包和美國製造業的衰落,美國絕大多數勞動人口的生活水平已經受到了威脅。另一方面,富人的金融資産由於美聯儲(FED)的貨幣干預得到了保護,就像在"黑色星期一"時那樣。”消除管制”(de-regulation或可稱「自由化」)也帶來了公司貪婪的現象:CEO們同工人之間的工資比(差距)從1983年的 42倍增到1999年的超過1000倍。公司也普遍存在違法行爲,因爲公司的審計人員、金融分析人員、CEO和CFO們——例如安然(Enron或譯安隆)公司——合謀美化資産負債表,爲了發行債券和鉅額管理獎金而推高股價。此外,由於按照新自由主義而消除了金融市場的管制,市場參與者的投機性投資根本不關心信託風險,從而給美國金融市場帶來了嚴重的風險。10.11
美國金融市場的最大風險之一來自於「信貸違約掉期」(CDO,或譯稱「債權抵押憑證」)交易。按照億萬富翁投資者沃倫·巴菲特的觀點,這些”金融衍生品”是一顆"定時炸彈"和"金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因爲”衍生品”合約的市場價值遠遠超過了公司的未償付債券。10任何債券違約(CDO)都會給賣家——包括銀行、保險公司、對沖基金和其他沒有信貸聲譽的機構—— 帶來鉅額的損失。毫不奇怪,「信貸違約互換」(「債權抵押憑證」)被普遍認爲是"全球金融體系目前面臨的最大風險"。10
在這個新自由主義的時代,由於消除了「管制」(regulation),傳統保守、規避風險的金融機構——例如銀行和保險公司——變成了冒險的企業。不可避免地,在這種經營環境下,信貸違約互換(CDO「債權抵押憑證」)等風險難測的金融工具成爲美國金融機構的主要贏利手段。畢竟,信貸違約互換是消除金融市場管制的産物,而「消除管制」(de-regulation)則把金融市場變成了賭場。這種賭場式的經營可能給金融體系帶來系統性風險,最終導致了一場惡夢。10
美國金融市場發生的又一次最嚴重的危機是2007年的”次債危機”。這場危機也可以追溯到克林頓政府和美國國會的「消除管制」(de-regulation)政策。當時,華爾街的金融資本通過捐獻競選資金收買了美國的政客。除了「消除管制」(de-regulation)外,”次債危機”的其他原因包括工人工資的停滯以及美國公司和華爾街令人厭惡的”補償計劃”,從而帶來了殘酷無情的商業實踐。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經濟存在著”債務膨脹”、”資産價格膨脹”和”金融投機”等根本性的問題。”資産價格膨脹”和”投機”互爲因果,最終造成了”債務爆炸”,結果是帶來了動搖世界經濟的華爾街金融海嘯。11
新自由主義還造成了産業資本的明顯下降和金融資本的支配。因此,美國在新自由主義時代出現了一個新的”金融統治階級”。他們"控制著經濟,位居社會結構的最頂部,並且確立了政客們活動的範圍和規則。"12這主要是通過"向那些準備競選的候選人提供金錢"來在選舉運動中完成的。12
在新自由主義時代,金錢(金權)成爲美國(金權民主)大選中的一個重要因素。金錢文化在華盛頓(政治統馭中心)非常盛行,因此敗壞了美國的(金權民主)政治。結果,"對影響立法和聯邦政策的激烈爭奪成爲華盛頓的流行病,並且腐敗比以前更複雜、更普遍和更猖獗"。13各類候選人只願意滿足有權有勢者(金主)的要求。在美國的(金權民主)政治體制中,這些人在政策問題上擁有最終的決定權。因此,美國傳統的一人一票觀念其實是錯誤的,並且也是一種「幻覺」。促進海外民主的思想同樣是「虛僞」的。
2000年的總統大選可以證明美國(金權)民主的陰暗面。在這次大選中,包括黑人和西班牙裔在內的少數族裔的投票權利遭到了公開的侵犯,包括破壞選票、剝奪登記權利和制定剝奪基本的民主參與權利的"清單"。更駭人聽聞的是,在美國歷史上,少數帶有黨派偏見的最高法院法官首次可以決定總統選舉的結果。14
在新自由主義時代全球無情的現實狀況下,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按照「華盛頓共識」所強加的議程造成了經濟困境、貧困、缺乏教育機會和社會問題,從而帶來新的騷亂,例如拉美地區的騷亂。16在美國國內,由於25年來"小政府(大市場)"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貧困和極端貧困的人數快速增長,而且大約有 3700萬美國"食品不足,幾乎得不到充足的衣物或住所和供暖等基本必需物"。17
150多年前,英國在嘗試亞當·斯密的經濟自由主義多年後成爲頭號帝國主義列強,帶來了一種野蠻的資本主義。作爲一位直面社會正義問題而著名的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用這樣的話來描述他所看到的世界:"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任的時代,這是懷疑的時代;這是光明的時代,這是黑暗的時代;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擁有一切,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由此升入天堂,人們由此墜入地獄。"
這些話似乎也適合描述我們的時代——新自由主義時代——亞當·斯密經濟自由主義的産物。毫不奇怪,新自由主義以利潤最大化的名義推行野蠻的資本主義實踐,把工廠遷移到中國等第三世界國家。在第三世界國家,工人受到了殘酷的剝削,而且環境遭到了無情和不可恢復的破壞。
令人悲傷的是,這是新自由主義的時代。
因為很喜歡這一篇,所以找到比較完整的版本,轉貼於此
http://61.135.142.194:89/gate/big5/bbs.chinanews.com.cn/viewthread.php?t...
新自由主義面紗下真實的美國
馬耀邦
在美國政治歷史和新自由主義的發展中,1981年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正是在這一年,裏根在1980年的大選後進入白宮擔任總統。他立即採取措施實施他的新自由主義議程,在對抗工會的同時,通過《經濟復興稅法》來支援商業精英。《經濟復興稅法》不僅包括戰後歷史上最大幅度的減稅,而且還有利於公司和富人——尤其是投機性的商業地產部門和金融業——的規定。
因此,許多投資資本從生產性的工業部門流入投機性的金融部門。新自由主義的議程之一是消除金融管制。這是裏根及其隨後的幾任總統都採取的政策。多年來,華爾街的強大金融資本一直為了消除金融管制進行遊說,把"新政"實施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和其他保護性立法視他們追求更高利潤的障礙。由於裏根的新政策,美國進入了新自由主義時代,即小政府、減稅、消除金融管制、自由貿易和私有化的經濟政策時代。
新自由主義父是哈耶克。他是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米爾頓·弗裏德曼就是他的弟子。在裏根擔任總統之前,弗裏德曼就向他傳授了自己的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和貨幣主義,主張運用利率和貨幣供應來調節經濟。1由於運用了貨幣主義理論,在美聯儲主席保羅·沃克爾 (Paul Volcker)的協助下,裏根緊縮貨幣供應量,把利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兩位數上。這造成了美國的嚴重衰退和墨西哥的債務危機。
結果,墨西哥雄心勃勃的工業化計劃付之東流,其貨幣比索不斷貶值,許多企業破產。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充當掠奪墨西哥的國際"警察"是華盛頓的一項計劃。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既充當許多欠債國家的警察,又充當其債權人,因為它強加了嚴格的新自由主義措施,而且它的運作非常成功,使美國的銀行大獲其利。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從1980年到1986年裏根擔任總統期間,在支付了6000多億美元的利息和本金之後,第三世界國家仍然欠有8820億美元的債務。負債國陷入了債務陷阱,到1900年末,它們的債務增加到驚人的1.8萬億美元。這一切都歸咎於美聯儲在裏根政府的倡導下所強加的複合利率和高利率。3.4
因此,在世界的許多地區,貧困加劇,經濟增長放緩。國有企業的私有化以及教育和社會開設的減少造成了世界大多數人口的悲慘狀況。這些都是新自由主義和貨幣主義的產物,而新自由主義和貨幣主義是裏根政府所倡導和華盛頓歷屆政府強加給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東西。4
新自由主義、貨幣主義和隨之產生的債務危機不僅在海外給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帶來了一場大浩劫,而且也在美國國內帶來了一種新的金融資本主義範式,降低了資本收益稅,人為地保持了低利率,大幅度地削減了富人的所得稅。另一方面,由於減稅和大規模加強軍備,美國聯邦政府發行了大量的國債來籌集資金,財政赤字達到了創紀錄的水準。因此,政府債券和外匯市場充斥著債務工具(期貨、期權和期權期貨),變成了投機的溫床。5這造成了現在被稱為"黑色星期一"的1987年股市大崩盤。當時,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了508.32點,1天22.9%的跌幅是股市歷史上的最大跌幅。美聯儲注資了數百億美元,把股市從崩潰中挽救了出來。6
在美國國內,由於裏根政府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富人的收入急劇增長,而普通家庭的收入則下降了4%到6.5%。美國出現了鉅額的貿易赤字和製造業崗位的流失,但是公司掠奪活動卻推高了金融市場上的資產價格。7
20世紀80年代,公司掠奪活動一般是利用垃圾債券來收購公司。在杠桿收購遊戲中,債務取代了股權。被收購的公司將會進行重組,並且採取下崗、強制提高工作時間以及降低工資和福利等削減成本措施。由於裏根政府早已打敗了工會,因此,工人幾乎沒有進行任何反抗,並且工資停止不前。在這個新自由主義的時代,經濟增長依賴債務和金融的繁榮。資產增長尤其是股票和債券等金融資產的增長成為美聯儲關注的焦點,因為" 經濟很容易受到資產價格下跌的影響,因此美聯儲被迫進行干預,防止它們造成大規模的破壞"。8
在新自由主義的主導下,裏根及其繼任者無視社會保障、醫療保健、教育和基礎設施等國內問題,但是同時把美國的經濟放在大規模的軍事建設上。這一政策甚至持續到蘇聯陣營崩潰和冷戰結束之後。結果,美國的經濟從未能夠生產出足夠的剩餘,滿足除了民用消費和投資的軍事目的。這最終導致了通貨膨脹、經濟增長放緩、就業減少和債務加速增長。美國的國際收支赤字快速增大,並且單在2006年就超過了8000億美元。
高水準的外債會對國民的生活水準構成長期的威脅。9事實上,由於外包和美國製造業的衰落,美國絕大多數勞動人口的生活水準已經受到了威脅。另一方面,富人的金融資產由於美聯儲的貨幣干預得到了保護,就像在"黑色星期一"時那樣。消除管制也帶來了公司貪婪的現象:CEO們同工人之間的工資比從1983年的42倍增到1999年的超過1000倍。公司也普遍存在違法行為,因為公司的審計人員、金融分析人員、 CEO和CFO們——例如安然公司——合謀美化資產負債表,為了發行債券和鉅額管理獎金而推高股價。此外,由於按照新自由主義而消除了金融市場的管制,市場參與者的投機性投資根本不關心信託風險,從而給美國金融市場帶來了嚴重的風險。10.11
美國金融市場的最大風險之一來自於信貸違約掉期交易。按照億萬富翁投資者沃倫·巴菲特的觀點,這些金融衍生品是一顆"定時炸彈"和"金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因為衍生品合約的市場價值遠遠超過了公司的未償付債券。10任何債券違約都會給賣家——包括銀行、保險公司、對衝基金和其他沒有信貸聲譽的機構——帶來鉅額的損失。毫不奇怪,信貸違約互換被普遍認為是"全球金融體系目前面臨的最大風險"。10
在這個新自由主義的時代,由於消除了管制,傳統保守、規避風險的金融機構——例如銀行和保險公司——變成了冒險的企業。不可避免地,在這种經營環境下,信貸違約互換等風險難測的金融工具成為美國金融機構的主要贏利手段。畢竟,信貸違約互換是消除金融市場管制的產物,而消除管制則把金融市場變成了賭場。這種賭場式的經營可能給金融體系帶來系統性風險,最終導致了一場惡夢。10
美國金融市場發生的又一次最嚴重的危機是2007年的次債危機。這場危機也可以追溯到克林頓政府和美國國會的消除管制政策。當時,華爾街的金融資本通過捐獻競選資金收買了美國的政客。除了消除管制外,次債危機的其他原因包括工人工資的停滯以及美國公司和華爾街令人厭惡的補償計劃,從而帶來了殘酷無情的商業實踐。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國經濟存在著債務膨脹、資產價格膨脹和金融投機等根本性的問題。資產價格膨脹和投機互為因果,最終造成了債務爆炸,結果是帶來了動搖世界經濟的華爾街金融海嘯。11
新自由主義還造成了產業資本的明顯下降和金融資本的支配。因此,美國在新自由主義時代出現了一個新的金融統治階級。他們"控制著經濟,位居社會結構的最頂部,並且確立了政客們活動的範圍和規則。"12這主要是通過"向那些準備競選的候選人提供金錢"來在選舉運動中完成的。12
在新自由主義時代,金錢成為美國大選中的一個重要因素。金錢文化在華盛頓非常盛行,因此敗壞了美國的政治。結果,"對影響立法和聯邦政策的激烈爭奪成為華盛頓的流行病,並且腐敗比以前更複雜、更普遍和更猖獗"。13各類候選人只願意滿足有權有勢者的要求。在美國的政治體制中,這些人在政策問題上擁有最終的決定權。因此,美國傳統的一人一票觀念是錯誤的,並且也是一種幻覺。促進海外民主的思想同樣是虛偽的。
2000年的總統大選可以證明美國民主的陰暗面。在這次大選中,包括黑人和西班牙裔在內的少數族裔的投票權利遭到了公開的侵犯,包括破壞選票、剝奪登記權利和制定剝奪基本的民主參與權利的"清單"。更駭人聽聞的是,在美國歷史上,少數帶有黨派偏見的最高法院法官首次可以決定總統選舉的結果。14
在新自由主義時代全球無情的現實狀況下,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按照華盛頓共識所強加的議程造成了經濟困境、貧困、缺乏教育機會和社會問題,從而帶來新的騷亂,例如拉美地區的騷亂。16在美國國內,由於25年來"小政府"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貧困和極端貧困的人數快速增長,而且大約有3700萬美國"食品不足,幾乎得不到充足的衣物或住所和供暖等基本必需物"。17
150多年前,英國在嘗試亞當·斯密的經濟自由主義多年後成為頭號帝國主義列強,帶來了一種野蠻的資本主義。作為一位直面社會正義問題而著名的作家,查爾斯·狄更斯用這樣的話來描述他所看到的世界:"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任的時代,這是懷疑的時代;這是光明的時代,這是黑暗的時代;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擁有一切,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由此升入天堂,人們由此墜入地獄。"
這些話似乎也適合描述我們的時代——新自由主義時代——亞當·斯密經濟自由主義的產物。毫不奇怪,新自由主義以利潤最大化的名義推行野蠻的資本主義實踐,把工廠遷移到中國等第三世界國家。在第三世界國家,工人受到了殘酷的剝削,而且環境遭到了無情和不可恢復的破壞。
令人悲傷的是,這是新自由主義的時代。
註釋:
1. Wikipedia, 'Milton Friedman'.
2. Engdahl Williams, A Century of War, Pluto Press, 1992; p. 192.
3. Ibid., pp. 194-195.
4. Chapter 45
5. Paul M. Sweezy and Harry Magdoff, The Irreversible Crisis, Monthly Review Press, 1988; p. 47.
6. Chapter 5.
7. Henry Heller, The Cold War and the New Imperialism, Monthly Review Press, 2006; pp. 260-261.
8. Thomas Palley, 'Debt Delusion,' February 11, 2008, www.thomaspalley.com
9. The Guardian, Chapter 46.
10. Chapter 48.
11. Chapter 47.
12. Petras James, 'Who Rules America,' January 13, www.dissidentvoices.org.
13. Elizabeth Drew, 'Selling Washington,' June 23, 2005, New York Book of Review.
14. Chapter 24.
15. Chapter 13.
16. Chapter 21.
17. Chapter 19.
Re: 在自己夢想的卡車裡上吊的工人
預算凍結大事記:
http://gbook.xuite.net/index.php?bookid=21252595&ctgid=23&listfrmt=2&pgn...¬eid=&recnt=1
公視內部的白色恐怖:http://gbook.xuite.net/index.php?bookid=21252595&ctgid=22&listfrmt=2&pgn...¬eid=&recnt=1
Re: 在自己夢想的卡車裡上吊的工人
南韓”反美運動”洶湧呆完走狗愚民霉體長期封鎖過濾扭曲打壓不予報導
呆完的走狗愚民禿鷹霉體集團對南韓反美「民主運動」視若無賭、不支持南韓反美「民主運動」!?
六月中,連韓國修女也開始上街反對李明博了。美國走狗李明博即使是換掉了總統府的幾個高級顧問也無法平息南韓民衆強烈的憤怒,反而美國狂牛"牛肉風暴"強硬登陸風暴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南韓(由於進口原油油價急速瘋狂飆漲)自去年12月開始已經破天荒的連續六個月出現了「貿易逆差」。六個月的累積貿易逆差額已達到了 71.7億美元!
南韓(由於進口原油油價急速瘋狂飆漲)自去年12月開始已經破天荒的連續六個月出現了「貿易逆差」。六個月的累積貿易逆差額已達到了 71.7億美元!
南韓(由於進口原油油價急速瘋狂飆漲)自去年12月開始已經破天荒的連續六個月出現了「貿易逆差」。六個月的累積貿易逆差額已達到了 71.7億美元!6月27日,國際原油價格再創歷史新高,收盤價首次突破每桶140美元關口。韓國媒體評論,世界高油價已讓韓國經濟”深陷危機”當中,專家認爲韓國經濟已是"最糟糕程度"。
韓國銀行6月27日公佈,隨著油價持續攀升,5月份經常專案收支逆差(貿易逆差赤字)達到3.8億美元,自去年12月開始已經連續六個月出現了貿易逆差。六個月的累積貿易逆差額已達到了 71.7億美元!高油價衝擊導致本周五(6月27日)韓國的KOSPI指數收於1684.45點,比前一天暴跌33.2點,跌幅達1.93%,3個月跌破了1700點大關。
6月28日韓國民衆針對"美國牛肉"再次爆發大規模抗議示威事件, 儘管有總統道歉和美國政府的擔保,韓國人28日的抗議行動毫無減弱迹象
牛肉問題點燃南韓起伏60年的反美情緒 根源何在?
李明博恢復進口美國牛肉的決定,引起韓國20年來最大的民衆示威抗議,迫使內閣提出集體辭職。這一抗議浪潮展示了的強烈韓國民族主義和反美主義。隨著6月10日李明博內閣”總請辭”,南韓根深蒂固的「反美主義」正在被牛肉問題再次點燃,有人擔心國內的示威將隨著6月10日李明博內閣請辭,南韓根深蒂固的「反美主義」正在被牛肉問題再次點燃,有人擔心國內的示威將轉變成一場「反美運動」。
自南韓1948年建國以來,美國幾乎一直是南韓最重要的外交對象,但正如「美國傳統基金會」的文章所說,「反美主義」在南韓不是什麼“新鮮現象”,從最初「反美」者被視為“國家的敵人”到2003年被視為“反美”的盧武鉉當選總統,「反美主義」起起伏伏貫穿了南韓60年的發展。上臺前後都大力宣揚要強化對美關係的新總統李明博似乎也無法擺脫這筆有些沉重的遺產。《紐約時報》的專題分析並且承認韓國民族主義和反美主義之間沒有多少差別。
「反美主義」的回音
從幾百人到幾千人、幾萬人,再到幾十萬人的示威,一個月來在南韓不斷蔓延的牛肉危機早已在美國引發擔憂,合眾社5月29日刊登題為“南韓出現反美主義?”的文章,文章判斷,目前南韓出現的抗議潮瞄準的是本國政府,而非美國。但英國《衛報》6月4日的文章卻不這麼樂觀,文章援引南韓發展研究院一位專家的話說,“一些南韓團體在情緒上「反美」,如果這是英國的牛,或許就不會有這麼強烈的反應”。韓國"憤青"們將李明博對華盛頓"磕頭"比作古代朝鮮國王向中國皇帝朝貢的"屈辱"行爲。報導說,南韓一位前外交人員認為,一些反美遊說團體正在利用牛肉問題,他們得到了農民、環保主義者和貿易工會會員等的支援,這是一個像滾雪球般擴張的聯盟。
美國合眾社的文章特別提到了2002年因駐韓美軍砸死當地女生而引發的空前的反美主義浪潮,文章擔心如今的事件會讓人們想起當年的情景。事實上,反美主義在南韓的存在甚至超過了南韓建國的歷史。1945年,負責北韓半島南部的美軍將領約翰?霍奇抵達後不久就給華盛頓的上司發回一封電報,上面說:美國正因分割北韓半島而遭到譴責,那裏對所有美國人的怨恨正在上升。
南韓第一任總統李承晚是在美國扶持下上臺的,依據當時的《國家安全法》,反美者有被逮捕入獄的風險,反美就是親蘇聯,是國家的敵人。經歷了1950年-1953年的北韓戰爭後,南韓的反美主義者大多要麼被清除,要麼逃亡,直到1979年樸正熙遇刺,美國都被南韓視為須全面依靠的老闆。
越戰使美國在南韓的形象大打折扣,“光州事件”則成了南韓反美主義的轉捩點。軍人出身的全斗煥 1979年通過(美國中情局背後支持的)「政變」上臺後,第二年5月發生了“光州屠殺”,數百人在鎮壓下死亡。示威群眾原以為通過呼籲美國干預可以阻止全鬥煥的暴行,不料希望完全破滅。他們反而發現,(軍事獨裁者)全斗煥正是在美國的默許下才完成鎮壓的。南韓真正的反美情緒由此點燃。南韓國會圖書館的專家蘇俊燮說:“上世紀80年代,反獨裁和反美一直聯繫在一起。”
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佬,滾回去”的口號開始在校園出現。
1985年南韓青年學生佔領了位於漢城的美國資訊服務中心,要求美國為“光州事件”道歉。1987年,當時的美國駐韓大使理查德交給了繼任者詹姆斯一個10頁的緊急備忘錄,提醒其小心南韓的反美情緒。1988年,一些學生襲擊了美軍駐韓軍事設施,甚至美國媒體在漢城奧運會期間轉播南韓人群毆一名紐西蘭裁判一事,都觸發了南韓人的反美情緒。美國駐光州的文化中心由於遭到幾十次襲擊,當時被迫暫時關閉。
反美高潮留下陰影
上世紀90年代的相對緩和並沒熄滅南韓的反美火花,2002年南韓總統選舉在很大程度上可看作是國民對北韓和美國態度的一次公民投票,盧武鉉當選的重要原因就是他呼籲在韓美關繫上追求平等,並表示繼續推動韓朝親善的“陽光政策”。
2000年朝韓領導人的會面在南韓逐漸培養起同族至上主義,很多人期望走向統一,但美國總統布希2000年上臺後將北韓列在“邪惡軸心”名單上的政策以及對韓朝走近的消極言論在南韓引起不滿,很多南韓人認為美國在製造軍事緊張,阻礙韓朝統一。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重創南韓,一些南韓人認為美國操控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危機初期所用的政策加劇了南韓動蕩。
不斷積累的怨恨因2002年6月13日兩名14歲女學生被美軍裝甲車碾死而爆發,數十萬名群眾連續幾個月燭光示威,要求布希道歉、在南韓審判肇事者、修改“駐韓美軍地位協定”、美軍撤離。同年,南韓一名選手因被指阻擋美國選手而被取消冬奧會參賽資格,這在南韓社會也引發不滿,一名歌手兼活動家寫了題為“去他媽的美國”的抗議歌曲廣為流傳。一些南韓人史無前例地發起了抵制可口可樂、F-15E戰鬥機等美國貨的運動。2006年奪得年度票房冠軍的南韓影片《怪物》被認為是一部反美影片,其靈感部分來自2000年的一起事件,當時首爾一名為美軍工作的殯儀工把大量甲醛倒入下水道,影片中,這種化學物質流入漢江後產生一種可怕的變異怪物,威脅到首爾居民的人身安危。片中駐韓美軍被描述為不在乎其所作所為對當地人的影響。
2002年的反美高潮後,只要國內發生與美國有關的事情,南韓政府就擔心演變成反美示威。2007 年塔利班綁架南韓人質後,南韓國民認為因為美國南韓才派兵阿富汗,而美國在解決人質問題中協助不夠。李明博政府此次之所以擔心反牛肉示威演變成反美示威,因為6月將迎來南韓民主化勝利21週年,13日是兩名遇害女學生6週年,15日是南北首腦首次會談8週年,25日是北韓戰爭爆發紀念日,布希還要在7月訪韓。一連串敏感的日子聚在一起,稍有不慎,都可能觸發一場聲勢浩大的反美運動。
反美主義的回音
從幾百人到幾千人、幾萬人,再到幾十萬人的示威,一個月來在南韓不斷蔓延的牛肉危機早已在美國引發擔憂,合眾社5月29日刊登題為“南韓出現反美主義?”的文章,文章判斷,目前南韓出現的抗議潮瞄準的是本國政府,而非美國。但英國《衛報》6月4日的文章卻不這麼樂觀,文章援引南韓發展研究院一位專家的話說,“一些南韓團體在情緒上反美,如果這是英國的牛,或許就不會有這麼強烈的反應”。報道說,南韓一位前外交人員認為,一些反美遊說團體正在利用牛肉問題,他們得到了農民、環保主義者和貿易工會會員等的支援,這是一個像滾雪球般擴張的聯盟。
美國合眾社的文章特別提到了2002年因駐韓美軍軋死當地女生而引發的空前的反美主義浪潮,文章擔心如今的事件會讓人們想起當年的情景。事實上,反美主義在南韓的存在甚至超過了南韓建國的歷史。1945年,負責北韓半島南部的美軍將領約翰?霍奇抵達後不久就給華盛頓的上司發回一封電報,上面說:美國正因分割北韓半島而遭到譴責,那裏對所有美國人的怨恨正在上升。
南韓第一任總統李承晚是在「美國扶持下」上臺的,依據當時的《國家安全法》,反美者有被逮捕入獄的風險,「反美」就是親蘇聯,是國家的敵人。經歷了1950年-1953年的北韓戰爭後,南韓的「反美主義者」大多要麼(在由美國所暗地主導的全球性反共「白色恐怖」屠殺下)「被清除』,要麼逃亡,直到1979年樸正熙遇刺,美國都被南韓視為須全面依靠的老闆。
越戰使美國在南韓的形象大打折扣,“光州事件”則成了南韓反美主義的轉捩點。軍人出身的全斗煥 1979年通過(在美國中情局背後策動支援)「政變」上臺後,第二年5月發生了“光州屠殺”,數百人在鎮壓下死亡。示威群眾原以為通過呼籲美國干預可以阻止全鬥煥的暴行,不料希望完全破滅。他們反而發現,全斗煥正是在美國的默許下才完成鎮壓的。韓國真正的反美情緒由此點燃。南韓國會圖書館的專家蘇俊燮說:“上世紀80年代,「反獨裁(軍事獨裁者傀儡政權是由美國所扶持起來的)」和「反美」一直聯繫在一起。”
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佬,滾回去”的口號開始在校園出現。1985年南韓青年學生佔領了位於漢城的美國資訊服務中心,要求美國為“光州事件”道歉。1987年,當時的美國駐韓大使理查德交給了繼任者詹姆斯一個10頁的緊急備忘錄,提醒其小心南韓的反美情緒。1988年,一些學生襲擊了美軍駐韓軍事設施,甚至美國媒體在漢城奧運會期間轉播南韓人群毆一名紐西蘭裁判一事,都觸發了南韓人的反美情緒。美國駐光州的文化中心由於遭到幾十次襲擊,當時被迫暫時關閉。
在南韓,誰在反美
2002年後,美國加大了對南韓反美勢力的重視,流行的觀點認為,南韓的反美主義者分為三類:一是極端左派,在意識形態上反對韓美同盟;二是民族主義者,不滿南韓被美國佔領,但這些人並不一定反對韓美同盟;三是在具體問題上反對美國的人。
上世紀70年代以前,南韓的反美主義者通常被視為極端主義者,並與馬列主義者相連。80年代的反美主體是當時上大學的一代年輕人,南韓人稱之為“386一代”(60年代出生,80年代上大學,金大中執政時期正值30多歲)。如今,這些人已成為社會主流,這在盧武鉉執政時期達到頂點。6月10日,南韓西江大學兼職教授閔貴植接受記者採訪時正在首爾示威現場,他說,目前南韓的反美力量主要是和平團體、統一運動團體、大學生、有良心的知識分子及“386一代”等,“雖然很難從數字上進行統計,但影響力很大”。他還說,市中心聚集了幾十萬人,“雖然沒出現反美標語,但不排除示威會成為反美運動的可能。畢竟牛肉問題是李明博親美的產物”。
南韓國會圖書館研究員蘇俊燮認為:“現在單純說南韓人‘親美’、‘反美’已經過時,兩者的劃分沒那麼明顯了。目前,南韓只有極端的左派強烈反美,80%-90%的南韓人認為,要根據具體事情判斷,如駐韓美軍犯罪,駐韓美軍基地污染等,美國做的對就讚揚,錯的就反對。”閔貴植說:“如今,不能將反美主義普遍化。雖然學生們在某些問題上具有強烈的反美情緒,但他們仍喜歡美國的電影、音樂,希望到美國學習。”
在南韓,擁美者和反美者都能說出大堆理由。支援者認為:沒有美國帶領聯合國軍火速救援就不會有今天的南韓;沒有美國的經援,南韓不會成為如今的世界第12大經濟強國;沒有美國的支援,南韓就不可能成為經合組織成員。
反對者則認為:二戰之後,其領土被美蘇瓜分到不同的勢力範圍,至今未能統一,韓國國土上依然駐紮了享受"治外法權"的外國軍隊。沒有美國介入,南韓就不會遭受分裂之痛;美國通過”製造”南北分裂和”對立”,獲得了”駐軍”南韓的”特權”,”滿足”了美國的國家利益。駐軍期間,發生了無數起美軍搶劫、殺人、強姦和其他殃及人命的事件,南韓仍是在”(美國)帝國主義鐵蹄”之下的”畸形國家”。這種對立一有機會就可能表現出來。
反美主義的根源
對南韓根深蒂固的反美主義,各方進行了不同解讀。美國《耶魯全球化》刊登的文章稱,南韓在韓美關係中只扮演了次要角色,這與南韓人不斷增長的民族主義發生了碰撞。美軍在首爾的「司令部」讓南韓年輕人感覺像被外國佔領,來自美軍基地的噪音和污染被看作是對南韓國家主權的侵害。美國《外交政策聚焦》的文章認為,南韓最普遍、最強烈的反美主義根源在於國家認同感。在許多南韓人看來,他們的國家並不完整,受到來自內外的兩種威脅:一是北韓半島處於分裂狀態,二是駐韓美軍的存在削弱了南韓主權。南韓人的這種意識,往往會以各種形式錶現出來。
閔貴植教授認為:“南韓人之所以具有強烈的反美情緒在於南韓雖然從表面上看是正常國家,實際上卻具有近似「殖民地國家」的性質,因為南韓是唯一一個「戰時軍隊指揮權」控制在美軍手上的國家。”南韓人的自尊心非常強烈,他們一直在爭取自主和獨立。
蘇俊燮說:“南韓人反美的原因之一是感覺被美國人看不起。如果美國尊重南韓民眾的話,應首先提出重新協商牛肉問題,但美國駐韓大使卻讓南韓人學習更多的科學知識,南韓人當然不滿意。”
反美情緒的上升與南韓迅速提升的國力和地位也不無關係,1988年南韓舉辦了漢城奧運會,2002年南韓則同日本共同舉辦了世界盃。僅漢城奧運會就使不喜歡美國的南韓人從16%增至38%。
《耶魯全球化》的文章認為,華盛頓與首爾之間增強互信的重要性超過了解決北韓核危機。不過,總部位於紐約的美國“亞洲協會”研究部主任庫爾瑪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目前的牛肉危機主要是南韓內政,而不是美韓關係問題,美韓關係不會受到根本衝擊。哥倫比亞大學南韓問題研究中心主任阿姆斯教授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美韓之間有3 個問題需要認真對待,一是在對待北韓問題上如何協調立場,二是南韓國內一直存在著的反美情緒以及要求美軍從南韓撤出的運動,三是未來美國新總統處理半島事務的政治資本。他認為,目前對美國來說,重要的是要理解南韓本身正處在深刻的社會變化之中。
Re: 在自己夢想的卡車裡上吊的工人
有點殘忍...可是說實在的,你這種文筆,我真懷疑一個清醒的人怎麼可能會每月花2.5萬雇你!!!
Re: 在自己夢想的卡車裡上吊的工人
這條道路是崎嶇的 但前途是光明的
生活好ㄧ點 積蓄多一點 並不表示它就一定快樂一點
只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要的是什麼
生存的意義及目標確定好 再苦都會覺得有成就感
至於
它人的說三道四五六七 就當它是應當有的對立面
否則 哪還需我們在此奮鬥
Re: 在自己夢想的卡車裡上吊的工人
一個承受不了 企業壓搾低薪資, 油價的通貨膨脹, 貸款壓力而自殺的卡車司機跟 "美"國 有什麼關係 ????
- 是因為"美"國自由經濟教義把人力資源當成可自由操作壓榨的"人力資產" ?
- 還是為了高騰油價的盈餘都變成"美"國國債的欠款條 ?
- 或是如 "美"國 Dr. Ron Paul點出 通貨膨賬 等同變相"加稅" ?
- 難道是三十年前雷根帶領房地產貸款政策出的錯 ?
想不通
一個國家的領導 和 立法院,
在面對外來的經濟動亂時對人民生活困苦的 不作為,
到底跟"美"國 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