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7/12(六) 13:50 ~ 18:00
▓ 地點:台北市興城街10巷16號(近承德路與民生西路171巷口)
▓ 活動流程:
13:50 ~ 14:00
開場準備
14:00 ~ 14:30
表演:「小護士樂團」前主唱笛雁、陽明、溫子捷等
14:30 ~ 15:00
限時義賣活動
15:00 ~ 15:30
表演:紀錄片「薩爾瓦多日記」配樂演奏Ricardo Canzio、彭書禹
15:30 ~ 16:00
現場攤位自由交流
16:00 ~ 16:30
表演:原住民歌手巴奈
16:30 ~ 17:00
限時義賣活動
17:00 ~ 18:00
現場攤位自由交流
19:30 ~ 21:00
夜間特別放映場:「尋情歷險記」(導演吳汰紝出席映後座談)
▓ 主持群:
朱詩倩(「親愛的,你好嗎?」導演)、林育賢(「翻滾吧!男孩!」導演)、黃信堯(「唬爛三小」導演)等
▓ 來賓:
林靖傑(「最遙遠的距離」導演)、沈可尚(「野球孩子」導演)、林書宇(「九降風」導演)、周美玲(「飄浪青春」導演)、鄭文堂(「夏天的尾巴」導演)…等多位電影工作者
誠摯邀請您 ~ 前來體驗台灣影像創作的動能與熱情
《親愛的,我把賓士車給賣了!》
紀錄片「親愛的,你好嗎?」導演朱詩倩與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翻滾吧!男孩!」導演林育賢,兩人扮演「購物天王天后」聯手大展吸金能力的叫賣場景,7/12日(六)出現在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的「2008過影跳蚤市場」裡。
一年一度的「導演典藏限時義賣會」中,除了開放競標「松鼠自殺事件」片中漥塚洋介所開的賓士車以外,勇奪台北電影節劇情長片百萬首獎的「海角七號」獨家特產小米酒,以及囊括評審團特別獎等四大獎項的「九降風」演員簽名棒球、黑人(陳建州)籌製的紀錄片「態度」紀念T恤等,都是現場影迷們爭相喊價搶標的珍品。另外,剛完成南極登峰之旅的生態紀錄片導演柯金源,也提供多幀榮獲各攝影大獎的照片共襄盛舉。
「飄浪青春」導演周美玲、「九降風」導演林書宇、「夏天的尾巴」導演鄭文堂、「野球孩子」導演沈可尚、「最遙遠的距離」導演林靖傑等人,則親臨現場標售個人新作的私房壓箱寶。剛摘下台北電影節紀錄片評審團特別獎的「薩爾瓦多日記」導演賀照緹,則帶領片中主角與配樂主唱們到場演出。原住民歌手巴奈以及「小護士樂團」前主唱笛雁等,也都以歌聲為紀錄片工會加持,希望吸引各界對改善紀錄片創作環境行動的關注與支持,讓長期依賴個人熱情苦苦支撐的紀錄片工作者,得以在合理的勞動條件下,獲得持續從事創作的活力與動能。
▓ 新聞發言人:0918-657-712蔡崇隆(紀錄片工會常務理事)
0936-083-433楊力州(紀錄片工會常務理事)
▓ 媒體聯絡人:0936-083-433楊力州(紀錄片工會常務理事)
0936-215-016朱詩倩(紀錄片工會監事)
▓ 網址:http://blog.roodo.com/docunion
紀錄片工會小檔案
台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簡稱紀錄片工會)在2006年9月9日正式成立,是台灣第一個由紀錄片工作者所發起的自主工會,以「保障紀錄片工作者基本勞動權利、提升紀錄片工作專業水平,以及促進紀錄片產業發展」為目標。成員包括楊力州、蔡崇隆、顏蘭權、柯金源、賀照緹,以及跨足劇情片的林育賢、周美玲、林靖傑、吳米森等影像工作者,囊括老中青三代的紀錄片編導、攝影、剪接、配樂、策展等專業人員。
◆◆◆◆◆◆◆◆◆◆◆◆◆◆ 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 TEL:(02)2557-1191 FAX:(02)2557-1327 臺北市大同區興城街10巷16號2樓 部落格:http://blog.roodo.com/docunion 戶名:台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 代號:012台北富邦承德分行 帳號:306120015143
回應
Re: 【採訪通知暨活動新聞稿】 紀錄片工會
請問
可以跟貴單位索取當天的表演紀錄影像嗎
非用來賺取營利
純粹個人所需蒐藏
無論照片或影片 都可以
拜託了q
紀錄片工會電子報定位的問題
大家好,我是「紀工報」(http://docworker.blogspot.com/)的主編林木材。有件事情想要拜託各位,希望能借助大家的力量,讓紀工報的能見度提高。
「紀工報」參加了台灣部落格大獎賽,共有數個百部落格參賽,競爭相當激烈。要入圍初選的話,必須要必須取決於70%的線上投票和30%的評審評分,因此希望熱愛紀錄片的大家,如果覺得紀工報真的值得被肯定,請以投票來支持我們。投票網址在此:http://tinyurl.com/5z4aqr (紀工報是報名「非政經類的」,但因網站的是以隨機排序的,所以我也不曉得紀工報將會出現在第幾頁,請大家耐心多瀏覽幾頁,每天都可以投一次票唷,初選截止日期為8月30號。)
紀錄片工會的定位
關於具名這件事情
我們先前也有很認真討論
誠如你所說具名的確是應該的
(我們在別的領域發言也一向都是具名的!)
但是我們認為目前紀錄片圈尚未有容納批判論述的空間
同時我們更不相信紀錄片工會的理監事們有就事論事的討論能力,
具名只是會讓別人把我們四人「污名化」,或者是「以人廢言」
總之,我們不想所有作過的事情(拍過的片子、唸過的學校以及私生活等等)
被翻出來作亂批亂鬥的人身攻擊!
(這樣也只會模糊焦點,於事無補)
「去政治」一直是我們對於紀錄片工會所不滿的地方,
由這次報名的類別,更是應證了我們的想法。
紀錄片工會成長迅速(拼命接案子,既可擴大勢力,又可吸引人加入)
可是卻離當初設立的初衷越來越遠,(害我們被騙入會)
我們很擔心它會為紀錄片圈三大惡勢力之ㄧ。
所以想針對
明明兩個都是紀錄片相關的電子報(部落格),編輯也是同一個人
為什麼一個報名「政經類」,另一個卻報名「非政經類」?
提出疑問,如此而已
作為紀工報的編輯以及「去報名」的人,
當別人提出質疑的時候
你本來就應該有責任說明你作這樣的處理是基於何種的考量,
我們不認為這跟具名不具名或者我們是誰有什麼關係,
當然你若要以此為由不回應,也無所謂
反正紀錄片工會的幹部一向如此
我們就是實在受不了,工會幹部的封閉、保守與官僚
所以才相約共同討論、集結發聲的。
選擇在這個版面留言,還只是想停留在內部討論建議的層次
以後我們會換到其它更公開的地方,針對工會決策做評論,
直到紀錄片工會變成真正的工會,或者改名為紀協為止,
總之,就讓一切訴諸公評吧!
會員甲乙丙丁工作室
ps:1.政治經濟學在南藝紀錄所與管理所作為一門必修課程,
請問有誰沒修?甚至於沒修過(關)?
我們也很好奇!
2.你說的那種影片拍完後的具名,往往淪於「作者論」
另外,網路上很多有力量的影片也是不具名的!
紀錄片工會定位
給 會員甲乙丙丁工作室
你好,我來說明一下。
我學過政治經濟學,
也順利過關了,
紀工報是我去報名的。
但我只說明到這裡了。
因為我實在認為發出批評和質疑的人應該要具名,
這樣才能在言論負責的基礎上互相討論,
就像紀錄片拍完、文章寫完,
總會有個導演或作者姓名以示負責一樣。
謝謝
Posted by 林木材 at August 13,2008 01:08
轉貼至紀錄片工會部落格
印象中苦勞網就算是不具名不註冊
只要是具體的建議和批評
就會有人回應
跟大家說明清楚
才是負責吧
具不具名應該只是形式上的問題吧!
Posted by 會員甲乙丙丁工作室 at August 15,2008 01:14
Re: 【採訪通知暨活動新聞稿】 紀錄片工會
會員甲乙丙丁工作室 你們好
之所以我自己的blog會報名政經類的原因,
是私人的想法,應該沒必要對外解釋吧!
紀工報是我報名的,
之所以會報名「非政經」類,
老實說,我並沒有想太多,
要說我「去政治」我也同意,
但要把「去政治」跟政治經濟學扯上關係,
這我就覺得沒必要了。
如果你們認為「紀工報」應該要報名「政經類」才是正確的,我感到遺憾。
而且有件事情我必須聲明,
報名「非政經」,
並不是就表示「紀工報」不討論政治,或迴避政治。
因為有看紀工報就知道也是有討論政治呀。
如果要因為報名的類別而否定紀工報的政治性,
我實在也無話可說。
另外,紀工報是一個開放的園地,是開放投稿的。
所以如果對於紀錄片,對紀錄片工會,
對紀工報有任何批評和指教,
非常歡迎投稿!
我只是紀工報的編輯,負責把報紙編好弄好,
工會的事情我比較不過問,
如果你們認為工會的幹部保守封閉,
倒是可以把詳細情形講出來,
大家可以公開討論。
林木材
p.s
1.我是不是南藝畢業的,有沒有修過政治經濟學,
基本上都不能代表什麼,也不能保證什麼。
2.你要說影片具名就是淪為「作者論」的,
我沒啥看法,不曉得你們所謂的「作者論」是什麼意思,
只是覺得這樣一干子打翻一船人,似乎不太好。
3.如果覺得紀錄片工會很有問題,
也許可以退會,或者給點有建設性的意見。
Re: 【採訪通知暨活動新聞稿】 紀錄片工會
TO:會員甲乙丙丁
我是紀錄片工會的網路管理,也協助紀工報的網站架設。
從你們討論過後的發言,我可以感受到你們對於紀錄片工會「去政治化」這個狀況非常在意,並且從你的文章看來,我推論是會員的你們(甲乙丙丁各位),非常積極參與工會的組織,並且在參與過後發覺工會的問題,但並無法在工會溝通的管道中將你們的問題反應給工會,或是反應了也沒有下文?
如果以上的推論正確。我必須說從你的發言中,其實「我」並無法瞭解你所謂的工會去政治化的問題,或許工會內部溝通管道「你們」遇到阻礙,但已經經營了五期的紀工報,作為一個紀錄片工會對外公開的媒體,我並不清楚是否你們已經有嘗試過將你們參與過後的問題反映投稿到紀工報,而紀工報是否「保守的」或是「去政治化的」將你們的提出的問題給掩蓋住?
如果這一且都做過了,你(你們)認為還是沒有用,您要選擇退出工會,或是到那一個更公開開放的空間對於工會提出評論,我個人都沒有意見。反而覺得在參與過後離開這個組織還願意繼續這樣對於紀錄片工會提出深切有力的批評是感到敬佩的。
我對與各位會員是否具名,並沒有多大的意見,但是對於你們所認為紀錄片圈是否有容納批判論述的空間?另外紀錄片工會的理監事們是否有就事論事的討論能力?
我覺得大可以繼續質疑,但是除了懷疑,但是也希望不論是否具名,各位會員將你們的論述說清楚,供社會大眾與工會幹部與會員檢視與回應各位發掘的問題。
如果這一且都做過了,還是覺得紀錄片工會無法變成所謂的工會,那就留每個會員去作自己的決定。
Posted by 小紀 at August 15,2008 01:56
Re: 【採訪通知暨活動新聞稿】 紀錄片工會
會員甲乙丙丁工作室 你們好
之所以我自己的blog會報名政經類的原因,
是私人的想法,應該沒必要對外解釋吧!
紀工報是我報名的,
之所以會報名「非政經」類,
老實說,我並沒有想太多,
要說我「去政治」我也同意,
但要把「去政治」跟政治經濟學扯上關係,
這我就覺得沒必要了。
如果你們認為「紀工報」應該要報名「政經類」才是正確的,我感到遺憾。
而且有件事情我必須聲明,
報名「非政經」,
並不是就表示「紀工報」不討論政治,或迴避政治。
因為有看紀工報就知道也是有討論政治呀。
如果要因為報名的類別而否定紀工報的政治性,
我實在也無話可說。
另外,紀工報是一個開放的園地,是開放投稿的。
所以如果對於紀錄片,對紀錄片工會,
對紀工報有任何批評和指教,
非常歡迎投稿!
我只是紀工報的編輯,負責把報紙編好弄好,
工會的事情我比較不過問,
如果你們認為工會的幹部保守封閉,
倒是可以把詳細情形講出來,
大家可以公開討論。
林木材
p.s
1.我是不是南藝畢業的,有沒有修過政治經濟學,
基本上都不能代表什麼,也不能保證什麼。
2.你要說影片具名就是淪為「作者論」的,
我沒啥看法,不曉得你們所謂的「作者論」是什麼意思,
只是覺得這樣一干子打翻一船人,似乎不太好。
3.如果覺得紀錄片工會很有問題,
也許可以退會,或者給點有建設性的意見。
Posted by 林木材 at August 15,2008 01:35
Re: 【採訪通知暨活動新聞稿】 紀錄片工會
我們先把整件事情的經過講一遍:
當初看到紀工報由林木材接任編輯,
我們很高興,也很期待,
等到收到信,要會員上網投票支持的時候,
就覺得很奇怪「紀工報」怎麼會是報名「非政經類」呢?
林木材修過南藝的「政治經濟學」應該知道
凡事是都有其政治經濟運作的面向
紀錄片更是如此
所以一定是要報「政治經濟類」阿
我們就在揣測
木材是「不知道」還是「本來就把紀工報定位在非政經類」?
後來,我們發現木材把自己的部落格報名了「政經類」
這讓我們覺得很憤怒
也就是說木材明明就是知道報名「政經類」和「非政經類」
其中意識形態的差別,他不是無意識的。
但是我們還是很相信林木材,
經我們內部討論後,
一致認為是「芭樂理監事會」所為,木材是被逼的。
所以我們才在板上出聲詢問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沒想到木材說是他自己報的名,但卻不肯說明原因
甚至還技術性的刁難我們
說我們不具名他就不回應,還嗆我們說覺得工會有問題可以退會呀
後來,在我們的堅持下
林木材也僅以「其實,我並沒有想太多」作為答覆
然後還說
「如果你們認為「紀工報」應該要報名「政經類」才是正確的,我感到遺憾。」
等,用這種態度回答別人的疑問,真是對紀錄片很不誠懇,也不誠實。
還一再的說歡迎批評指教咧…
更惡劣的是,最後還給我們亂扣帽子
說我們因為報名的類別而否定紀工報的政治性
我們有這麼說過嗎?(我們是質疑你,並沒有質疑紀工報哦)
我們期待的回應
木材應該是要從他對紀工報未來的規劃和定位來做一個說明
為什麼會選擇報名非政經類,其中關聯性為何
這才是一個比較大器、比較有建設性的回覆。
再次重申
我們這次只是針對這次紀工報的報名類別提出質疑
認為林木材的行為「去政治」
我們並不是小題大作,無中生有
從接木材任編輯以來,
一直沒有好好的說明他對紀工報定位、規劃以及方向。
只是一再強調他希望紀工報「叫好又叫座」、走出紀錄片小眾的困境等等
這就讓人聯想起很多紀錄片為了要讓更多人看到或是認同(甚至為了票房)
做了很多「去政治」妥協或者媚俗的處理
只是為了迎合大眾,而模糊了初衷。
同時他又把自己的部落格定位在「政經類」
我們會猜測木材是否想在兩者間做出區隔
把批判性留給自己的部落格
而把紀工報定位在比較大眾化、介紹新資訊、傳遞產業消息的電子報
這樣當然也沒有什麼不對
只是目前台灣紀錄片的相關文章和報刊其實也不算少
只是篇篇大同小異,只是現象面浮泛的敘述與介紹(缺乏論點)
或者是僅把紀錄片視為文化產業,忽略政治經濟面向的討論
同時,正面、鼓勵性質的居多,「有深度的」批判很少…
紀工報應該與之做出區隔,補足欠缺的那一塊…
同時我們做為工會的會員
當然會比較希望能看到關於紀錄片產業面的政治經濟面向
分析評論式的文章(如紀工報第四期馬躍專訪中所提)
或者該說「紀工報」作為紀錄片工會的電子報,
本來就該肩負指出紀錄片圈的種種迷思或是問題,
加以分析和評論,作為會員行動的參考依據。
紀工報應該要很堅定這種立場,這沒有什麼好遮掩、好迴避的…
總之,我們覺得紀工報應該先站穩立場/定位,再慢慢推廣,
不需要一開始就把發行量看得那麼重。
我們的意思只是這樣而已!
會員 甲乙丙丁工作室
Posted by 會員甲乙丙丁工作室 at August 20,2008 12:55
Re: 【採訪通知暨活動新聞稿】 紀錄片工會
樓上的留言也太爆笑了吧,
照你的說法,乾脆所有部落格都報政經類好了,
因為「凡事是都有其政治經濟運作的面向」,
XDDDDDDDDD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