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進入尾聲,全球通膨的壓力終於得到暫時的紓解。今年以來通膨這個亞洲等新興市場的頭號難題,也終於可以暫時擱下。
但,如影隨形的景氣衰退威脅,卻已由美國對亞洲地區襲捲而來。未來的風險事實上是危機也是轉機,考驗著每一個國家應變的能力。誰能夠在重新洗牌的國際震盪中脫穎而出,誰就是下個贏家。
要能應變,需要的當然是預先的沙盤推演,分析風險可能的來源以及擬定應有的對應策略。
一個自由經濟體中,政府在不應干預市場運作的情況下,能使用的經濟政策工具也僅有幾項。而不論是什麼政策,從規畫訂定,經過推動執行,到最後發生效果的一連串過程又相當漫長,因此更須提早設想未來的風險究竟來自何方。
例如若最須克服的是通膨,貨幣及財政政策就應緊縮;但若問題轉為景氣衰退的威脅,貨幣及財政政策就反而應朝寬鬆的方向發展。中國大陸今年年初因為擔心通膨,採取「防止經濟過熱,防止通貨膨脹」的「兩防」政策,但近來則因歐美衰退的傳染效應,財經政策轉向為「保護經濟成長,控制通貨膨脹」的「一保一控」策略。
反觀台灣,對未來的因應策略將走什麼方向呢?政府對未來國際金融情勢的發展,又是怎樣的判斷呢?今年七月以來國際石油及原物料等商品價格的下跌,當然好像一場及時雨。
國際油價自七月十一日每桶一四七美元的歷史高峰下滑至一一五美元,黃金、白銀、銅、鋁、鎳等商品價格及小麥、黃豆、玉米等糧食價格更在短短兩個月間下跌廿%以上。
通膨的壓力暫時是紓解了,但如果價格回升,台灣願意忍受的通膨是什麼範圍?因此需採行的財經政策又是怎樣的配套?
財政政策有較長的行政立法內部延遲(inside lag),但政策一旦推行,成效較快較直接;貨幣政策則相對決策過程迅速,但政策效果較慢較間接,具外部延遲性(outside lag)。
因此究竟採行什麼搭配政策,都不能隨興推出,必須經過專業嚴謹的評估才能決定。
另外,七月以來商品價格的下滑,反映的是歐美日本需求的減緩,背後的因素更是歐洲日本皆已被美國房貸風暴影響,因而景氣可能亦將步入衰退。稍稍值得慶幸的是以中國大陸為首的新興市場仍顯示強勁需求,但風險卻仍然存在。
基本上,亞洲受到傷害的管道是經由對美國的出口,所以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愈是仰賴對美出口,受到的衝擊也愈大。
從這個角度而言,以中國大陸為首的亞洲各國因而直接受到美國經濟衰退的傷害。雖然近十年來亞洲區域內貿易比重大幅增加,但因亞洲各國之間的貿易是垂直整合型態之生產模式,也就是在亞洲各國生產組合後仍以對歐美出口為主軸,因此亞洲各國最近紛紛訊息出爐,顯示出口成長趨緩現象,最主要的原因,當然就是美國經濟衰退之故。
例如中國大陸今年上半對美國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僅為八.九%,是近七年來首次降至個位數:南韓今年則幾乎全面呈現貿易逆差,且逆差金額持續擴大,可能將是自一九九七亞洲金融風暴後首次再創全年逆差紀錄的一年;新加坡七月出口亦顯示對美國出口自二○○一年來最大跌幅;台灣七月出口減少,進口增加,更導致兩年半來首次貿易逆差。
經濟部近日公布七月台灣外銷接單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為五年半來最低,其中廠商對大陸接單金額年增率更自六月的一七.六六%大幅下降至一.七三%,令人對台灣外貿前景感到擔憂。
最近亞洲這些不約而同的出口大幅衰退現象,其後續影響亞洲各國經濟成長的程度將隨著美國二房及次貸發展才能較為明朗,但全球的風險是無法避免的,台灣實應及早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