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見相關配套 鬆綁成效有限

2008/09/09

【謝錦芳】  馬政府上任後,陸續鬆綁兩岸經貿與投資限制,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擔心大幅開放,台灣談判籌碼盡失,傳統產業龍頭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認為開放得太晚了。平心而論,打算回流的台商增加了,但只有鬆綁仍然是不夠的,仍有許多障礙必須排除。

 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企業投資大陸四十%上限遲遲未能解禁,逼得企業以各種迂迴方式繞道投資中國大陸,例如聲寶轉投資的瑞智精密遭檢調搜索,前董事長陳盛沺滯留大陸,成了通緝犯。如今,這項緊箍咒解禁了,誰來還給這些企業一個公道呢?國際大環境瞬息萬變,大陸投資環境變得更快,如今,政府解禁了,但企業商機已失。

 北京奧運會結束之後,中國經濟明顯趨緩,此時,大陸沿海地區因勞動合同法實施所引發的連串效應,早已讓許多台商無法生存。馬政府此時急忙開放與鬆綁兩岸經貿與投資,不會有太大成效,因為大陸的投資環境已經變了。大陸已不是廉價工廠,台商若只是想利用大陸的廉價勞工,那是不可能的了。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開放與鬆綁,使得海外台商考慮回台投資或回台上市。據台灣區電機電子同業公會最近的調查,今年有近一成大陸台商表明將回台投資,這是去年的五倍,相對地,有五成四的大陸台商仍將持續增加對大陸投資,但比去年減少了十個百分點。

 這個轉變是一大突破,但為何只有一成台商準備加碼在台投資呢?金管會高喊亞太籌資中心計畫,為何只有十多家企業有意回台上市?同樣地,行政院開放陸客來台觀光之後,實際來台的陸客與當初期望相差數十倍。許多人質疑,台灣的旅遊品質與特色沒有做出來,憑什麼認為陸客會蜂擁而來?

 台灣要吸引外來投資,不論是外資或是台資,首先要能吸引最優秀人才進駐,資金自然跟著進來。兩岸經貿大鬆綁之後,還有許多措施要檢討,例如海外台商回台首先碰到租稅問題,政府除了鬆綁,看不到相關配套措施,怎麼會有成效呢?

建議標籤: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