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事件至今仍餘波蕩漾,除了奶粉、乳製品外,連植物性蛋白產品也都出問題,從日用食品中檢驗出三聚氰胺,幾乎是一波接一波,不少人因此恐慌「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吃」?
這些日子,台灣人民對「三聚氰胺」再熟悉不過,原本是製成美耐皿的工業塑膠原料,實際上不應該、也不可能人為進入我們的食物中,然而在大陸不肖商人將三聚氰胺細白粉末添加在食品中,提高產品的蛋白質檢驗值之後,我們逐漸發現三聚氰胺「無所不在」。
現在越來越多檢出含三聚氰胺的食品,回想當初,若不是商人夠黑心,連嬰幼兒的主食奶粉也惡意添加,而腎臟發育不完全的孩子因此腎結石、腎衰竭,甚至再也看不到這個世界,我們這些大人們也不一定會發現,原來需要一一檢驗成人的食物、加工食品,需要各類儀器來檢驗出最微量的三聚氰胺,還需要做更多的科學研究、儀器開發,以利我們能找出更多的問題。
除了亟需安定民心的政府,某些食品工業、毒物學的學者告訴人民「莫驚慌」,根據現有的研究,必須吃到一定的量,才會結石或死亡,至今致癌的研究也未獲證實。
實際上這種毒物也只能拿老鼠來做動物實驗,或是去年美國上千隻吃了摻有三聚氰胺飼料暴斃的寵物貓狗,最後在屍體中找出透明、特殊形狀的結石;更悲哀的,是今年從大陸甘肅、各省出現的受害嬰兒,被迫成了三聚氰胺的「人體實驗」。
因此,到底需要吃了多少量、吃多少時間,三聚氰胺對人體會產生健康危害,現有的「規範」、「標準」,不過是依據現有的研究、檢驗儀器而來,許多無法證實的「關連性」,等同於不會致病的結論。
在毒物學的領域中,本來就有「每日可耐受量」(TDI)的依據,因為人類所產生的毒物千百種,卻又無能完全排除在食物鏈、或是人類生存的環境外,於是訂出「殘留量」或「釋出量」的檢驗標準,畢竟現有研究顯示,多數人類吃下、吸收低於標準值的毒物,並不會立即危害健康。
簡單來說,食品工業、毒物學、衛生單位必須提出「吃不死人」的學理依據,因為毒物「無所不在」,運用於實際使用的物品,如做為容器、食物包裝的美耐皿,也就是三聚氰胺;在生產過程中的某個環節,如製造米糠油時,熱交換器的熱媒體多氯聯苯;在處理過程中,如廢棄物燃燒產生的戴奧辛,在種植過程中,所使用的農藥、肥料。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仍歷歷在目,大家也許還會恐慌,但人們卻對遺失在記憶中的毒物缺乏恐慌,幾乎忘了它的存在。
誰記得?三十年前因為食用遭多氯聯苯污染,而引發「油症」的受害者。誰知道?廢棄物焚化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世紀之毒戴奧辛,早有研究證實引發癌症、免疫系統損害、生殖、發育問題。誰想到?養殖漁產中曾驗出的孔雀石綠,每隔一陣子,就發現各種蔬果殘留「不符合標準」、「不被允許」的農藥,種種曾經出現致癌、甚至致死的發現。
必須提出「可耐受量」的依據,是因為我們必須配合「利益」,必須迎合自由市場,因為生產過程無可避免會產生毒物,環境中就必須存在「必要之惡」,若想根本的排除毒物,我們沒有東西吃,其實也等同於沒有錢可賺,但人類循環在如此的邏輯底下,等於妥協與毒共存。
並不是要人人都得活在恐慌之下,但我們如果記不住令人恐慌的事件,而認真的去要求追查源頭,找出根本的解決之道,如此的恐慌會一再出現,僅僅要求政府的決策單位嚴格把關,
去接受他們提出的限制並不太困難,而要求從衛生、環境或是經濟層面,徹底的將毒物趕出,需要更多人、更多困難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