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21
‧聯合理財網 2008/10/21 【經濟日報╱記者李淑慧、呂郁青/台北報導】
次級房貸風暴加上雷曼兄弟倒閉等事件爆發後,投資人先前買的連動債幾乎虧損累累,衍生諸多糾紛。現在連動債可說是惡名昭彰,金管會官員20表示,9月以後銀行業幾乎已沒有募集新的連動債,連動債在台灣已經暫時銷聲匿跡。
金管會官員說,現在的情況是:銀行不想賣、投資人也不想買。即使是宣稱到期保本、保息的連動債券,投資人都會質疑:「發行機構會不會倒?」
連動債產品在台灣大賣六年,雷曼兄弟倒閉後,拖累國內大型財管銀行,民眾聽到連動債就害怕,中國信託、國泰世華銀、台灣銀行及元大銀行從9月中旬之後就全面暫停引進新的連動債產品,甚至原先只打算減少連動債上架檔數的兆豐銀,也在9月底、10月初,全面暫停連動債上架。
在雷曼事件之後,台灣投資人已經學會什麼叫做信用風險。銀行因為無法保證發行機構的債信,因此也不再推連動債。
據了解,中信銀在9月5日還發行一檔雷曼連動債,也已經募集完成,沒想到9月15日就爆發雷曼兄弟聲請破產的事情。不過,幸好這筆錢尚未匯出,中信銀也得以把錢還給投資人。
國泰世華9月15日也正有四檔新的連動債在募集,沒想到遇上雷曼兄弟事件後,投資人信心崩潰,已簽約要買的人,想把錢拿回來,還沒募完的額度,也沒有投資人敢買。9月17日國泰世華就決定不募集了,將募集到一半約近5億元匯回原本簽約要申購連動債的客戶帳戶。
【2008/10/21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