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庫民營化 有必要重新檢視

2008/11/20

【經濟日報╱■江朝國(作者是台北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2008.11.20 10:19 am

從一年多以前的美國次級房貸開始,醞釀多時的全球金融風暴,終於以排山倒海的力量席捲美歐亞洲國家。本次金融風暴,肇因於美國兩家承作次級房貸的公司—房利美與房地美有太多貸款抵押債務人無法償還債務,連帶使上下游的投資銀行及保險公司產生鉅額虧損,進而陷入破產與倒閉風潮。

大家可能不知道,闖禍源頭的兩家公司,在40年前曾是美國的公營公司,民營化之後,導入民營金融機構的企業文化—短期業績掛帥與進行風險經營策略,使自己陷入無法自行回復的財務困境。經過40年,這兩家公司又因為美國政府提供財務援助,再度回歸公營金融機構的本質。而這一趟公營轉民營再回歸公營的過程,耗費了多少美國納稅人的血汗錢。

金融機構,尤其是民營金融機構,以短期業績掛帥的經營策略有必要檢討。本次風暴民營行庫受傷頗重,但是長期以來被譏為「過度保守欠缺效率」的公營行庫,受到波及程度反而較低,原因無他,就在於經營的企業文化有所不同。例如先前雙卡風暴席捲全台,用了多少納稅人的血汗錢去解決;反觀公營行庫則無此問題,以較為保守的態度經營,在雙卡風暴及本次金融風暴中受傷都較少,扮演了相對的穩定功能。

另一為風險投資的態度,在這次風暴中,全球許多金融機構都是因為投資從次貸衍生出來的多種衍生性金融商品,而受到連鎖影響。

當然有些銀行因為又把衍生性商品轉售予國內的投資人,而使自己受傷程度降低。從多年前的英國霸菱銀行開始,每年都有許多企業因為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失利而必須提列鉅額虧損,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高風險特徵已眾所周知,但是投資人仍像撲火的飛蛾般,死者在前,投者不已。

這也可以在民營行庫與公營行庫之間看到一些區別。公營行庫比較保守,不會過度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即使誤踩地雷時的受傷程度也較為輕微,不致於傷及筋骨。

本次風暴中,美國、德國及其他許多國家均不可避免的採取最終手段,以國家力量介入拯救陷入困境的金融機構,並因此取得入股民營金融機構的身分,除得以公權力監督,並另外得以股東身分再介入公司的內部自治監督,以期修正過去經營策略的錯誤。

美國走了幾十年的公營行庫民營化政策,最終仍須以公股或國家的錢解決問題,甚至有些原來不是公營行庫的金融機構也在本次風暴中向政府展開雙手,以免進入破產窘境。

我國推行多年的公營行庫民營化政策,在近年來的推動過程中,已經產生不少令人爭議的弊端。若從公營行庫所足以扮演的穩定力量而言,即有必要保留相當的公營行庫的存在,即使要整併以顯其大,也應優先考慮進行公營行庫間具有綜效的整併,而不是個別進行民營化,僅壯大民營金融機構,卻失去未來穩定的根基。

綜上,筆者贊成有條件的公營行庫民營化及於有條件的公股釋出,但前提條件必須先全面的檢視那些公股應予以釋出,那些公股應進行整併,確定之後再循序推行。而已經進行中但尚未完成的公股釋出作業,如果有傷及公益的可能,有必要先予暫緩。在此同時,公股占少數股權的金融機構,公股也應以更積極的態度介入公司內部自治監督,必要時並應積極以表決權行使,讓失格或績效不佳的經營者下台。

【2008/11/2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