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的社會:誰來救救資源回收業?

2008/11/26

【/新竹市(環保技術服務)】  頂著「振興經濟方案」大帽子,政府研議降低貨物稅以救車市。可是現在各行各業普遍蕭條,不分傳統產業或高科技產業都苦哈哈。豈可獨厚汽車業?

 降低貨物稅的目的固然是為了讓車商的車子可以賣得更多,可是佔到便宜的,畢竟是買車的人。而有能力買車的卻多半是日子過得還不差的人,這種「濟富」做法合理嗎?而且,不論那個時間點開始補貼,都有其不合理之處。如果從十二月開始調降貨物稅,早一兩個月購車的人豈不也應該一體適用?否則配合政府「消費愛台灣」政策,在沒有任何獎勵措施下,即自動自發勤消費的人豈不成了傻瓜?以後要買電器產品是否也該停看聽再下手?

 其實,現在最慘,但聲音最微弱的是資源回收業。由於國際原物料價格暴跌,資源回收價格也瞬間垂直下墜。與今年初的價格相較,廢紙回收從每公斤六元慘跌到現在剩下每公斤約七毛錢;保特瓶從每公斤十幾塊錢跌到剩下約三塊錢。而原來十分搶手的廢鐵也暴跌將近十倍。各地方的資源回收廠哀鴻遍野,唯一的好處是鐵門水溝蓋可能不必再擔心被偷了。當拾荒者撿拾一整手推車的廢鐵、舊書報可能換不到一個便當錢時,政府是否有任何的振興或利多方案來接濟這些弱勢族群?

 不要忘了,當節能減碳喊得震天價響實,資源回收業者正是默默正是在第一線扮演節能減碳工作的最大功臣。如果讓這些業者失去生機,未來景氣復甦之後,我們將更面臨資源短缺的苦果。所以,政府何不拿救車市約不到百分之一的錢來救資源回收業,並協助拾荒業者渡過寒冬。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