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視界
遊民的攝影成果展

2008/12/04
苦勞網特約記者

讓世界變彩色 「我們不是好吃懶做,也不是電視上穿著髒衣服、吃檳榔的模樣。我白天還是很努力去找工作…」街友小王表示。為了洗刷主流社會對遊民的刻板印象,繼2007年成立由遊民製作的漂泊新聞網,基督教救世軍社工郭盈靖在2008年夏天開設了記錄人生攝影班,讓遊民透過相機紀錄人生,並舉辦「底層流動/流浪的視界」攝影展。

為了擴大遊民的參與,促進遊民與社會的對話,在美國伊利諾州大學大眾傳播博士生戴瑜慧的建議下,催生了攝影班。第二屆攝影班則邀請攝影師謝三泰擔任講師。

關於成立攝影班的宗旨,郭盈靖表示:「單一的社工或是個人無法改變現狀,因此我們強調集體與合作。有人擅長拍攝、有人擅長文字,透過攝影班的集體合作與討論,希望能夠展現集體的成果。」

年紀大約三十幾歲、身材微胖的阿春是攝影班唯一的女性,她的作品一直受到謝三泰的稱讚。「阿春不認識字,相當沒有自信,對事物不敢正面看。但隔著相機的鏡頭,阿春以圖像代替文字,說出想說的話,也越來越有自信了。」謝三泰表示。

不習慣拿麥克風在大眾面前發言的阿春,露出了靦腆的笑容,介紹自己照片的故事:「拍植物園的花,是因為大家喜歡美麗的世界,花很美麗。」阿春也拍攝許多小動物,她解釋:「因為動物不會打人。」

每屆攝影班約有10到15名學員,年紀介於30歲到80歲之間。郭盈靖回憶,剛開始學員沒有自信,害怕拿相機。甚至有學員對講師戴瑜慧說:「讓我拍照很浪費」,但戴瑜慧對他說:「你不拍才是浪費」。在講師的鼓勵下,學員逐漸產生興趣,並越來越有自信。

「學員的作品比我想像中還要豐富、多元」郭盈靖表示,學員走遍各角落,拍攝底層人物的生活,並展現對弱勢者的關懷。頭髮斑白的追影以外勞為主題,拍攝了名為「家人之外」的作品。追影表示:「我在公園經常聽到外勞受委屈的心聲。雖然她們是外國人,但我們不應該有差別對待,讓她們受到委屈。」也有學員特別拍攝了「陣頭」的主題,因為出陣頭是遊民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攝影班一路走來歷經艱辛,「哪裡有相機」是個大問題。一開始,幾個人很克難地共用即可拍相機,相機錢還是郭盈靖自掏腰包去購買。大家很珍惜每一張相片,總是構思許久才敢按下快門。後來,在各界的募捐與組織的支持,總算募得幾台陽春型的數位相機。拍出興趣來的學員常常跑去找郭盈靖:「郭小姐,我的照片拍滿了,麻煩妳幫我存出來。」

上課也是個問題。攝影班每週三下午兩點上課,到了四點學員就開始蠢蠢欲動,因為到了領便當時間。但後來,學員太過專注謝三泰的上課,上課時間超過四點都還不自覺。

「底層流動╱流浪的視界」攝影展將自即日至12月10日,在台北市身心障礙福利會館展出22幅由遊民自行拍攝的作品。

黑暗角落外的藍天 底層流動/流浪的視界攝影展 展期:2008.12.03~12.10 地點:台北市身心障礙福利會館(台北市長安西路15號)(中山市場旁) 休館:2008.12.08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基督教救世軍 漂泊新聞網

建議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