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09日11:39 來源: 我有話說 查看評論(0) 好文我頂(0) 在「保增長、促發展」的主題下,如何為返鄉的農民工和臨近畢業的大學生創造足夠多的工作崗位,是12月8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必須直面的挑戰之一。
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一位官員向本報記者證實,人保部的一份有關促進就業的報告已經提交給國務院。該官員表示,人保部目前已經形成四方面的措施力保就業。「有些措施已經下發各個省份實施。」
推薦閱讀 誰是今年股市的最大輸家(組圖) 稅費改革後油價會下調 周永康孟建柱親自督辦黃光裕案 基金公司狀告上證所Topview違法 財政部:社保基金炒股所得不徵稅 中金席位大宗交易幕後賣家為花旗 拘留央視女記者是受最高檢指定 改革30年 證監會首任主席 開拓者 僅僅11月份,美國就喪失了533000個工作崗位,是年輕一代美國人從未經歷過的局面。中國的年輕人也面臨同樣的挑戰,他們是否可以倖免這次金融危機的衝擊?
「我們的措施做得很到位。」人保部一位官員強調,根據此前人保部分赴全國各地的調研情況,目前全國的就業形勢尚保持穩定,「沒有必要恐慌」。
四大就業政策
人保部一位官員透露,如何應對金融危機對全國就業造成的衝擊,如何籌備應對預案和措施,是現階段人保部最迫在眉睫的工作。「目前最主要的工作是要堅定信心,防止恐慌情緒蔓延。」
人保部之前已於11月27日召開「就業形勢與對策專家研究分析座談會」,與會的人保部官員和來自國家發改委社會經濟所、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等智囊機構的學者分析了目前的就業形勢,並探討了可行的應對措施。
「在目前的情況下,會有一些新的思路出來。」人保部官員歸納說,目前人保部已經形成的促進就業的思路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方面。
首先,人保部已經啟動「特別職業培訓計劃」。
人保部要求各地充分運用就業專項資金和失業保險基金,加強對企業職工崗位培訓、城鎮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培訓和對農民工的技能培訓,以及對農村初高中畢業生的勞動預備制培訓,根據需要延長培訓期限,提高培訓補貼標準,緩解就業壓力,並以此提高技能水平,做好技能人才儲備。
這項計劃被認為是目前已經採納的最有特色的一項措施。人保部官員介紹說,這項培訓計劃主要將由政府投入,培訓對象可以免費參與,並且可以領取補貼。
這樣的培訓計劃並非今年首創,但是以往此類培訓主要針對下崗失業人員,現在培訓對像已經將農民工和農村初高中畢業生納入。「農民工可以選擇在工作所在地接受培訓,也可以返鄉參加培訓。」
此前,人保部已經確定了發揮失業保險在促進就業方面的功能,從而徹底轉變我國的失業保險僅僅為失業人員提供生活保障的基本政策取向。其中的一項內容,就是由失業保險基金向面臨失業轉崗風險的勞動者提供培訓。據本報記者瞭解,目前全國範圍內失業保險基金的結余量超過1000億元。
人保部目前在採取的第二項政策思路是「擴大就業」。
人保部官員提議,之前通過的4萬億元的財政刺激政策中,要把增加崗位作為重要的考慮內容,要鼓勵把資金投向勞動密集型行業和企業。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德文表示,目前四萬億的投資用於民生的相對比例還是偏低。根據以往的經驗,基礎設施建設很多屬於資本密集型產業,對就業的帶動比較弱。
「我們應該按照'就業優先』的原則調整財政政策的結構。」王德文主張財政資金應該更多的扶持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和企業,包括用於對中小企業的幫扶。
「就業政策要和宏觀經濟政策,比如貿易政策、金融政策、財政政策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政策的制定要保證企業的降壓、減負,並且要保障企業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在前述「就業形勢與對策研究分析座談會」上指出。
在人保部「擴大就業」的思路中,還包括鼓勵各類人群,包括農民工、大學生主動創業。目前,相關政策已經下發。
人保部採取的第三個措施是「維持就業」,盡量保留現有的就業崗位,鼓勵企業不要輕易裁員,加強失業調控和預警。
「特別是國有企業,要承擔起責任,減少裁員。對於關停並轉的企業的員工,要發放失業保險金。」人保部官員表示。
第四項措施是做好「再就業」。
人保部官員認為,對於已經下崗的勞動者,要做好再就業的工作。「事實上,我們之前已經出台了很多再就業扶持政策,現在我們要爭取把政策用足用好。」尤其是要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工作,要向家庭困難的畢業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
挑戰在春節之後
在近期人保部接連出台促進就業政策的背後,中國的就業形勢究竟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11月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織六個調研組赴部分沿海地區和中部勞動力輸出省市進行調研。「我們主要去的是農民工用工比較多的地區,包括廣東、福建、浙江等。」人保部一位工作人員透露。
人保部官員認為,根據調研結果,全國的就業形勢目前還保持穩定,大批量的失業現象尚未發生。「目前已經出台的政策主要是針對未來,而不是針對現在。我們要把未來可能的困難估計得充分一點。」
「其實,每年臨近年關都是農民工返鄉的高峰期。」人保部官員表示,目前調研得到的農民工返鄉率與往年相比「略顯突出」,但是構不成所謂的「返鄉潮」。而且,目前返鄉的農民工基本能夠在當地解決就業。
該官員特別指出,就業的真正挑戰將在春節之後到來。「那個時候到底有多少人還會出來打工,才是一個關鍵性的指標。」
王德文認為,不同的人群面臨的就業壓力不同,目前最大的兩類人群是農民工和大學畢業生。由於目前是農民工返鄉過節的階段,因此就業壓力有所緩衝。而在春節之後,返回城市的農民工將會給社會其他群體的就業造成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