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金融商品 變票房毒藥

2009/01/05

【經濟日報╱記者 王茂臻】

2009.01.05 10:16 am

金融海嘯從2008年下半年席捲全球,跨入2009年,歸納在海嘯過後,無論在金融商品、產業、管理、監理制度乃至於是否興起國有化的潮流,都對整體產業及市場,帶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改變。本報特別推出系列報導,將為讀者解析金融海嘯後產業的五大蛻變,如何影響企業籌資,乃至進一步影響民眾的生活。

去年9月,美國金融巨擘雷曼兄弟聲請破產,掀起滔天巨浪,買到雷曼相關投資連動債的投資人瘋狂贖回。某家國內大型金融機構總經理親自一一打電話給媒體記者,希望寫到他們家公司產品時,「拜託不要提到『連動債』相關詞句。」

Kevin是台灣某家金控公司的理財專員,前年的績效獎金加上年終,比他全年的薪水還要多,不到一年,他卻面對可能被裁員的命運,以及終日不斷的客訴電話。

恐慌 衝擊基金銷售量

這是因為Kevin之前向客戶推銷了不少連結雷曼連動債的產品,在雷曼聲請破產後,這些連動債形同壁紙,客戶打電話來質問,「你當初不是說這些產品的信用評等優良嗎?」

投資人恐慌心理迅速蔓延,立即反映在基金的銷售量上。去年9月,類貨幣基金單月就遽減逾1,500億元。投信投顧公會秘書長蕭碧燕指出,國內類貨幣基金以保護資產安全為考量,國際信評機構給予國內的類貨幣基金信用評等也都不差。

「但投資人的恐慌在蔓延,寧可先贖回再說」,去年第四季不斷忙著安撫投資人情緒的蕭碧燕,臉上帶有倦容,更帶著無奈。

投資顧問張文山說,金融海嘯對投資界最大的影響是:「不知道哪一家金融商品可以信任!」「前年此時若跟投資人說雷曼會倒,投資人會說我瘋了」。

但去年第四季至今,從雷曼、AIG、花旗甚至到歐洲的大型銀行,都傳出程度不一的財務吃緊,過去幫投資人設計商品的金融巨人,剎那之間成為即將傾倒的帝國。

富邦證券董事長葉公亮對此現象下了一個結論:「金融海嘯沖垮投資人與金融業,甚至摧毀金融業與金融業之間架構的信任高牆。」

創新 恐與風險成正比

這項轉變,連帶也造成業者推出金融商品時,過去最常拿來宣傳的「創新」二字,現在已經變成票房毒藥,因為投資人擔心「創新」還沒拉高投資報酬率,反而是與「風險」成正比。

前年剛從公家機關退休的老師張文青,最近翻著銀行理專寄給她的各項投資DM,以前看類似文件時,張文青一定是先看「投資報酬率」,但現在她都會注意風險警語,「特別是看是不是投資連動債!」

還不過幾年光景,過去金融商品只要有掛著「債」字,外界都會認為那是「風險低、波動小、投資報酬率不高」的金融商品,連行政院長劉兆玄也買了不少連動債商品。經歷去年第四季的金融海嘯衝擊後,投資人「聞『雷』色變、聞債恐慌」。'

國內一家大型投信業者企劃經理說,他過去數月規劃產品時的首要任務是「降低投資人的恐慌」,其次才是宣傳產品的投資成效。

全球的金融海嘯,台灣金融業也難逃,光是券商在去年9月總體虧損金額就破百億元,幾乎吃掉去年一整年的獲利。

國內一家推動新金融商品業務數一數二的券商,去年上半年因投資雷曼連動債而虧損數億元,但負責該筆交易的決策者,在出事前還因為「投資績效卓著」,跳槽至另一家金控擔任理財部門主管。

一位券商圈高層談起此事時頻頻搖頭,直言若投資人清楚這些內幕,誰還敢聽信金融業者的建議進場購買金融商品?

近幾年全球資金快速流動,金融商品包裝愈來愈複雜,國內金融業者在歐洲購買的一項金融商品,可能最終連結的目標卻在美國,許多金融機構投資部門主管,可能僅依靠信評公司的評價就決定購買某一檔金融商品,對商品組成與內容卻沒有深入研究。

葉公亮指出,今年初雷曼評級遭調降,富邦就決定先撤出觀望,雖然當時有人認為策略太保守,從結果來看,卻是正確的決定。葉公亮認為,目前投資市場的氣氛是「避險」而非「逐利」,反映出金融海嘯對個人,甚至對企業的理財或財務操作,已帶來深遠的影響。

保本 金融業者的高標

張文山說,過去在推銷金融商品時,「保本」等用語常是吸引投資人購買的花招,但投資人往往看得不是「保本」,而是業者推銷的「獲利」。

經過這一波金融海嘯橫掃後,「保本」已經不再是金融業者「低標」,而是必須達成的「高標」。

金融業經歷自身財務危機後,推出金融商品勢必更謹慎,也連帶使投資人在購買金融商品時轉變投資策略,「風險」是必要考量的因素,而不是過往「必要時可以忽視的選項」。

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金融商品市場將步入冰河期,愈簡單、愈單純的商品,愈容易得到投資人的認同。至於創新的金融商品何時能解凍?端視金融業者如何重新堆砌信任的基石。

(系列五之一)

【2009/01/05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