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第7屆第2會期「照例」在混亂而草率的狀況下結束,爭議多時的《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延長落日、遺產稅調降、《離島建設條例》博弈條款…等將對國家財政、稅收、所得分配與地方發展影響重大的法案,都在一天之內過關,而眾所注目的「公共電視預算」則仍要在「要求公視在網站按季公布財務、會議紀錄、經理級以上人事之變動。原民台、客家台及宏觀台,自九十八年度起,相關經費分別報請原民會、客委會及僑委會同意始能動支。」引起政治介入疑慮的條件下解凍。
另外,如《集會遊行法》修正案,與硬插入「土地重劃」條文的《農村再生條例》等,在立法院裡,或者吵嚷不休、高來高去,或者暗渡陳倉、意圖矇混,在立法院外,人權團體與農村組織工作者則焦慮不已,又不見得使得上力。在政黨利益的盤算下,「民意」似乎總難傳入立法院的高牆;在又一次的混亂與驚嘆之後,成立即將屆滿兩週年的「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在1月14號上午,應景地召開了記者會,對立法院的表現提出批判。
「立法院把法案積到最後三天」,公督盟執行長何宗勳拍著桌上厚厚的草案說,「總共15公斤重、21公分厚,如果要印給每一個立委,要砍79顆樹」,在這種情況下,立法院法案審查,根本沒有「效率」與「專業」可言,他說,不只如此,立委所承諾的公益、陽光法案(《公務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條例》、《立法委員行為法》、《政治獻金法》)沒有通過,反倒是「賭博的法案」優先通過、國民黨把「中正紀念堂」牌子重新掛回去的政治性法案通過了,而以「少數」為藉口的民進黨也好不到哪去,「為什麼不把追打李慶安的力氣,用在審法案上?」何宗勳說;對於這一會期立委的表現,他認為是「不及格」的,應該予以譴責。
不過,不管是立法委員關心的是什麼、審查法案有沒有效率,甚至這些政治人物陽光不陽光,恐怕都不是各有不同關切法案的民間團體所最關心的事情,立法院效率再高,如果通過的都是圖利少數人、讓多數人受害的法案,那麼大家搞不好寧可他們再多沒效率一點。像這一屆,這樣通過這些法案,恐怕不是從立委的「出席率」或「發言次數」這些量化的統計,所能監督得到的。在經歷過上一會期「立法委員評鑑報告書」製作的過程之後,何宗勳也坦承公督盟所遭遇的問題。
他拿出這一會期立委評鑑的「作業辦法」,表示在對這個會期的評鑑裡,公督盟將加入更高比例的「質化」評鑑項目。「作業辦法」中提到,除了「出席率」、「發言率」、「提案率」等形式指標外,也將包含「法案內容是否符合公共利益」、「發言是否具有深度」、「立委問政行為表現是否脫序」等這些「實質指標」;不過,何謂「公共利益」?何謂「深度」?如果一位委員為了阻擋一個「不公不義」法案的通過,而跳上主席台,那又是不是「脫序」行為呢?
不同於過去勞工、環保、司法改革、社會福利…等團體有特定法案要推動/阻擋,或者提出若干修法、立法方向而組成的聯盟,「公督盟」以「國會監督」的這一個形式出現,在這兩年來的運作,可以算得上是國內的創舉,不過,如何將國會監督與社會運動的實質訴求結合,何宗勳期待更多的NGO組織、社運團體能夠加入公督盟,一起推動他們的議題;而從最近如「公視預算解凍」、「反博弈條款」的動員裡,也已經看到公督盟的積極參與,甚至主導;公督盟有沒有可能發展成一個社運對國會進行監督的「議題平台」,而發揮更大的功能,這有待觀察。
我們只需觀察這會期與各領域的社運團體密切相關,無論通過或沒有通過的法案,其高度技術與繁瑣,就可以了解,從「實質面」掌握立法院個別議題的困難度,更不用提跨領域地了解國會裡所進行的種種、以進行更大範圍的集結;更重要的,可能還是,如何對更多受到影響的草根群眾做說明、將民眾的力量拉進國會。
本會期通過的部份法案:
《國際機場園區發展條例》 |
|
《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9條之2修正案 |
|
《遺產及贈與稅法》部份條文修正案 |
|
《離島建設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
|
《勞工保險條例》第20條條文修正案 |
|
《特殊境遇(原:婦女)家庭扶助條例》 |
|
《人口販運防制法》 |
|
《入出國及移民法》第16條條文修正案 |
|
公共電視台預算 |
|
沒有通過的法案:
《集會遊行法》 |
|
《農村再生條例》草案 |
|
《溫室氣體減量法》 |
|
《能源稅法》 |
|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草案 |
|
《就業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
|
回應
Re: [分析報導] 立法院趕進度,不公不義
一黨獨大 真的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當初吳伯雄說不會有一黨獨大的問題 真是放屁
Re: [分析報導] 立法院趕進度,不公不義
天阿!先不論這些委員是否認真處理法案,假設因為要印給這些委員所有的法案,就要砍掉79棵樹,那我們能稱台灣為進步的國家嗎?我們的國會何時能夠成為一個積極、有效率、聰明的殿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