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點之後?
《跨國灰姑娘》讀後感想

對於移工最初的印象,是公車上一群說著我完全陌生口音的年輕男女,毫無顧忌地放大音調、忘我地閒聊,幾乎三分之二個車廂都裝載著他們的雀躍情緒。往往,其他乘客都投以厭惡的眼光,那些嫌惡的低語也從未在耳邊停過,而常常,我也會是其中之一--壓抑著對他們的不滿。在民風較為保守的高雄舊社區,對於外籍家庭幫傭的看法更是負面,鄉鄰間傳著甲戶的菲律賓女傭老是偷懶、乙戶的印尼女傭烏漆抹黑……我未曾想過要印證這些評論,那些公車上的高分貝嬉鬧使我一開始就對他們產生刻板印象。

但漸漸的,接收的資訊越多,他們背後層層的剝削和所需面對的問題越來越清楚,我看見了太多以前未曾注意的,他們的無奈和遭受的不公平對待。第一次感覺更貼近、更明白他們身上種種或有笑或有淚的故事,是在顧玉玲的《我們》新書分享會上。永和的小小書房裡,顧玉玲用溫柔的腔調告訴我們,她有幸知道這些故事,而得以忠誠記錄,她又強調,那些我們常認為不夠人道、過於嚴苛的雇主並非「壞人」,他們只是做著任何一個我們都可能做出的事--並非惡意,有時是因害怕失去,而這些害怕,往往是因為政策制定的不夠周全、不夠人性或者過於僵化。

我聽著這些,再低頭讀著《我們》,終究,我和他們的距離是遠的,但卻也明白,我不再厭惡那些嬉鬧和故我,那並非自私,而是需要一種「家」的感覺--在有限的時間和陌生的空間內。

而《跨國灰姑娘》中,則是提供更為清晰、有條理的脈絡,讓讀者得以逐一了解移工、雇主、仲介、政府等等之間的關係,以及互相的影響。它並非我所想的「硬」,而是利用故事、被訪問者的回答,勾勒出各方的心境。作者沒有凸顯自己的主觀立場,而是讓實際景況一一呈現,幾句話提醒,引申讀者進一步的思考。藍佩嘉說,她以「灰姑娘」來比喻家務移工,是「為了彰顯他們遷移旅程中的複雜與兩難:與雇主的關係在地理上親密但在地位上疏離;他們的遷移之旅既是一種解放也是一種壓迫。」不同雇主在心理上有不同的拉鋸,然通常其與移工的距離無法拉近,本質上(或移工事先被教導的)的地位不同,讓移工們或自動把平日的生活分成「前台」和「後台」,選擇最安全的姿態出現。

書裡除了分析雇主和移工的關係,更呈現了移工們在社會裡的模樣--包括在「家」(其工作的「前台」)、假日聚集場所(車站、中山路)等等,作者用軟性的方式去陳述他們的處境、在異地、故鄉的種種矛盾心情……並非全然的包容,但至少我們了解了,那些推著老人輪椅、拎著垃圾閒話家常、花枝招展咯咯笑著和賣力拖地打掃的身影,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他們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

對我而言,這的確是一本向下、切得更深的書,然深入不代表艱難,作者用較淺顯、讓讀者吸收的方式,指出在這個「移工交易」中每一環所帶來的影響和造成的問題。台灣社會因為他們形塑得更為多樣,然同時,家務移工們的生命圖像亦因體制和相應政策的不完全而被切得細碎,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他們努力拼湊,拼湊成他們還願意走向的明天--不管是繼續、出走等任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