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產總作為擴展基層組織的起點?
從上級工會招收個人會員的經驗談起

苦勞網特約記者

經濟危機引發勞工更大的危機。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與勞動市場漸趨彈性的去管制化傾向,不論是對勞工的個別勞動條件及集體行使勞動三權的權利,都產生相當大的危害。

台灣工運過往以製造業、廠場工會為主軸的勞工組織,本來就面臨許多困境,在一波波的經濟危機、產業外移及勞動市場彈性化攻勢中,更顯得招架乏力。如何從勞工面向展開「創新」 的、跨越廠場、超越傳統組織對象的新一波組織工作,以對抗資本主義全球化的迫害,相信是勞工組織者最關心的議題之一。

我們可從國外的文獻中得知,即使在工會組織相對整齊強大的西方工業化國家,近年來勞工組織都遭受相當大的衝擊,而苦思於改變組織策略以對應新的時局。除了吸取西方工運的教訓,我們覺得,本地的實踐經驗也是很重要的。

「創新形式的勞工組織」專題報導試圖針對近年來本地新興起的勞工組織形式,做深入訪談與報導。這些團體,或許已經立案、或許沒有,或許規模不大、離真正執行勞動三權的職能尚有一段距離,但其跨越廠場、超越傳統組織對象的企圖,值得我們深入探究。我們試圖從一系列的訪談報導之中,找出這些新興勞工團體「創新」的動力、目前的成就與限制,希望有助於深化這一波組織經驗的討論。

縣市產總做為組織個人會員的起點?

本系列專題報導第一個主題,是要討論縣市產業總工會招收個人會員的經驗。

話說1980年代中後期以來,台灣製造業大量外移,造成許多因為裁員關廠而產生的失業人口,這些失業人口,因為不少是中高齡,不易再進入職場。

從勞工組織面來說,這些勞工即使原來已經加入產業工會,但因為產業工會是建立在個別廠場的基礎上,以致,這些中高齡勞工離開原來的場廠之後,如果找不到固定工作的話,即意味著永遠不會再加入產業工會、擠身已組織勞工的行列;或就算另外找到了固定工作,以台灣產業工會的組織率低落情形來看,這些人能夠進入有產業工會組織的地方工作,其機率是非常小的。換句話說,現行以場廠為基礎的產業工會系統,遇到裁員關廠風潮之後,組織率只會更加下降。

從個人權益面來說,這些中高齡勞工已經加入勞保一段時間,卻又還沒有到達可以請領勞保老年給付的年資。1988年的勞保條例修正,增列了第九條之一,讓年資合計滿15年的被保險人,被裁員資遣而自願繼續參加勞工保險者,由原投保單位為其辦理參加普通事故保險,至符合請領老年給付之日止。而如果是原投保單位歇業、解散、破產宣告或因其他原因結束營業者,可依「被裁減資遣被保險人繼續參加勞工保險及保險給付辦法」,向勞保局委託之有關團體申請辦理加保手續。

對各縣市產業總工會來說,上述這兩個面向的效應,都對其組織造成了衝擊。首先,在以場廠為基礎的產業工會制下,裁員關廠意味著旗下工會會員的縮減、甚至是旗下工會的消滅;因為裁員關廠而退出職場的基層產業工人,也產生了需要投保機構來延續其勞保年資的需求。

後來有些縣市產總便陸續申請,成為勞保局委託辦理被裁員資遣被保險人繼續參加勞工保險的團體,讓裁員失業的勞工能夠透過產總繼續加入勞保。但這只能解決上述兩個面向的衝擊之一。

以致,大約在進入這個世紀之後,若干縣市產總亦展開修改章程以招收個人會員的動作。其背後動力,一方面是彌補因裁員關廠造成的基層會員損失;一方面也是試圖從招收個人會員中,找尋新的組織契機。

同中有異的個人會員制

對同時採行失業勞工的投保單位及招收個人會員兩種動作的縣市產總來說,這兩個動作,既有關聯,卻也不是完全一致。作為失業勞工的投保單位這件事,固然可以說是吸引失業勞工同時加入產總作為個人會員的誘因之一,但不能說是招收個人會員的全部。

首先,不同產總對於個人會員的資格限定其實是不同的:有些僅限於失業勞工;有些並不限,只要是工作場所沒有產業工會組織的勞工、有的章程甚至說只要是認同產總宗旨的勞工都可以加入。

那這些個人會員又要如何融入既有的以基層工會為單位的產總組織架構呢?比如說,個人會員是否可以產生會員代表參與代表大會及理監事選舉?各個產總目前的章程規定仍然互有差異:有的產總並沒有賦予個人會員選舉及被選舉權,有的規定個人會員數目達到一定門檻之後,可以產生會員代表或觀察員,但限制了個人會員的部分選舉或被選舉權(例如:個人會員擔任理監事不得超過一定比例等)。只是實際的狀況是,通常個人會員的數目並無法到達可以產生會員代表的程度。

組織的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

理想上,個人會員數目多了之後,可以針對這些個人會員分佈的狀況,譬如是否集中在某些廠場或產業,可以進行進一步的組織工作。某些產總的章程也容許了,在尚未成立產業工會組織的廠場,若有一定數目的勞工成立比如說聯誼會等組織,也可以加入產總作為組織會員或分會。但截至目前的經驗看來,從個人會員中發展出新組織來的案例,可說是尚未發生。

問題的根源在於:(1)不管是對於失業或尚未加入產業工會的無組織勞工,如何增加他們加入產總成為個人會員的誘因?(2)依各縣市產總目前的資源及人力,如何可能有專職人力來從事個人會員的組織工作?

組織失業勞工,就道德立意來看,當然是值得肯定的,但從組織策略及優先順序來看,卻有值得商榷之處。如前所述,傳統製造業的中高齡失業勞工,其實再穩定進入職場的機率不高,從而組織這些勞工除了救助的意義之外,充實組織能量的效益其實不大;對這些勞工來說,他們亦自知停留在工作現場的機會不多,大多只是期待能夠撐到勞保的老年給付請領年資,從而積極參與組織活動的意願也不高。

所以,重點應該還是在尚未組織產業工會的廠場。但是,這些廠場中的無組織勞工,就是因為沒有工會經驗,平均來說工會意識趨近於零、甚至有負面觀感,如何能夠有意願加入產總作為個人會員呢?這相當部份仰賴於專職組織者的宣傳組織工作。

但產總有限的資源,在既有的行政及勞資爭議處理之外,實在難以產生專職的組織者。

西方的產業別工會架構,資源是集中在總會,總會再分派到地方分會,從而也是總會在調度總體的組織工作。但台灣的產業工會因為是廠場制,上級的地方總工會或產業聯合會即使建立,亦僅是從基層工會分取小部分資源,以目前台灣的狀況來看,基層工會的會費本來就不高,每個會員每月上繳到上級工會的數目更是都維持在個位數,如此一來,上級工會也缺乏資源作擴展新組織的工作。

銀行員工會全國聯合會(以下簡稱「全銀聯」)也面臨類似的處境。全銀聯數年前亦通過修改章程開始招收個人會員,只是全銀聯並沒有申請作為失業勞工的投保單位。由於銀行業前幾年面臨數波整併的風潮,若干已經有工會組織的銀行被併購之後,部分會員被資遣,部分會員轉移至新公司,而這家新公司可能是沒有工會組織的,所以全銀聯招收個人會員的目的,其實跟縣市產總是基於相似的出發點,試圖在經濟型態轉型的關口,透過招收個人會員的方式,來把工會組織擴展至尚未有工會的地方。

銀行業雖有整併風潮,但相對於製造業,整體來說仍是發展中的產業,也就是說,即使在整併風潮中暫時失業的銀行業員工,比起製造業藍領勞工,還是比較有重回職場的機會。全銀聯的個人會員中,也曾有聚集於同一公司而新組產業工會的案例,但那是因上述之企業併購而新公司沒有工會的狀態,換句話說,是一群原來已有工會組織的人到了新公司之後重新組織,加入個人會員較像是轉換新公司前的過渡階段。至於在完全沒有組織基礎的工作現場要從頭開始從事組織,即使是資源相對較多的全銀聯,目前的人力仍是力有未逮。

就縣市產總及全銀聯來看,我們可以說,招收個人會員是發展新組織的必要條件,但缺乏了其他充分條件,例如專職的組織幹事專心從事組織工作等,使得工會組織的拓展成績一直有限。

產業/職業的界線……

台灣的自主工會運動,向來是建立在「產職分家」的基礎上:因為既有的總工會組織被職業工會所把持,而職業工會又多是被中小企業主(而非勞工)所控制,所以擁有自主意識的產業工人透過改選取得廠場的產業工會主導權之後、或在原來沒有組織的廠場建立產業工會之後,透過廠場串聯成立了各縣市產業總工會,試圖與縣市總工會分庭抗禮,後來並曾一度與國營事業工會合作,在既有的全總之外成立全國產業總工會。

「產職分家」的想法在當時是非常容易理解的,除了既有職業工會的弊病之外,因為產業工人聚集在相同的工作場所、面對相同的雇主,容易產生共同的利益,相同的工作場所也相對容易從事組織,所以自主工會運動是從產業工會發展出來的。

但本文一開始就說到,產業轉型卻使得以個別廠場為組織基礎的產業工會面臨相當大困境、會員不斷流失,新廠場的組織工作因關廠失業威脅亦倍加艱難。以個別廠場為基礎的工會,另一個困境是拓展組織的局限,只要出了工廠圍牆,就不是工會的組織範圍,也缺乏會務人員從事例行會務以外的工作,所以在縣市產總成立之後,反而是產總在承擔開展新組織的領頭工作。

我們可以說,跨越廠場、跨越不同雇主的工會組織,應該是下一波工會組織的方向。以致,最近幾年來我們看到一些新嘗試,有工會意識的受雇者或組織者,開始不排拒職業工會的模式來開展新組織,例如:上述縣市產總招收個人會員,並把產總作為失業勞工投保單位當作招收個人會員誘因之一的作法,其實都有職業工會的影子可循。就全銀聯來說,其實一開始從事銀行員的串聯時,因為公司內部的產業工會仍然未自主,所以職業工會其實是一個重要聚集點與戰場,只是產業工會陸續自主化之後,職業工會這一塊就相對被忽略了。

畢竟就過往經驗而論,台灣的自主工運很少有跨廠場的組織經驗,多是利用個別廠場發生勞資爭議時的介入來成立新工會,缺乏利用一般性的議題(例如:爭取穩定工作權、勞動條件的提升、社會福利制度的改善等)來開展工會組織的經驗,或用某種方式來說,缺乏在工作現場從零開始組織的經驗。

本系列報導將陸續介紹若干跨廠場的嘗試,或是利用職業工會的路徑來從事組織工作,希望能深化關於勞工組織的討論,並在未來面對勞動三法修法時,自主工運面對集體勞動法架構可以有什麼樣的想像,提供更多面向的思考。

點閱 創新形式的勞工組織 可閱覽本系列報導全部文章

建議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