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書,會發現2個軸線,再疆界化reterritorialization與親密感intimatcy,前者概念與去疆界化deterritorialized相聯,也就是在面對全球/在地、中心/邊陲、自身/他者時首要考慮問題,再疆界化不是一種永恆回歸,而是不以一種超越地域真理性,整齊劃一看待不同地方事務特殊性;要討論親密感除了是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外,也因為人與人之間先有距離(疆界化)才能創造產生親密感,在延伸人與物關係、不同文化之間關係,我們是有可能彼此共享一套親密關係。
從家事勞動這樣的小場域出發,原本應該是親密的關係,卻產生複雜裂縫,從國際國族到人與人之間近距離的相處,還是需再釐清「再疆界化」與「親密感」。《跨國灰姑娘》就是一個很好的嘗試,要達到去疆界化的可能,「再疆界化」反是某種手段與途徑,如同Stuart Hall所言:「認同總是透過曖昧而架構起來,總是透過分隔來建構。分隔了誰是自身,而誰屬他者。」透過分隔才能產生認同的說法看似矛盾實為貼近現實生活,我們必須先分清楚親疏才能決定態度行事方式,但最內部的家庭內部若有外人入侵怎麼辦?又該如何再次畫清界線?又該如何維持雙方表面和諧?又該如何對待別人、正視自己?此書成為一面鏡子提供反觀自己的可能。
當初把書拿回家,沒想到竟是我母親跟我搶著看,她自銀行退休,幾乎只看數字的人,卻被此書吸引,可能是她最常與家事服務人接觸(我們家曾請過本地及外地勞工),自從外公過世,我們就沒有再請人,最近我接到一通之前一個外勞來電要找我母親,我猜想跟清明掃墓想起我外公、最後照顧他的人以及此書,都有相關,我母親其實不是個主動表達善意的人,可能在銀行界待久了,產生一套世故務實標準,所以我很驚訝母親會主動聯絡離職外勞,以她之前觀念是,人在都好說話,不在一起相處感情自然會淡。所以也很感激此本書在我媽身上發揮作用,讓我看到她不為人知一面。
我自己則喜歡灰姑娘與手機的分析。從來沒有想過,小小一個科技物竟然可以相嵌許多東西:與家鄉溝通、與台灣雇主不溝通、同樣在台灣與其他朋友的聯繫、如何購買、價格費率與台灣人是否有差別待遇…從小地方就提醒自己,其實我們從未了解彼此,因為我們可能對自己所處的位置太覺得理所當然,我付錢、你願意接受就來,否則還有其他人要做,我們忽略了,家事勞動跟一般勞動不同,它是整個空間上與家人連繫起來、與情感連繫來,「再疆界化」還是會碰到「親密感」的問題,而親密感是無法迴避的,你該如何感謝陌生人?你該如何信任異鄉人?異地而處,你希望別人怎麼對待你這個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