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職教育再造方案」 高職不應淪為配角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09/05/15
資料來源: 

教育部日前公布「技職教育再造方案」,共分為五個面向、十個策略,預計投入三年兩百億經費。全國教師會雖對教育部勇於面對技專校院「重學歷輕專業、重研究輕實務」之缺失提出改進方案表達肯定,亦針對方案中過於偏重技職校院之革新,尚未能兼顧職業學校之需求提出建言。

首先,於過去半年內教育部召開七次專家諮詢會議中,僅有第六次會議邀集六所職校校長、全教會、全家盟代表參加,其他六次會議並未有任何現職的職校校長、教師、家長代表參加,而僅有技職學者、部分科大校長、教育部官員參加,5月14日之記者會亦未見任何職校代表出席。顯見在教育部徵詢相關意見過程中,職校之需求並未被重視。

其次,於十個策略當中,僅有兩項與高職直接相關,包括「策略2.強化實務能力選才機制」乃是配合升學制度審議委員會技專升學制度小組之決議、「策略7.改善高職設備提升品質」乃是配合99年預定實施「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部定必修科目所需設備之經費編列;而「策略10.落實專業證照制度」、「策略5.擴展產學緊密結合培育模式」則與技職教育整體發展有關;其他諸如「策略1.推動五專一貫人才培育」、「策略3.強化教師實務教學能力」、「策略4.引進產業資源協同教學策略」、「策略6.落實學生校外實習課程」、「策略8.建立技專特色發展領域」、「策略9.建立符合技專特色評鑑機制」等共六項策略之內涵均只進行技專校院部分,卻未將高職納入規劃。

試問,難道高職不需重視與技專銜接之一貫人才培育嗎?不需強化教師實務教學能力嗎?不需引進產業資源協助教學嗎?難道高職不需落實學生實習嗎?不需建立特色發展領域?不需建立符合高職特色的評鑑機制嗎?為何「技職教育再造」只有技專校院需要進行再造,而高職不需要?這是什麼道理?!

難道高職不是技職教育的主要學制之一?難道高職生不是技專校院主要的招生來源?難道全國五十萬高職學生需要等到考上技專校院之後,才能享受「技職教育再造」的資源與成果?

近年以來,全國71所大學校院坐擁七成高教經費,而93所技專校院大約只分配到高教經費的三成,是相對的弱勢。全國教師會認為,相對於技專校院,高職則是弱勢中的弱勢。全教會在此呼籲,在教育部預備藉由「技職教育再造方案」重新找回技職榮耀的時刻,勿讓弱勢的高職成為被忽略的配角。

新聞聯絡人:全國教師會高中職委員會副主委 張文昌 0980035718 0920129684

全國教師會理事 黃耀南 0953039475

主題: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