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競爭力 經濟部應拿出對策

2009/07/11

【王莫昀/特稿】

 中油人力是台塑化四倍半,但績效遠遠不及,每逢油價調漲就成為眾矢之的,但中油與經濟部官員卻似乎陷入「經濟現實」與「政策擺盪」泥淖,遲遲無法拿出對策提升競爭力,經濟部對於中油遭糾正亦責無旁貸。

 中油總員工數約一萬四千人,原本是台塑化四倍半,扣除探勘、油銷等台塑化未經營事項後,人力降為六千人,但仍為台塑化一倍半。監院糾正中油不精簡人力,似有欠公道。中油確有推動優離優退方案,但囿於「國營事業」定位,無法以功利角度提出限制條款,在實施初期形成反淘汰,反倒讓一些能力不錯青壯年,拿了錢離去發展第二春。

 有趣的是,外界要中油精簡人力,政府卻在去年因財政困窘與人口結構老化問題,修正勞基法,延長強制退休年限,由六十歲延長至六十五歲。以致中油精簡人力更缺乏正常管道。如今經濟景氣不佳,失業率屢創新高,讓政府與中油高層投鼠忌器,深怕太過積極推動國營事業人事精簡,反適得其反,引發民怨。

 儘管如此,中油績效遠不如台塑化仍是事實。以九十五年為例,台塑獲利五三六億元、中油虧損一八八億元,若兩者在同一條件下比較,中油仍比台塑少賺一百餘億元。中油雖不斷辯解說,「那是負擔政策使命所致」,「與國際石化大廠績效相較,如果台塑化是優等生,中油也算得上甲等生」,但中油與經濟部若總以政策使命作為籍口,而不提升競爭力與經濟效益,那沒有進步的一天,面對糾正與外界指責仍將無力辯駁。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