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招親 外熱內冷

2009/08/10

【╱記者葉慧心/專題報導】

南山股權最後會被誰抱走?再剩不到三個星期時間,答案就將揭曉;瞭解內情人士認為,這是一個充滿變數的案子,最後賣不賣得掉都很難說。

從各種跡象來看,潛在主要買家對南山案,似乎有點「外熱內冷」現象,至今參與熱度最高的以私募基金為主,還忙著四處找人配對。

儘管案子已被炒得沸沸揚揚,據悉,具經營實力的準買家,並未放棄「精打細算」的最高指導原則。畢竟「待價而沽」與「急售求現」的買賣,雖是一樣的東西,價格上存有不小差異。

除非賣方沒有時間壓力,可慢慢等待最佳買主的出現。因此未來買方出價高低,將左右南山能否順利賣出。

包括國泰金控、富邦金控、中信金控以及PRIMAS私募基金等四組角逐人馬,參與這次實地查核行動,預計在28日中午12點最後期限以前,就必須遞出投標文件。

半個多月前,所有參與南山人壽股權標案的「入圍者」,全都在同一時間拿到了一組密碼。從這天開始,賣方把南山人壽全部財務報表放到網路上,「秀」給潛在買家看。

美國國際集團(AIG)出售南山人壽,開放實地查核,只是一個名詞。瞭解人士指出,實地查核作業完全不必到現場看,所有潛在買家都是在「外面做」。

7月18日,各買家在同一時間拿到上網的密碼,大家都透過「虛擬資料庫」去做實地查核,沒有先後順序分批的問題,也沒人需要到南山人壽「串門子」,在網路上就能清楚看到這家公司所有重要財務資料。

南山人壽要賣,去年11月市場就傳出AIG開價20億至25億美元的消息,今年5月下旬,外電報導AIG將出售南山人壽95%股權。

南山招親案進行二個月多來,持續受到各界矚目,相關新聞不斷,各式各樣的小道消息充斥其間,其中不乏有心人士想炒熱行情或自抬身價。由於買賣雙方簽有保密協定,招親案的最新進展,當事者都不便對外公開任何細節,外界對馬路消息,一時也難辨真偽,全案籠罩在一團詭譎的迷霧中。

負責擔任南山案賣方財務顧問的摩根士丹利在這項交易中,從設定遊戲規則到最後「球員兼裁判」的角色扮演,市場質疑聲始終不小。

「就像孫悟空一樣,規則天天變,」有關人士私下說,摩根士丹利一會兒要求私募基金必須跟台灣的金控公司配對;一會兒又讓其他沒有取得第一回合審查資格者也可以加入。摩根士丹利明明是賣家財顧的身分,卻跟著中信金搭檔競標。

整個南山招親案,不時露出一個「亂」字,上演著「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的混亂戲碼。

這次AIG被迫賣南山股權,是為還美國政府錢。但賣方多少錢肯賣以及南山究竟值多少?這個問題在買賣雙方之間,恐怕還有得拉鋸。

根據可靠消息指出,檯面上的幾家合格者,在第一回合的出價大約落在10億至15億美元之間,幾乎是賣方喊價的一半。其中,中信金出價最高、富邦金最低。經過近期的實地查核後,潛在買家會不會再拉高價碼搶標?目前仍是未知數。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