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十 六 年 六 月 廿二 日
(96)高市總新字第 二○九號
由於知識經濟與全球化的衝擊,造成就業市場劇烈改變,勞資爭議時有所聞,具有單一專業能力已無法符合就業市場的需求,因此,除專業技能外,還必須具備一組「核心就業能力」,究竟青年該如何培養?學校教育方面又該提供怎樣的協助?另外,現行教育體制對於職涯發展、就業安全、勞動法令並未有完整規劃及教育,使得青年在選擇科系和畢業後面對就業及就業後自我權益的維護懵懂無知,政府和學校該如何提供協助,是現階段重要課題。
高雄市總工會副理事長張茂昌指出:高雄市政府91年間計畫,以二年的時間推動「勞動教育向下紮根」計畫,教育部在同年五一勞動節正式宣布全國施行,包括勞工安全衛生及勞動法令,都列入高中職以上學校正式課程,讓即將進入職場的學生在學校中接受並瞭解法令,進而保障權益降低各種事故發生,減少社會成本的付出。前勞委會主委陳菊偕同副主委賴勁麟,也於93年5月21日「未來施政方向-深化改革、全新出發、保障弱勢,再加力勁」記者會中表示,「有準備的勞動力」、「安全的工作環境」及「人性化的勞動條件」為施政主軸,為因應新的挑戰,勞委會針對就業、退休、工作環境以及勞工團結四大領域,提出勞工『三大安全、一大提升』的願景,其中一項工作安全,安衛教育向下紮根:協調教育部將安衛教育課程納入學校課程體系,培養學生進入職場之前,能夠獲得基本工作安全衛生觀念。但至今已三年了,陳主委已經更換職務成為高雄市長,這項計畫也隨著無疾而終。
張茂昌表示:探究勞資爭議及職災發生的原因,不外乎是雇主未提供法律上規定的勞動、衛生條件給勞動者,或是受顧者對自身權益及勞動契約不瞭解所導致。工人不曉得現行勞工法令對自身的保護及規範有哪些,每每遇到勞資爭議事項時,便手忙腳亂甚至束手無策。這種狀況的形成,關鍵在於高中職、大專的課程設計,從來不願正視勞動法令、工業衛生安全的重要性,勞工只要單純地被訓練成為一個能夠操作機器的機械人。解決此一現象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技職教育體系管道中納入相關勞動法令,讓即將進入職場的學生在學校中接受並瞭解法令,是最直接有效的,落實勞動權益向下紮根,增進畢業生求職知能,並透過學校課堂、週集會等機會,教育準勞動者養成正確的勞動觀念,進而確保自身勞動權益。
張茂昌呼籲:我們不願見到勞工朋友們無法知道自己身為社會公民的基本認知,更不願看到因為不了解勞動法令導致權益受損而求助無門。希望,新上任的勞委會盧天麟主委本著出生基層,照顧勞工從根本教育著手,重新推動大專院校的課程標準中增訂勞工通識教育課程,讓學生在就學階段就能學習到「勞動基準法」、「工會法」等,不但使即將進入職場的學生瞭解勞動法令與工作者的密切關係,也進一步關心自身的職場權益,另外透過年輕學子,也可傳遞給家人及朋友正確的勞動法令觀念,達到勞動保障知識深耕與向下紮根的目的。
敬請刊登
高雄市總工會
(連絡人:穆世萍 連絡電話:○七-八一一○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