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中國政府的力量邊界

2009/09/07

【作者為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溫總理指出,一些行業產能過剩、重複建設問題仍很突出,不僅鋼鐵、水泥等產能過剩的傳統產業仍在盲目擴張,風電、多晶硅等新興產業也出現重複建設傾向。

 當前要重點加強對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發展的指導。要嚴格市場准入,進一步加強鋼鐵等產能過剩行業項目審批管理,不得下放審批權限,嚴禁化整為零、違規審批。嚴格核發螺紋鋼、線材、水泥等產品生產許可證。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供地政策的項目,一律不批准用地。

 當前的中國經濟結構嚴重失衡和產能過剩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政府的力量只能讓經濟止跌,而經濟復甦和長遠的發展,則必須依靠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靠社會投資而非政府集中投資形成新的增長點。不少民營企業家認為,十大產業振興規畫和目前的金融體制環境對國企更有利,這是造成「國進民退」現象的主要因素。

 經濟危機來了,國有企業有保障,而民營企業將難以生存。政府出台的四兆元投資計劃中,比重最大的是基礎設施建設類,居首位的是鐵路建設投資,這是否會強化鐵路部門國有資本一家獨大的格局?另外國電在做硅材料,華能和大唐也想進入風機,如果他們建立製造能力,那將是整個產業鏈條的壟斷。民營企業報價再低也得不到機會,國內能源市場的開放將成為一句空話。

 危機來了,政府作為投資主體來救急是可以的,但長期來看,這並不能解決經濟發展的根本問題。現在有的地方政府又在恢復「跑部(門)錢進」,讓我們想起20年前的現象,感覺非常不好。按照以自由競爭為基調的市場經濟基本原理,市場通過需求與供給的短期或長期動態變化而達到對資源的優化配置。

 中國在經歷40多年的艱難摸索與痛苦抉擇之後,才於1992年正式確定了市場化的改革與發展方向。中國國民為此道路的確定付出了昂貴的代價和漫長的等待。

 如果堅持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產能過剩自然可以消解,只有計劃權力的崇拜者和受益者才會不顧企業虧損地盲目擴張。「國進民退」的強力干預究竟給誰帶來利益?經濟運行實踐和歷史記錄將會給出清晰的答案。

 (摘錄自《上海證券報》,)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