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聖芬】
華爾街日報周二社論批評,美國總統歐巴馬成為自胡佛(Herbert Hoover)以來的第一位保護主義總統,放棄了美國在自由貿易的領導地位,如此使得全球自由貿易面臨經濟衰退和美國保護主義興起的兩大威脅。
歐巴馬上周五對中國輸美輪胎課徵35%關稅,引發中國在上周末威脅要對美國肉雞與汽車零件進行報復。在此之前,法國總統薩科吉才要求歐洲對那些進口自不遵守碳排放總量管理與交易協定國家的產品課徵碳稅。
薩科吉追隨贊成對進口品徵碳稅的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以及通過碳稅的美國眾議院之腳步。更早之前還有經濟刺激方案中「購買美國貨」條款,惹惱不少加拿大人;美國國會禁止墨西哥卡車進入美國的禁令違反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促使墨西哥對美國農產品與廚房用品進行報復;以及汽車業要獲得紓困必須在美國生產的規定。在此同時,美國與哥倫比亞、巴拿馬及南韓的貿易協定還卡在美國國會。
歐巴馬對於這些不是不發一語,就是軟弱地反對,讓國會以為他不是玩真的。歐巴馬的作為昭告世界,美國正在放棄民主、共和兩黨總統自 1930年代以來努力維持的全球貿易領導權。歐巴馬的顧問們私下表示,這只是他鞏固國內支持的一點策略性手段。但過去80年的貿易史應該會證明他正在玩火。
1930年6月大蕭條時期通過的史姆特─霍利關稅法案帶來災難性後果,之後美國邁入現代自由貿易時期。
當時簽署該法案的總統胡佛也認為他玩的是挽救流失民心的策略性政治。但這個關稅法案卻在全球引發以鄰為壑效應,並造成全球商品與勞務流動瓦解。
羅斯福總統的國務卿賀爾看清這場損害,並開始透過1930年代簽署的一連串雙邊協定來重建維護貿易的共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凱因斯、懷特與大西洋兩岸的其他經濟學家繼續透過布列敦森林貨幣協定的談判,以及創設全球關稅暨貿易協定來繼續此進程。
就像19世紀的英國一樣,美國為推動自由貿易秩序的核心,朝降低關稅與減少非關稅障礙的方向前進。身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美國大體上保持其市場開放,以廣大的美國消費市場做為打開其他國家市場大門的手段。儘管面臨龐大的工會勢力橫加阻撓,柯林頓總統以支持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敦促國會認可世界貿易組織、及給予中國貿易最惠國待遇,來延續這個兩黨傳統。
在美國帶頭下,一度採封閉經濟的國家,尤其是中國與印度,已對外國商品與勞務打開大門,結果是帶動世界貿易爆增。所得隨貿易暢旺與資本自由流動而升高,在開發中國家特別明顯,當然美國也可見此情況。雖然美國有些工作因而消失,但新的工業也跟著出現,而且美國在製造業生產力上仍保持其領先地位。
這80年來的自由貿易進展史,現正面臨全球不景氣與歐巴馬放棄美國領導權的威脅。勞工的反貿易觀點現在支配著由民主黨主導的國會以及自由派智庫。糟糕的是,保護主義正逐漸被民主黨經濟學家正當化。
美國民主黨眾議員的首席經濟學家克魯曼已為徵碳稅背書。在1980年代堅決主張日本的重商主義將統治世界的佩斯托維茲,在上周的金融時報撰文表達對中國輪胎課徵懲罰性關稅會重創自由貿易的看法。
歐巴馬可能無意開啟貿易戰,但當時的胡佛也是如此。歐巴馬現在的做法,正給予這個世界斷言他是個保護主義者所需的理由。(劉聖芬整理)